姜抚

更新时间:2024-09-19 18:26

姜抚,号“冲和先生”,唐代著名的道士,宋州人(今河南省商丘市)人。自称年过百岁,唐玄宗李隆基授予擢抚银青光禄大夫一职。后来的《新唐书》为他立过传。

文献记载

据《册府元龟》卷三三六载:“裴耀卿为左丞相,开元二十五年,逸人姜抚献长春酒,玄宗分赐年衰朝官,兼与方法……时士庶竞服长春酒,多有暴卒者,帝惧而止。”照这样看,姜抚所献之酒喝下去虽不能长寿,也不至于死人,而民间依照姜方自行制造药酒的就很危险了。玄宗因惧而止,姜抚赶紧逃走,都不失为明智之举。

新唐书》卷204《方技传·姜抚传》载:“姜抚,宋州人(今河南省商丘市)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太常卿韦縚祭名山,因访逸民,还白抚已数百岁。召至东都,舍集贤院。因言:‘服长春藤,使白发还鬒,则长生可致。藤生太湖最良,终南往往有之,不及也。’帝遣使者至太湖,多取以赐中朝老臣。因诏天下,使自求之。宰相裴耀卿奉觞上千万岁寿,帝悦,御花萼楼宴群臣,出藤百奁,遍赐之。擢抚银青光禄大夫,号冲和先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姜抚在出名之前,自言通仙人不死术,自己手上有长生不老的独家秘笈。隐居不出。

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所以很快就在百姓中传播,接着从民间疯传至官场。

人生转折

开元末年(公元741年),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兼访民间隐逸之士,闻听姜抚已满百岁,乍一见面,韦绦见姜抚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便问老先生贵庚几何。姜抚轻抚花白的胡须:“呵呵,年近百岁!”“百岁?”韦绦的眼睛马上就直了。姜抚神秘一笑:“呵呵,吾有秘方!”

韦绦关心的不是大师的秘方是什么,而是如何将这位养生大师推荐给皇帝。若能让皇上万寿无疆,自己岂不是大功一件!于是,韦绦马上将姜大师带到洛阳觐见唐玄宗

皇帝赏识

李隆基问大师有何长生秘方,姜抚回答:“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鬓,则长生可致。”李隆基频频点头,又问哪里有常春藤,姜大师说:“藤生太湖最良,终南往往有之,不及也!”

虽然终南山也有,但不及太湖的。李隆基马上派人去太湖采常春藤。为了让大家伙都长生不老,李隆基还摆下“常春藤宴”,凡是与会者,每人都有份,好一个你长生我不老,大家乐逍遥的和谐盛世!

吃藤不忘送藤人,接下来该表示对大师的谢意了。对李隆基来说,封官比吃藤还要容易。于是,御笔一挥:“擢抚青光禄大夫,号冲和先生。”因为姜抚向皇帝献了长生不老藤,姜大师从此位列三品。

姜大师寻思皇帝天天吃藤,总有厌食的一天,得换换口味。不久,他向皇上进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李隆基立即着其前往终南山采集这一旱地野藕。

骗技被拆

此事被右骁卫将军甘守诚识破,甘守诚在李隆基主持的养生座谈会上,撕下了姜大师的画皮。长春者,千岁茑也。旱藕,杜蒙也。方家久不用,抚易名以神之。民间以酒渍藤,饮者多暴死。甘将军有备而来,说得有凭有据。姜大师脸红耳热,知道自己再也骗不下去了,抚内惭悸,请求到崂山采炼仙药,遂逃出洛阳。

冲和先生尚知惭愧,可见这时他还不是专业骗子,良心未泯;皇帝让他平安出京,没有收拾他,也算宽容大度,这也是为自己以及宰相、太常之流保留了面子。于是前银青光禄大夫冲和先生姜抚就得以平安而且相当风光地走出东都洛阳。

到处诈骗

各地的上下官民无从深悉这些内幕,却学习过玄宗皇帝诏告天下的文件,所以对姜抚尊敬有加;而这位一度充当过御用长寿保健师的活神仙不仅继续神气活现,且进而到处吹嘘,放手骗人,成为宋州等地身份很特别的大人物。州县牧宰就像追星族似地追捧这位半仙。有记载说:“玄宗皇帝高拱穆清,栖神物表,常有升仙之言。姜抚供奉,别承恩泽,于诸州采药及修功德。州县牧宰,趋望风尘,学道者乞立于门庭,不能得也”(《太平广记》卷二八八《辩疑志》)。

姜抚打着“于诸州采药”的旗号大肆吹牛诈骗,名气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没有人敢公开说他的坏话,他又活跃了多年。

姜抚之死

姜抚之死很有戏剧性,原因是他又一次被揭露。骗子能在一段时间内让一部分人上当受骗,但决不能长期得逞,他不可能骗倒一切人。这一次姜抚是栽在一位历史学家手里。

姜抚只顾乱吹牛皮,而缺乏年代、地理、职官诸方面必要的知识,结果大出洋相。多年来吹惯了牛皮,一旦当场被捅破,心理上失衡得厉害,惭恨而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