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导图

更新时间:2022-03-25 19:27

学科思维导图指以图示(以层级结构为主)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结构化表征(解构、建构、重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科思维的本质及规律性,最终实现学科思维的内化,促进学习者心智结构的发展。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形式上与博赞思维导图相似,在本质上与博赞思维导图相异。

概念的提出

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是由曾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任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的刘濯源首先提出,它是广泛应用于“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的教学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

现被广泛传播的博赞思维导图(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博赞思维导图主要强调放射性思维,而学科思维导图则更强调结构化思维。虽然放射性思维与结构化思维都呈现出从中心向四周层层发散的思考形式,但本质却有很大不同,博赞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维比较主张自由发散联想——围绕一个思维原点想到什么就写上什么,不太要求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想到即合理;而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思维则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求每个概念之间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逻辑关系,才能用引导线将其连接起来,不能画没理由的连接。所以博赞思维导图的绘制更随意,更自由,可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学起来更容易,而学科思维导图的绘制更严谨,更规范,必须要按学科本身的结构、规律、特点来绘制,对绘制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科功底有较高的要求。

概念图

有人认为所谓“学科思维导图”其实是“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因为“概念图”也特别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刘濯源主任说学科思维导图与博赞的思维导图及诺瓦克的概念图都有关系又都有区别,在形式上更象博赞的思维导图,而在内在联系上则更象概念图,因为学科思维导图确实采用了博赞思维导图的形式而在内涵上则融入了概念图的逻辑思维理念。当然,学科思维导图并不仅仅是博赞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简单结合,它还要求与具体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规律及思维特点,甚至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结合起来。

提出概念

为什么要提出“学科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呢?刘濯源主任说:“因为博赞思维导图并不直接适用于学科教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博赞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很多思维导图爱好者开始在各领域进行应用尝试,其中在企管培训领域传播的最为广泛,后来在教学领域也有不少应用实践及研究,思维导图在中国越来越热。作为中国最早的思维导图应用研究者,刘濯源主任说自己曾经是博赞思维导图的忠诚拥趸,但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展开,他逐渐发现博赞思维导图所倡导的“自由发散式”思考并不适合中国的学科教学,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严格的知识结构及规律,不尊重学科本身的特点,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是行不通的。而在网络上大量传播的思维导图基本上都是博赞思维导图而非学科思维导图,所以用在教学上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以上原因,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研究团队在刘濯源主任的带领下对思维导图如何在教学领域有效应用开展了深入的系统研究,最终提出了“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使其成为“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工具。2011年,“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国家教育技术“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立项,到2012年底,全国已有近百所中小学参与了该课题的实践研究。

分型

刘濯源根据学科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将学科思维导图分为三种类型

一、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用于理解性记忆,将零散知识归纳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用于精析学科概念,系统分析问题情境,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发现学科内在的本质及规律;

三、创作型学科思维导图,用于基于结构化思考的考场式写作、校园文化创设、教学系统建构,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局限,生成思维创见。

绘制方式

与博赞思维导图不同,学科思维导图非常强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要绘制出高品质的学科思维导图必须从逻辑思维训练入手,然后再结合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规律进行训练,如果想要运用学科思维导图来快速提高成绩,还要把考试规律及解题策略等融入学科思维导图。例如绘制数学学科思维导图就必须从深度解析数学概念开始,理清数学概念中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数学概念的本质,并将数学公式、定理、母题、子题联系起来,才能起到加深理解的效果。

应用

由于学科思维导图与有效教学和提高应试能力紧密联系,所以有些专家也提出“学科思维导图是超级应试工具,推广学科思维导图就是在搞应试教育!”的说法。刘濯源主任并没有直接反驳这种说法,他说这种说法有一半是对的,学科思维导图确实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的确出现很多这样的案例。但提高应试能力与搞应试教育不是一回事:应试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而应试教育主要是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搞应试教育是应该反对的,而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开发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则无可厚非,甚至是应该提倡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