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三白西瓜

更新时间:2024-01-16 13:22

威县三白西瓜,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威县三白西瓜,其皮、瓤、籽皆为白色,外观白中泛绿呈椭圆形。皮厚耐运储藏期长,瓜瓤爽口,汁液丰富,带有玫瑰蜂蜜幽香。一般单个重7—10千克。

据当地群众食用经验,“三白西瓜”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三白西瓜”皮,去外层表皮后可以做菜吃,凉拌、炖菜、做馅均可,味道清香可口。

内在品质

威县三白西瓜与普通西瓜内在品质比较:

等级分类

威县三白西瓜分为三级:一级、二级、三级。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三白西瓜生产地区为古黄河、古漳河长期泛滥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多为缓岗、沙丘、洼地,土质偏沙,多为沙壤质土,土壤pH值7.2,有机质含量0.55—0.67%之间,土壤较为瘠薄,但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等元素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水文情况

威县地上水资源匮乏,地下浅层及深层淡水丰富,水质矿化度1—2克每升,pH值7—8之间。区域内无污染源,利于生产灌溉。

气候情况

威县地处暖温带,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2°,全年≥10℃积温4515.5度,年平均降雨量563毫米,年无霜期198天。生产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雨量适中,有利于威县三白西瓜生长。

历史渊源

“三白西瓜”因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据史载,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

据《威县志》记载:三白西瓜是境内古老瓜果品种之一。传说曾被定为明清两代贡品。该品种特征明显,风味独特,为冀南一大特产。民间传说,此瓜种为王母娘娘所授,其传统种植村早在明代就建有王母娘娘庙,并取名“王母”村,近年则改称“王目”村。

经世代传承,现代多方考证,邢台市威县生产的“三白西瓜”在河北省内外乃至中国独有。

生产情况

2010年,威县三白西瓜保护面积共48.2805万亩,常年种植规模可保持在2万亩,年产量5万吨。

产品荣誉

2000—2003年,威县三白西瓜在第四、五、六届北方(廊坊)农交会上连续三年获名、特、优农产品奖。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威县三白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威县三白西瓜产于威县境内老沙河、西沙河沿岸两个适宜种植区。

(1)老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32′00″—115°50′00″,北纬36°87′00″—37°09′00″,涉及第什营镇方家营镇固献镇常屯乡4个乡镇,135个行政村。

(2)西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21′00″—115°38′00″,北纬36°86′00″—37°24′00″,涉及高公庄乡张家营乡贺营镇洺州镇4个乡镇,137个行政村。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威县三白西瓜适宜生产区域共涉及7个乡、1个镇,共272个村。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5110—2002无公害西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世代自行留种的原生态威县三白西瓜品种,无引进,也未与其他品种杂交。

(3)独特的生产要求:

A:严禁重茬种植。重茬种植会导致该品种生产的重大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品个体变小,品质变劣,植株衰落甚至死亡,产量明显降低。一般倒茬间隔期在8年以上。

B:特殊的施肥要求。一般底肥主施当地香油酱(小磨香油副产品),也可施用农家土粪肥和腐熟的鸡粪。

(4)生产过程管理:威县三白西瓜生产过程要严格按照《威县无公害三白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严禁使用无机肥和化学制剂。为了保证威县三白西瓜的品质特色,尤其应注重以下生产环节:

A:播种前准备:

地块选择。在适宜生产区域内,选择8年内没有种植过三白西瓜,上年没有种植过其他瓜类、花生、豆类,地势高,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

地块整理。播种前浇水造墒施足底肥,耕翻耙平。在中等肥力的情况下,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草木灰50千克,香油酱120千克。

种子处理。选用抗病、长势强、坐瓜率高、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原生态三白西瓜种子,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迅速搅拌,当水温降至40℃时停止搅拌,浸泡6小时,洗去种子表面粘液。

B、播种:播种时间。4月20号前后,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为三白西瓜最适宜播种时间。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按2米×0.8米开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2—3粒,覆土2厘米,覆膜保墒增温。

C:苗期管理:

放苗。幼苗出土后,适时破膜放苗,防高温烧苗,用土压严放苗孔。

定苗。当第一片真叶显露时,间掉弱小苗、拥挤苗;3—4片真叶时,选无病健壮苗定苗,每穴定苗1株。

D:伸蔓期管理:

整枝。三白西瓜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或双蔓整枝。第一次压蔓应在蔓长40厘米—50厘米时进行,以后每间隔4—6节压一次。压蔓时要使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主蔓、侧蔓都要压。坐瓜前及时抹掉瓜杈。

揭膜。随着气温增高和降雨增加,6月上旬要揭掉地膜。

E:开花坐瓜期管理:

授粉。每天上午9时前,用雄花的花粉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选留瓜。待幼瓜生长到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一般选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瓜,每株保留一个瓜。主蔓瓜坐住后,在瓜上部主蔓留15—18片叶摘心,其他侧枝留8—10片真叶摘心。

水肥管理。选留瓜后,根据墒情浇第一次水。此后,当土壤早晨潮湿中午干时再浇一次水,每次浇水要浇足。每次浇水时追施腐熟香油酱(小磨香油副产品)60千克。当瓜停止生长时,停止浇水。

采收。三白西瓜从坐果到采收需40天左右时间,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中午11时左右为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用剪刀从瓜柄基部剪断,每个瓜保留一段绿色瓜柄。

(5)储藏。采收后一般瓜柄向上放在阴凉干燥室内常温存放,也可用生产地的沙土埋存,一般可放至中秋节到春节,如储存得当,到来年清明仍可品尝。

专用标志使用

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使用和管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威县三白西瓜”名称和公共标识组合标注型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