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13:36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Anhui Provincial)成立于1958年6月,主要承担国家和安徽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任务。
1956年6月,华东地质局决定成立“地质部安徽省地质局筹备处”,经过近2年的筹建,安徽省地质局于1958年4月19日以(58)皖地办字第002号文发出通知:“我局定于4月21日在合肥市宁国路正式开始办公……。”(筹备处代章)。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又根据国务院直编习字96号文指示,于同年6月6日以办字第00678号文发出《关于成立“安徽省地质局”的通知》:“……,本会决定成立‘安徽省地质局’。现随文附发‘安徽省地质局’铜质印章—颗,……。”原华东地质局所属驻皖11个地质队划归省地质局。1958年9月,在阜阳、蚌埠、六安、安庆、芜湖设立了专区地质分局。
“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组织纷纷建立,局机关于1967年2月被“夺权”。1968年8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安徽省地质局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办事组和生产组,原有组织机构撤销,实行归口管理。1969年8月,省革委会将安徽省地质局革命委员会改为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工业交通办公室所属的地质管理站。
1970年5月,地质管理站与重工业管理站并为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冶金地质局(合肥市庐江路),同时成立中共安徽省冶金地质局党的核心小组。1973年8月,省革委会决定冶金与地质分开,成立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1975年10月,省革委会决定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改称安徽省地质局。
1983年7月,安徽省地质局改为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3年11月1日起启用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发的新印章。199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地矿局实行属地化管理,并更名为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地矿部第一物探大队成建制划转省地勘局管理。2000年3月,安徽省直机关改革,地矿局行政职能并入新成立的国土资源厅,主体仍独立运作。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共有在职职工1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4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7人,全国劳模3人,省部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21人,2人获得“金锤奖”,1人获李四光奖,1人获黄汲清奖,是国家地质类奖项“大满贯”的省局,涌现出以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各类人才。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下辖1个学院,20个县处级地勘单位,分驻全省各地,其中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部级文明单位8个,国家功勋地质队4个。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挂靠地矿局。
直属单位(20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2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资产总额86多亿元,净资产21亿元,除拥有网络化、高功率、多功能电法仪、数字地震仪、EPMA-1720型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等设备外,还有钻探、实验、物探、测绘仪器及各类大中型工程勘察施工设备11809台套。
GIS、RS、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局各相关专业,局属各地勘单位都相继建立了局域网和网站。
据2018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17个国家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公司开展了合作研究。
地矿局先后在澳大利亚、秘鲁、坦桑尼亚、老挝成立了矿业公司,在境外自有、控股、合作矿权总数76个,涉及铁、金、铀、钨、锡、铜等矿种。
2012年,在坦桑尼亚成立的建立的第一家矿产品测试实验室,是东南非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二家实验室,也是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中资实验室。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找矿奖、勘查奖等各类奖项400余项,其中特、一、二等奖100余项;公开出版主要科技专着18项;共开展矿产勘查项目300余项,提交重要地质报告近百份,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安徽省区域矿产总结》等重要著作。
地矿局在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研究为地质找矿提供了一批新的验证靶区及找矿远景区。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预测研究、大别山地区超高压变质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别山地区发现变质榴辉岩中的微粒金刚石属世界首例。在安徽省宿州市栏杆—褚栏地区金刚石普查首次发现原生金刚石。
地矿局创造了国产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新纪录(孔深2706.68米),先后获得四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和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承担了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科学钻探三号孔1500米深钻探施工任务,承接国家专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综合研究》项目课题任务中七口3000米深钻中的3口施工任务,通过钻探揭露验证和相关研究工作,建立地壳结构模型和异常解释标尺,推断深部地质构造环境,总结探索成矿规律。
同时,提出一套具钻探施工方案。定向钻探技术,解决了深部矿体地面施工受限制的难题;尾砂坝排渗辐射井施工技术,解决了国内用其它排渗方法无法按最优排渗效果选择排渗管方向和深度的问题;水库坝体垂线孔施工中孔底随钻斜偏技术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矿局承担和开展了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大别山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交管电磁场多参数测量在深部找矿的实验与研究、低品位矿的选矿实验研究、铜陵地区构造化探、典型矿床研究、物探方法研究、淮北地区铁铜矿产资源预查及综合找矿方法研究、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研究和运用等工作。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共发现矿种138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1种,矿区750处,矿产地2000余处,潜在总价值2万亿元以上,居全国第10位。探明铁储量40亿吨,铜金属量500余万吨,铅金属量38万吨,锌金属量49万吨,分别占安徽省已探明储量的84%、99%、72%、68%。硫铁矿、水泥灰岩、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位,铁居全国第5位,铜、煤居全国第7位。查明全省地下可采水资源158亿方/年,完成了1:5万区调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1:20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航磁、重力)和水文地质调查,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地方病调查;开展了全省水工环地质综合评价和全省1:50万地质灾害、农业地质环境及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程。
地矿局共发现铀异常点6048个,成矿远景区4片,提交工业储量3600余吨,冶炼金属铀30余吨,为安徽核电建设提供了铀矿资源,为核电厂选址、建设提供了安全评估。油气勘查方面,为中国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海洋集团等20多家油田单位开展能源勘查,开展了冀东南堡油田前期高精度重力细测,成果报告获原地矿部勘查进步二等奖;为新疆塔北油田提供了定位依据,受到部、区表彰;南方炭酸盐寻找油气攻关项目受到国家经委、科委等四部委表彰;完成了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伊盆地高精度重力勘探等油气勘探项目。煤炭勘查方面,在皖北地区探明大煤田,提交煤炭资源量2亿多吨。地热勘查方面,在肥东找到日出水量432立方米的地热井,首次在合肥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对黄山温泉风景区早期水文勘探孔成功扩孔、洗孔,获得优质地热井,为黄山市带来近5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地矿局探明金、银、铊、钼、铅锌、锰、铜、铁等一大批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在庐江发现泥河铁矿,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之一,储量超过1.8亿吨,潜在价值超800亿元,其勘查开发模式被誉为“泥河模式”“泥河速度”。在祁门东源发现钨矿,潜在价值超200亿元,结束了皖南地区没有大型金属矿床的历史。在金寨发现了沙坪沟巨型钼矿,为世界第一单体钼矿床,资源量达到249万吨,潜在价值超6000亿元。在池州黄山岭发现大型钼矿,潜在价值超过600亿元。在宁国竹溪岭发现大型钨钼矿床。在怀宁朱冲地区发现铁铜金矿,初估富铁矿石资源量5000多万吨,填补了安徽省大型富磁铁矿的空白。
地矿局提交了灰岩、方解石、钾长石、石墨、石膏矿等一批非金属矿产资源,定远盐矿外围石膏矿普查提交石膏资源量6.31亿吨;淮南石灰岩矿普查,提交资源量820万吨;池州化工石灰岩详查,提交资源量8000万吨等等。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先后参与了京、沪地面沉降防治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场馆、磁悬浮铁路、东海大桥、浦东机场建设,上海地铁一号线抢险,以及合九铁路,合徐、合铜、连霍高速公路,铜陵、芜湖、安庆长江大桥建设,黄山索道、淮北二电厂等一大批省内外重点工程建设,得到了所在省市政府和业主的好评。
地矿局完成的上海“裕安大厦”钻孔灌注桩荣获“华东第一桩”称号,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参与桩基施工的上海“东海商业中心大厦”、“美罗大厦”、“中国船舶大厦”等获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上海“香港发展中心”、“轻轨高架东宝兴路站”等桩基础主体工程获上海市政府建筑工程最高奖─“白玉兰奖”。在完成的岩土勘察和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合格率均在98%以上,优良率超过建设部的要求。
《安徽地质》创刊于1991年,2003年改版,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主管,安徽省地质学会主办,是安徽省地质行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季刊,ISSN(国际刊号):1005-6157,CN(国内刊号):34-1111/P。
期刊主要设有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勘经济管理、岩土工程、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国土资源、评论报道等栏目。
据2018年2月官网资料显示,地矿局拥有房屋建筑一级总承包企业1个,甲级勘察院4个,甲级测绘院5个,一级地基与基础施工企业6个;能承接建筑安装工程、路桥工程、水利工程和隧道工程,各类桩基础工程、软基处理工程和压密注浆工程,水文水井、地热井、辐射井、竖井工程,浅层油气钻井工程、大直径基岩钻井工程、高精度垂直钻孔和定向钻探工程,矿山尾砂坝治理、边坡治理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桩基检测、工程物探、工程测绘、岩土实验、测井工程等。
标识由图案、中文、英文三部分组成。
图案中有机融入了字母“A”、汉字“人”、古矿字“卝”、地球、地质锤、眼睛等设计元素,图案外围空白处蕴含罗盘和放大镜的抽象图形,体现安徽地矿行业特色和品牌形象。
字母“A”蕴含多层含义:是“安徽”汉语拼音的首写字母,代表“安徽地矿”,体现安徽地域特征和地矿文化底蕴;似一座挺拔的高山,寓意大山深部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待安徽地质人去探寻发现;似汉字大写的“人”字,象征安徽地矿人勇于开拓、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图案中古矿字“卝”(两把地质锤组成)和地球,象征着地质行业和地质工作的研究对象。
图案下部像一只眼睛,寓意安徽地矿人时刻关注世界地质事业的发展,同时代表安徽地矿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党委书记、提名局长人:朱学文
党委委员、副局长、机关党委书记:侯其标
党委委员、省纪委驻省国土厅纪检组副厅级纪检员:刘长华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永娟
2021年4月13日,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钻探工程处入选“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集体。
2021年4月27日,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钻探工程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