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11:58
姜林(1919-1940),满族,原名岑铁衡,1919年出生于北平。1930年,姜林考入北平崇德中学。此后,姜林考入北平大学工学院。1936年12月12日,在北平组织了大规模的抗日救国大示威游行,姜林担任游行队伍与学生会的联络人,有力的推动了爱国主义活动在全国的开展。
姜林,原名岑铁衡,满族,北京人。1919年生于北平(今北京)一个满族家庭。他自幼好学,1930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读书。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北平爱国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姜林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抗日反蒋斗争,并担任游行队伍与学生会的联络人。1936年考入北平大学工学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继续向华北入侵。1935年5月,国民党当局先后与日本达成《秦土协定》、《何梅协定》,把冀察两省大部分主权出卖给日本。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北平爱国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姜林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2月12日,在北平发生的抗日救国大示威游行中,姜林担任游行队伍与学生会的联络人,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北平各界掀起以支援二十九军抗战为中心的抗战高潮。姜林组织学生冒着敌人的炮火到前线慰劳抗日战士和救护伤员。天津失陷后,形势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各大学以及社会名流、上层人士纷纷南下。这时平汉铁路不通,永定河岸已有日军布防。中共北京市委决定,除指派部分党员、民先队员、进步学生参加平西游击队外,其他撤离人员一律经天津由海路南撤。党组织决定陶声垂(娄平)、王家杰、岑铁衡(姜林)留在北平,组成北平城市工作委员会,陶为书记,姜林为委员,分管工人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向解放区输送了不少党员、“民先”队员和爱国学生。还设法取得军用地图和日伪军事情报,转送到抗日根据地。
1939年7月,姜林奉命到冀东。当时,挺进冀东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撤回平西根据地,只留下陈群、包森、单德贵3支游击队,共300余人,分别在冀东东部、中部、西部活动。姜林被派到包森领导的第2支队担任政治委员。此时,分散活动在冀东各地的游击队都活跃起来,游击区域逐步扩大。为了提高游击队伍和地方干部的素质和政治水平,根据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司令部的决定,冀东部分部队和地方干部到平西根据地进行整训,包森支队和少数游击队留在冀东坚持斗争。整训队伍西去后,日伪军开始对冀东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包森支队再度陷入困难境地,包森和姜林只能分散隐蔽活动。
1940年初,冀东地区抗日斗争形势逐渐从低谷走出,开始出现新的转机。姜林带部分战士开辟鲁家峪根据地。鲁家峪地处丰润、玉田、遵化3县的交界,是一个很大的山村,面积达30平方公里,中心村鲁家峪有400多户人家,另外还有东峪、西峪、北峪等10多个山村,峰环谷绕,地势险要,号称“九沟十八峪”。姜林率部进人鲁家峪后,首先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东峪首富、原民团头领刘玉黎,继而广泛做中上层人物工作,使他们接受了党的抗日主张。他们深人群众,广泛宣传抗日,建立了党团组织和村政权。
1940年3月10日,姜林、耿玉辉等人在遵化县城南下庄开完会后,傍晚进驻遵化城西南部的南营村。由于汉奸偷偷地跑到平安城日军据点报信,次日佛晓日军包围了南营村。战斗打响后,姜林所部奋力战斗,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天,敌人的多次冲锋均未果。傍晚,日军由唐山、天津、通县等地调来援兵,向村中强攻,并放火烧房,片刻工夫,村子四周浓烟弥漫,烈火熊熊。姜林沉着果断,顽强地指挥战斗,并派出部分战士组织群众抢救伤员,掩护群众转移。天渐渐黑下来,敌人仍然不停地组织冲锋。激战中,姜林在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敌人的炮火击中,胸部和腹部负重伤。他嘱咐身边的人,要与敌人拼到底,宁死不当俘虏。由于失血过多,姜林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