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华夏

更新时间:2024-09-01 09:26

威震华夏,汉语词汇,拼音为wēi zhèn huá xià。

引证解释

气势强劲,威力无比,震慑了中原。比喻声势和影响极大。

《三国志·关羽传》: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樊城危急,遣使求救,事定之后,恐有反覆。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昔关云长威震华夏,孙权令吕蒙袭取荆州,抚恤将士家属,因此关公军势瓦解,今淮南将士家属,皆在中原,可急抚恤,更以兵断其归路:必有土崩之势矣。

相关释义

“华夏”一词在《三国志·荀彧传》已经有解释。在三国时期,“华夏”一词是指中原。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潼关以西被马腾韩遂、张鲁、刘璋等人占有,淮河以南被刘表刘备雷绪梅乾陈兰孙权等人占有,而荀彧则对曹操说:“今华夏已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