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5 17:24
客家问题引起世人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后期。自清嘉庆年间广东东莞、博罗两县边界的农民因争水田等发生土客冲突事件之后,土客关系问题便开始引起关注。到了道光末年(1850年),因为爆发了纵横全国大半个国土、持续12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更使客家问题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基本是以两广地区的客家子弟为主力,在太平天国内部,客家话一时间成为“国语”。接着,在咸丰年间,又在广东西路6个县的地盘内,发生了持续12年并造成双方死伤50-60万人的特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事件。
一时间,人们对于这个动摇清王朝统治基础,搅动得南方社会不得安宁的客家群体,感到疑惑不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这一群体开始引起了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到了民国初年,客家人在中国政治舞台空前活跃,在孙中山周围的一批客家人,如廖仲恺、何子渊、姚雨平、黄慕松、邓仲元、邓演达、邹鲁、张发奎、薛岳、陈铭枢、陈济棠、叶挺、叶剑英等,在国民革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恰逢此时,在国内又因为在教科书、杂志上发生了有辱客家人的交涉事件,并很快引起了各界客家人的抗议,于是,客家问题再度引起轰动。
民国年间客家问题在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发起的冲击波,吸引了中外人士对它的关注,人们迫切需要破译长期笼罩在客家群体身上的不解之谜。正是在现实需要的策动下,中国学界开始了对客家问题新一轮的集中探讨。一大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成为客家研究的提倡者与支持者。
当时蜚声学界的一些著名学者,如历史学家陈寅恪、顾颉刚、朱希祖、洪煨莲,社会学家潘光旦、语言学家罗常培、考古学家李济等,都对客家研究倾注过自己的心血。但是,最终集大成者,却是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客家青年罗香林。
从罗香林开创客家学开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家人对于汉族客家民系的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课题日益深入、研究成果十分丰硕。
在20世纪30年代初首版的客家学的开山之作《客家研究导论》中,作者罗香林开列了12个客家研究应有的“节目”,并称该书做的只是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即“就客家问题各个方面,作个统括叙述,使一般读者对于这个专题能有相当概念”。
20世纪下半叶开始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为实现罗香林规划的客家学伟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施展空间。
无数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人类学、建筑学、谱牒学等众多学科门类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以不同的学识和素养,为建构客家学的巍峨大厦添砖加瓦。
中国大陆的客家学研究,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开始,后影响到大陆其他院校,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而赣粤闽交界区的赣南师范学院、嘉应学院、龙岩学院,位于客家地区,更积极扮演台湾学界窗口角色。
台湾客家学研究是1988年“还我母语运动”后受到重视,民主进步党主政后在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联合大学分设立客家学院,之后台湾大学、美和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屏东教育大学、大仁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等校也纷纷设立客家研究中心与研究所,进行客家研究。
主要平台: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客家文化发展战略高峰论坛
学术性团体:国际客家学会
其他互动平台: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
大陆对两岸客家学术交流,除借重高校(大学)作为窗口,也利用召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或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时,同时举行客家学学术研讨会。在台的主要窗口是由饶颖奇担任会长的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
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大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成功大学以及内地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等有关大学、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
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省的客家学研究有不少成果。在江西等省,客家文化研究成为高校省一级的重点文科基地。载至2006年,已出了18种,居中国之冠。广东的客家学者也正积极推动出版中国第一部《客家通志》与《客家文化史》,补充学术上的重要空白。
客家学是一门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学科,它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学说,拥有众多的客家研究机构和稳定的学术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谢重光、赣南师范学院教授罗勇则直言,大陆的客家研究除了学术,还关系到台湾与海外客属同胞对大陆的认同,关系到统一大业,亦有统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