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5 17:24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设鞍子岭保。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鞍子岭镇。
1951年,为新置第一区,区政府设安岭。
1955年9月,撤区设安岭乡。
1958年,安岭乡改为安岭公社。
1962年,改为区。
1964年,恢复安岭公社。
1984年,由安岭公社改为安岭乡。
1988年,由安岭乡改为安岭镇。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下辖安岭、杨集、张庄、闫楼、徐楼、李庄、绪寨、梅墩、刘坊店、小闫、朱楼、三官、丁小楼、杰针元、程楼、大冯、庙西张、垮陈、界牌口、刘庄、均李、程小庙、柏树坟、湾张、刘楼、陈庄、刘屯、周楼、小王、陈楼、观音、薛孟、靳楼、双楼34个行政村;下设319个村民组。
截至2020年6月,安岭镇下辖34个行政村:安岭村、陈楼村、张庄村、闫楼村、杨集村、李庄村、绪寨村、梅墩村、徐楼村、三官庙村、杰针园村、大朱楼村、丁小楼村、小闫村、刘坊店村、界牌口村、刘庄村、刘屯村、夸陈村、湾张村、程楼村、庙西张村、大冯村、柏树坟村、均李村、程小庙村、周楼村、任庄村、刘桥村、薛孟庄村、小王庄村、大靳楼村、观音堂村、双楼村,镇人民政府驻安岭村。
安岭镇地处淮阳区城北12.5千米处,东依临蔡镇,南接白楼乡,西毗齐老乡,北邻太康县的老冢镇,区域总面积101.57平方千米。
安岭镇地处豫东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坡降1/6000,平均海拔50.8米;最高点程楼,海拔51.8米。
安岭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9.5℃,1月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为-12.1℃;7月平均气温33.6℃,极端最高气温为57.9℃;生长期年平均230天,无霜期年平均189天。年平均降水量735.1毫米。
安岭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连阴雨、大风、病虫害等;境内安岭镇因降雨量不足,气温偏高多风,遭到严重干旱。2009年6月中下旬,连降暴雨,降水量达340毫米,造成严重水涝,成灾面积320亩,倒塌损坏房屋92间,粮食减产3000千克。
2011年,安岭镇有耕地8.8万亩,人均1亩。
2012年末,安岭镇总人口有8.2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32万人,城镇化率3.9%;另有流动人口3.2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43679人,占53.2%;女性38417人,占46.8%;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民族回族。2011年,安岭镇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05人。
截至2017年末,安岭镇常住人口为48680人。
截至2018年末,安岭镇户籍人口为99135人。
2011年,安岭镇财政总收入8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45%,全年一般预算收入6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
截至2018年末,安岭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2011年,安岭镇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安岭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芦笋等。2011年,安岭镇棉花种植面积50000亩。安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
安岭镇经济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2011年,安岭镇工业总产值为1.3亿元,其中作为龙头的彩印业已发展到20多家;个体私营酿酒业有几百家。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商业网点12个,有专业集贸市场19个,是淮阳区西北部医药、家具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安岭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5万元。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200人,专任教师131人;有小学38所,专任教师219人;有初中4所,在校生6420人,专任老师98人。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文化站(中心)6个,图书室12个。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个;有卫生院1所,病床89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8万人。
2011年,安岭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580户,人数3385人;城市医疗救助40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80户,人数338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0人;有敬老院1个,床位50张;有社区服务设施2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邮政网点1座,投递点12个,乡村通邮率100%;有固定电话用户162户,移动电话用户16545户。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自来水厂6座,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
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公园2个,人均绿地6.5平方米。
安岭镇有106国道贯穿南北。截至2011年末,安岭镇有贯穿东西南北的主干道14条,已实现了村村通。
安岭镇因境内原有鞍形土岭,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