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烈

更新时间:2024-10-12 16:21

孙景烈(1706~1782年),字孟扬,号酉峰,陕西武功县人。关中著名学者。

人物经历

幼年好学,聪颖过人,博览群书,过目不忘。

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授商州学政。由于他廉洁谨慎,辛勤于教育事业,被陕西巡抚崔纪以贤良方正推荐,朝廷加授六品官衔。

乾隆元年(1736),赴礼部试取明通榜,按成例授商州学政。

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因他志在钻研学问,对做官热情不高,终日读书,并不认真供职。加之言语不合皇帝之意,即于次年辞职回乡。

当其将为学正时,皇帝命各地举荐贤良方正之士,陕西巡抚硕色首推景烈。景烈以如果答应举荐,将不能参加会试为由,坚辞不赴,于是被任命为学正。他廉而严于律己,勤以教士,商州人士竟相劝学。自休致回乡,家贫甚,平常惟母亲膳食不缺,而自己往往日进一餐,却雍雍自如,不闻难堪。

回陕后,陕西巡抚陈宏谋尹继善先后聘请他担任关中书院、甘肃兰山书院、户县明道书院讲席。

孙景烈先后三次主讲关中书院,一次主讲皋兰书院,从学者多成名。大荔李法、武威孙俌、吴堡贾天禄、雒南蒋宁廷、武功张洲和韩城王杰等“关中书院六士”都是他的门生。

乾隆十三年(1748),高宗又命各地举学问、道德高尚之士,陕西总督尹继善、巡抚陈宏谋力荐景烈。此事虽遭礼部非议,但尹、陈却坚持认为所举无愧。

景烈生性耿介,除潜心精研学问外,别无所欲。他冬不向火,夏不挥扇,虽盛暑,仍衣冠整肃,从不懈怠,其严谨端方,几近于愚。正因其孜孜不倦,穷究理学底蕴,故被称为关西夫子,海内大儒。他的学问渊博,热心于教育事业,为当时名儒。勤恳执教三十多年,生活淡泊,不结交权贵。

督学杨梅似谓“关中一时人才济济,尤以先生为当世无双。”遂不时寄函向孙景烈请教,夏日见面,即使天气燠热,也不敢摇扇,以示尊崇。

卒年77, 葬本县戴家乡南留(兰柳)村,70年代农田基建中被平毁。

举葬时,远近门生吊唁者云集,状元王杰也亲临致祭。

修志事业

孙景烈因“以经术起家,久树三秦文望”,关中多地邀请孙景烈纂修地方志,以保存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陕西同州府郃阳知县席奉乾,因该县百余年来事迹不清,文献典故记载缺失,风土人物几乎失传,遂聘请武功孙景烈秉笔纂修。孙景烈于当年正月受邀应聘来郃,开馆主修,所作《郃阳县全志》耗时三月而成。

乾隆四十年(1775年),西安府户县知县汪以诚重视县志修撰,曾于到任后重金求购明嘉靖朝《户县志》。该志是户县第一部县志,也是明代“关中八志”之一,后亡佚失传。汪以诚求而不得,转而邀请关中名儒孙景烈纂修新志,耗时约十月完成《户县新志》初稿。《户县新志》是清代陕西著名县志之一。

同时,孙景烈还校对评注康海著《武功县志》。该志是明代陕西状元武功县康海所著,分为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等七篇三卷,两万余字。该志不仅居明代“关中八志”之首,且号称“郡邑志之最”“海内咸推第一”“世之读者,莫不称善”。但因年代久远,翻刻印行版本较多,且“多豕亥相淆”,孙景烈遂校对注释之,其流传较广的版本即为孙景烈注本。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孙景烈逝世时,《邰封闻见录》书稿还未完成,并在嘉庆朝后期佚失。但嘉庆朝修武功县志者,多有参考该志稿,如嘉庆十八年(1813年),武功知县张树勋主修《续武功县志》时,就“参以乡先生孙检讨景烈所撰《邰封闻见录》”。

个人著作

孙景烈善于为文,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四书讲义》、《关中书院课解》、《兰山书院课解》、《西麓山启稿》、《酉麓山房存稿》、《滋树堂存稿》、《菜根园慎言录》、《郃阳县志》、《鄠县新志》、《邰封闻见录》、《菜根园慎言录》、《馆课焚馀录》、《孙氏族谱》及《校正康对山先生武功县志》等。

相关故事

在陕西武功县民间流传有《孙翰林浆水面待钦差》的传说。

清朝嘉庆皇帝的的老师孙翰林孙大人,不愿在朝为官,回到家乡务农种菜。乡里都敬称他为孙翰林。他经常帮乡里做些好事,有时还周济穷人。邻家有个张寡妇,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辛,便经常受到他在生活上的接济。张寡妇对他感激不尽。他却对张寡妇说:“老嫂子呀,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设法让你娘俩过上好日子”。有一年嘉庆皇帝思念老师,便派了掌朝太监和几个公公来武功看望他的老师孙翰林。有道是:公公离朝,地动山摇。一路上他们耍尽了八面威风。探马飞报,早把这消息传到了武功县。众人听了高兴,翰林夫人却发了愁:“咱这山野乡村,拿啥招待公公呀.”孙翰林却不动声色,照样种他的菜地,读他的书。夫人怨他不管事,他让夫人甭急,到时听他的吩咐就是了。

公公们到了武功,正值六、七月炎热盛暑,孙翰林把公公迎往他住的冬暖夏凉的土窑洞里,说:“公公一路辛苦,就在老朽家中吃个便饭吧。”众人连说:“好、好,大人的珍馐美味,我们哪能不想尝尝。”话是这么说,饭却总是不见往上端,孙翰林只管让人上茶。直到日头偏西,把公公们饿得饥肠咕咕,老夫人才让人端上来几碗当地人常吃的油泼葱花浆水面和一碟油泼辣子。公公们这时又饥又饿,面条一入口,又滑溜又清爽:“嫽扎了。”掌朝太监心想:这次出差,从京城到武功,一路上走州过县,虽说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走了几千里还没吃上这么一顿好饭。公公们一边吃一边夸。掌朝太监一连吃了三大碗。吃完了饭还一再问孙翰林:“大人,这面条是用啥调的味,为啥这么香。”孙翰林故弄玄虚,信口说了声用白醋调的。“哎呀,这白醋真是个好调料,我们可开了眼界。”公公不住地夸赞。孙翰林说:“这面条是我家里人做的,这白醋是我邻家寡妇张大嫂做的。她祖传几代,全武功县就她一家做的最好。”

公公们回朝时,沿途各州府县为了招待好钦差大人,都到武功来买白醋。武功白醋谁家的好呢,听翰林夫人讲,她邻家张寡妇做的白醋最好。只这么一句话,张寡妇就得了好几罐雪花银,娘儿俩一辈子都花不了,从此过上安心日子。孙翰林也总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这才是:“白醋”待嘉宾,富了张家娘儿俩人。

其实,这做“白醋”很简单,面汤沤芹菜,本地人叫浆水。这浆水吃起来酸酸的、爽爽的,对那些吃惯山珍海味的人来说,倒真是开胃的好东西。

浆水面不但成了许多地方的名小吃,而且上了五星级宾馆的大餐桌。《孙翰林浆水面待钦差》的佳话也一直传到了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