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1:20
孙克纲,1923生,天津人,师承刘子久。曾为天津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苍浑互济、虚实有致,富有清新明快,雄奇浑朴之美。
简历
一九二三年生。天津人。擅国画。天津画院。十余岁始临摹古代绘画之复制品,15岁因贫寒轰学,学徒后为职员,仍自学绘画。19岁随刘子久习画。曾任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主席、天津画院一级画师(教授)、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作品有《太行十月》《秦岭烟云》《峨眉天下秀》《山居图》《李白诗意》等入选全国美展,有作品获奖。出版有《孙克纲画集》《山水技法》《山水课画稿》等十余种。
生平
天津市人,1923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主席、天津画院一级画师(教授)、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天津市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作品博采众长,系统地借鉴、钻研历代画家和今人的精粹之作,既心古人的笔墨技巧,又对今人之所长心领神会,变为已有。同时,注重师造化。在不断探索、追求、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其作品以气势磅礴、飘逸奔放、挥洒淋漓、流畅滋润而享誉中国画墰。特别是70年代后期,其笔墨功力更加雄劲,艺术造诣愈益精进,作品苍浑互济,虚实有致,韵秀中见锋棱,清丽中含古朴,给人以明快、清新、雄健、浑朴之美。
1979年3月在北京和1987年4月在天津分别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还参加历届全国性美术展览和地方美术展览。许多作品运去日本、西德、保加利亚、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展览。
浅绛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画常见的画种,多用以表现深秋和早春时节及斜阳夕照的景色。其特点是素雅静淡,明快透澈。
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
“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它是十分重要的。
近景松
山水画离不开树,而松树又是百树之首,因此,学习和了解山水画中的松树,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松树和研究其画法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学习、临摹先贤画谱,二是到自然界中写生。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具有柔中有刚的美,松的叶群,更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树,有的像虬龙,故称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入海之态;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也。
画松的树干,要中锋用笔,树干与树枝间的树叉,一般不小于九十度。画树梢用侧锋,这些效果会好些。用笔的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也可按照自己的习惯画。松叶的组合分为两类:马尾形、菊花形,也可据此而演变。画针叶一般用笔是“虚起实落”,就是笔尖先入纸,笔腹后落,这样画出的针叶是前尖后钝,有力度,很符合画松之品格,这种画法可区别于水草等其他草类植物。
树干的皴法,有的用鱼鳞皴法,有的画得似方非圆状,有的采用各种擦或勾,要根据背景情况而酌定。着色,使用赭石染树干,花青染树叶为主。
近景柏
柏树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四季常青,素有千年汉柏之说,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因此,也是我们民族传统观念中的宝树。柏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其叶呈黑绿色,树干泛白,有强烈的黑白关系的对比,很适宜用中国画的画法表现。
柏树的枝呈弧形,而且向上弯月形多一些,枝干的树杈以锐角为主,这和松树的树杈角度略有不同。
画树干时用笔要毛,要干中有湿,湿中有干。小柏树树干的皴法以横笔侧锋为主;老柏一般使用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皴法,使之在流畅的线皴之下,显露苍涩之感。
画叶,一般用秃笔、焦墨立笔戳下,要注意点时的速度变化;点出的叶子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一下一下认真点的。画中的柏树叶是画家主观而得的点状形体,所以,务求画得毛,使之轮廓感觉不清楚,这样反而耐看。有时亦可用湿墨大面积地破,使之出现丰厚华滋之感。
柏树不宜成丛而画之,特别是大柏。在画面中,画上几株大柏树,再稍加点缀即可成为完整的画作。
近景冬树双勾法
树的双勾法。此法是用线条给合表现树形的一种传统技法,也是初学者必须训练的一课。因此,我们称之为基础技法。利用此法可发展为冬树之法。
冬天的树,叶子掉光了,枝干裸露;风吹来,摇曳生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楚楚动人,显示出不屈的生机。要准确地表现这些,就要选择适宜的技法。这就是通常我们讲的表现语言,若没有准确的语言方式,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确立了知山乐水的圆觉之境:山水画的缘起,是中国画天人合一意境的历史集成,是知山乐水大田园观民居意识的集中体现。可以说,青绿山水的标树确立了中国审美的一个重要基调:闲情逸致式的陶冶(至元时这一认知成为立信的基准)。人们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品味到的是萧条空寂与静穆平和。圣者说的“道、理、性”均在山水面前顿捂圆觉,以终成情性。这种以山为乐、以水为知,以空为悟、以远为觉的精神确立,这种天人合一的忧乐圆融意识,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是士者文化的一种精神,是素朴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中国哲学在中国山水中找到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涵。
二、确立了愈小而大的意蕴之理:中国古典最为重要的一个美学命题是愈小而大。我们在古典分析时指出的超以象外,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美学品地,就是对愈小而大这一命题的艺术理解。实际上,这是中国人用特殊的视错觉审视图像的艺术。我们一再说的中国画咫尺千里法则,就是对这一命题的艺术揭示,它除了告知我们哲学以外,还告知我们一个极为独特的透视原理,它让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情境中知觉物我合一、象于无形的一种特殊的大象与大音,若说中国画的感动,最大的致因莫过于此。
三、确立了学科表现的语法规则:任何一个画种,要想独立于艺术之林,必须在语法结构上满足复杂性与丰富性的要求。即本书多次强调的,必须藉助复杂的视错觉结构实现自然物象的简化。青绿山水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让绘画从宫室壁画的人事为用、宗教理说中解脱出来,让山水不再成为人事宗法的环境与陪衬,成为主要的精神寄托。另方面它在表现语言上第一次为山水画定立了法度规则,系统地在构图、设色、树法、石法、水法、笔法、论说上进行了建树。应该说系统的有学术的山水画认知从这一时段起才真正进入了广延与深刻。
艺术成就
其中《李白诗意图》在全国第六届美展中获三等奖。有些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的主要画集、著作有《孙克纲画集》《迎春花》中国画业刊孙克纲山水画专辑、《山水技法》《山水画树石技法》《山水课徒画稿》《孙克纲山水画法析览》《百石谱》(合集)、《百树谱》(合集)、《山水画稿》(合集)、《当代美术家画库》孙克纲专辑等。
人物影响
孙克纲是中国画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山水画大师,画艺精深。他于1923年生于天津,早年师从著名画家刘子久。孙克纲绘画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为形成其独特的“散锋泼墨、泼彩”山水画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克纲认定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创作最旺盛时期,他曾遍访名山大川,将师古人与师造化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富于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自1953年起,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1993年荣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大奖。他的许多佳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珍藏,并有多部画集出版。多年来,孙克纲还致力于课徒授业,提携后人,桃李满天下。他还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和道德风范在中国美术界声名远扬。孙克纲现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职。
即将亮相的展览展出画家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共计百余幅。这批作品画艺精深,可让观众全面了解孙克纲的艺术风采。该画展的举办对推动津派绘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克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是一部规格很高的大型系列美术画册,入选的画家均为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盛誉的绘画名家。
人物评价
把孙克纲山水画的风格鵉经情况划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自拜入刘氏门下开始学画起至秦岭写生之前算是第一阶段。自秦岭写生起至青城峨眉写生之前可算第二阶段。自青城峨眉写生起至1998年可以算作是第三个阶段。
大约在1998年之后,孙克纲的山水画就渐渐进入老境。用笔渐趋浑化,用墨则更苍厚浓重。当然,昔日的润泽华滋效果也在逐渐收敛。这是一般画家走向老年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也算是艺术上的老化。
纵观孙克纲同志所走过的艺术道路,是由传统走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到传统,又由传统深入生活,反复多次,最后融会贯通,创出自己的特有风格。孙克纲同志在山水画艺术上,投入了他的全部精力。天道酬勤,因而他在山水画上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