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7 10:19
《封龙山颂》是刊刻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的一方碑刻,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又称“封龙山碑”和“封龙山之颂”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原在河北元氏县王村山下,已下落不明,现有重立碑存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双龙寺。
释文
元氏封龙山之颂。┘
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𨛁内。磥硌吐┘名,与天同燿。能烝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国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汉亡新之际,失其典祀。延熹七年,岁贞执涂,月纪豕韦,常山┘相汝南富波蔡爚、长史甘𨹧广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朙祀。上陈德┘润,加于百姓,宜蒙珪璧,七牲法食,……┘圣朝克朙,靡〔神〕不举。戊寅诏书,应时听许。允勑大吏郎巽等,与义民┘修缮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观阙。𥞫稷既馨,牺牲博硕。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实嘉谷,粟至三钱,天应玉烛。于是纪功刊勒,以炤┘令问。其辞职曰:┘天作高山,实惟封龙。平地特起,灵亮上通。嵯峨𡷽峻,高丽无双。神燿┘赫赫,理物含光。赞天休命,德合无疆。惠此𨛁域,以绥四方。国富年丰,┘穑民用章。刻石纪铭,令德不忘。┘
□□□□□元氏郎〔巽〕,平㯤李音,史九门张玮,灵寿赵颖,县令南阳┘□□□□□□□□韩〔林〕□□纵王。石师□文逪仲张川绛伯王季。┘
附记
在旧拓本上,第六行下空白处有后人所刻文字一行:董自英十七九月六日。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加粗,表示碑作异体;〔〕,表示据上下文等所补文字;……,表示若干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分行。)
汉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水利灌溉尚不发达,农业生产的丰歉绝大多数是受天气左右的,雨量充沛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收成。当时,人们认为兴云布雨的权利都掌握在名山大川之神的手中,只有经常祭祀这些山川之神,才能获得足够的雨水,农业才能丰收,国家社稷才能生存。据《汉书》记载,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至雍郊祀天地后,即诏布天下郡国:“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此后,各地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按岁时都要去奉祀山川之神。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获得足够的雨水,才会看到“农有嘉谷,粟至三钱”的丰收景象,国家政权、社会生活也由此才能得到保障。据碑文,从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至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封龙山的祭祀就停止了百余年,故祠应早已圮坏。所以常山国相蔡爚等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修缮故祠,请复旧祀,设祭,作颂,故立《封龙山颂》,希望封龙山的神灵能蒸云兴雨,与三公山的神灵、灵山的神灵协德齐勋。
技法
书法上,《封龙山颂》的结体方正,较一般汉隶字形略方,但结字紧凑而有宽松之感,方正而有活泼之妙,隶法中有篆书遗趣,古意盎然。如第二行“处”字变隶书一般的上下结构写法为左右结构。第三行“旧”字基本上运用了篆书的结体,而用笔上则是隶书的笔意。第七行“时”字左旁“日”字变一般两旁并列的写法为向右倾斜,右旁的笔画大都表现出一种圆弧形的感觉,以配合“日”字的斜度。同时,用笔精细劲遒,直而不肆,弯而不柔,转折方圆皆备,悬针钝错并施,笔意和谐统一。如第三行“燿”字右旁上部用的是方笔而下部则是篆书用笔的那种“圆”,气韵高古,不是写“肉”一点儿就算“圆”了。第四行“典”字第三长横画,没有简单地做平直一线的处理,而是从起笔处开始,向上拱去,有一弧度,结体、用笔就顿时显得丰富了许多;“祀”字左旁中下一笔悬针垂露之意尽显,而其左右撇捺两笔却短促有力,截铁钝钉。此外,章法疏朗大度,密而不挤,疏而不散。全篇分段书写,下部更显空灵。
清代书法家方朔: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枕经堂金石跋·卷二·汉封龙山碑跋》)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①《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②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封龙山颂》)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王稚子阙》《嵩高铭》《封龙山》《乙瑛》等碑已有挑法。(《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②骏爽则有《景君》《封龙山》《冯绲》。(《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封龙山颂》原在河北元氏县王村山下,清代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被元氏县知县刘宝楠访得,在移置城内薛文清祠时被运工裂为四块(一说三块)。之后,下落不明。公元2010年7月27日上午,《封龙山颂》被按拓片同比例恢复重立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双龙寺。
《封龙山颂》的拓本主要有4种:
①清最早拓本。第一行“颂”字清晰。第三行“同”字下部完好。第四行“之”字、“汉”字可见大形。第八行“采”字上下均无泐痕。第十行“其”字完好无损。第十三行“章”字缺失,尚未寻得。最后一行“韩”字未损,“林”字可见大形。
②清咸同年间拓本。第一行“颂”字已泐。第三行“同”字下已连石花,中间“口”形尚在。第四行“汉”右旁中间部分可见笔画。第八行“采”字上下已有泐痕。最后一行“韩”字右上稍损,“林”字已泐无大形,“感”字尚存右大半。
③清同治年以后拓本。第四行“同”字已泐及中间“口”形,但仍可见“口”字上部一横画。第十三行“章”字寻得并镶上。最后一行“林”字全损无形,“韩”字右旁下部的左边可见两黑点,显示此处有笔画。
④清末民初拓本。第十三行“章”字已损,以上所列诸字则损泐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