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更新时间:2023-04-08 11:26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Biology)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向仲怀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夏庆友教授。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中心,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的培养基地。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家蚕基因组生物系统研究为核心,通过开展“家蚕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蚕桑资源与实验生物系统”、“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等3个方向的研究,引领家蚕模式生物化和蚕桑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发展。依托学科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一级学科。

学术团队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973”、“86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等为主要阵容的学术队伍,现有固定人员53人,包括正高18人,副高25人,常年在读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200余人,并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

硬件设施

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14400㎡,在广西、新疆、广东等地区建有3个工作站和20余个实验基地。置有遗传分析仪、飞行时间质谱仪、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显微注射仪、SNP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各类仪器设备310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4000万元。

交流合作

实验室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遣了50余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赴国外留学,实施国际共同研究项目多项。在国内同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客座人员和访问学者来室工作。

产研结合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实验室与四川华神集团、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企业共同设立了3家研究和开发机构。实验室将继续努力,增强与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科研水平,力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更上一层楼,为我国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成果展示

实验室近年承担国家“973”、“863”、“948”、“1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先后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PNAS、Genome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6部,申请专利4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和国际科技成果奖30余项。

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队伍

研究人员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