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9 07:04
小甸镇――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点燃寿县革命烽火、持续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属于合肥、淮南两大城市经济辐射区。紧邻206国道,交通便利。是安徽省寿县的经济重镇、农业大镇。
小甸镇位于寿县东南部,距省会合肥市50公里,距能源城淮南市50公里,属于两大城市经济辐射区。紧邻206国道,交通便利。全镇16个村街,人口66714人(2017年),镇域面积180.2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13.2万亩。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镇域优势日趋显现,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农副产品产出重镇已见雏形,已形成寿县生猪供沪基地之镇。小甸镇地处江淮之间,瓦埠湖畔。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小甸集特支”诞生于此,它是早期革命的发祥地,众多先烈的故乡,雄伟的“寿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建立在这里,是安徽省红色旅游基地之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这个古老而年轻的乡村都市,农业产业化优势突出,私营经济星罗棋布,商品交流异常活跃,集镇建设蓬勃生辉。这里有年销售收入千万元台商独资企业——杰友化学(寿县)有限公司;这里有年利税超十万元的外商独资企业——寿县豪威特非织造布有限责任公司。
小甸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质的服务体系,使小甸这块风水宝地,成为客商财团关注投资开发的热土。
革命老区小甸镇位于瓦埠湖东南岸,距县城约70公里,距省会合肥市约60公里。全镇现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近7万民众朝夕生活在方圆180.22平方千米(2017年)的土地上,他们在11.6万亩耕地上用辛勤的汗水和聪颖的智慧倾心浇灌着丰收与希望。
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与美丽田园景致的小甸镇,因古代金瓦埠至合肥驿道上的小店而得名,明末清初演称为小甸集。在上个世纪的上半叶里,这里发生过一件件不同寻常的往事,一股红流在涌动、在流淌。
小甸集,一个穷乡僻壤的集镇,和旧中国乡村普通集镇没有多大区别,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乡间小镇,在镇上,在她周围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这里1922年就有中共“二三同志组织”,1923年中共小甸集特支正式成立,直属党中央;仅半年之隔,1924年夏,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正式成立;有“一门三烈士”曹渊、曹云露、曹少修;这里还是将军故里……。望着耸立在小甸集镇东的“寿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那上面还有许多小甸集走出来的只知姓名的烈士。驻足纪念塔前,不由得让人们油然而生对脚下这块红色土地的崇高敬意。
小甸镇干部指导村民科技种田小甸镇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抓住中共小甸集特支――中共安徽省党组织的发源地以及镇内的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曹渊故居、淮上中学补习社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老区经济发展。发展红色旅游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围绕寿县全县“十一五”总体旅游规划,结合本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全镇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即规划兴建特支纪念馆、曹渊烈士故居、寿县革命烈士陈列室、淮上中学补习社四处红色景点,积极向上争取挤进全市红色旅游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二、是依靠本镇大井水库8000亩可开发水面等优势,做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大力开发绿色旅游。三、是抓住紧靠瓦埠湖毗邻古镇瓦埠镇的优势,大力开发红、绿、古资源,开展“农家乐”一日游活动。四、是创新机制,加快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把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全镇7万老百姓正在享受“畜牧业富民工程”、“渔业致富工程”、“农产品优质化工程”等一大批民心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实惠。7万亩优质粮基地,8万亩优质油菜基地,12000亩优质棉基地……“市级示范村”的三岗村是小甸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2005年该村500多劳动力实现非农生产转移,人均纯收入已达2400元以上,村容整洁,已经有40多户实现沼气能源利用和改厕改圈,生态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小甸镇农业产业化优势突出,私营经济星罗棋布,商品交流异常活跃,集镇建设蓬勃生辉。有年销售收入千万元台商独资企业——杰友化学(寿县)有限公司;有年利税超十万元的外商独资企业——寿县豪威特非织造布有限责任公司。这里已形成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建材产品加工、粮油生产加工、畜禽及水产品养殖、红色旅游服务等四大基地,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受古寿州楚文化影响,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发展环境优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小甸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质的服务体系,使小甸镇这块风水宝地,成为客商财团关注投资开发的热土。
2005年8月,台商茆灿光先生投资100万美元兴建的“杰友化工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位于寿县小甸镇,占地26亩。其生产的荧光增白剂出口欧美、东南亚和韩国等地。该企业2007年新增投入20万美元,新上一条增白剂生线,使年生产能力达150吨,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
2007年,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养殖加工基地安徽省寿县小甸镇落户,该项目总投资达2000万元,占地30多亩。建成后月产鲜虫千吨以上,年产值可达2亿元。黄粉虫又叫面包虫,是一种理想的饲料添加剂,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非常高。
小甸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①对于积极提供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并获取成功、奖励引进信息费1000元。
②对于引进县外客商投资工业项目的引资个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在50-100万元的,奖励引资个人0.5万元;50万元以下的,按投资到位的0.5%奖励;100万元以上的按基数0.5万元加上到位投资0.2%给予奖励。
③对于引进县外客商投资农业开发项目的引资个人,按实际投入固定资产数额的0.1%计奖。
④对于引进县外资金投资第三产业的引资个人,按正式投入运营一年内实际上交镇入库税金的5%奖励。
⑤对于个人从行政渠道争取的非切块无偿项目资金和非行政渠道争取的无偿项目资金且用于镇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按1%奖励给个人。
(一)红色旅游基地开发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小甸镇是革命老区,是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小甸集特支”诞生地,寿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建立于此,现被县确定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景点之一。红色文化浓厚,景点建设迫切。急需开发的景点有曹渊烈士故居、小甸镇特支遗址纪念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建设三大工程。每年有上万人次五湖四海宾朋前来瞻仰供奉。同时利用镇内大井水库及瓦埠湖,开发红绿古资源,开展“农家乐一日游”。
(二)粮油深加工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寿县是产粮油大县。小甸镇及周边地区农产品极其丰富,在小甸镇建立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三)畜禽养殖加工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小甸镇有皖西白鹅、六霍猪、土鸡等名优土特产品,是餐桌上上等佳肴,有生猪养殖基地,波尔山羊培植基地,白鹅、土鸡养殖基地、生猪交易大市场等。
(四)水产品养殖开发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小甸镇现有精养水面16000亩,且多邻瓦埠湖区、库区、堰区。水源充足、无污染。可养殖毛蟹、河蟹、甲鱼、瓦鱼、瓦虾等多种特种水产品。
(五)莲藕荸荠加工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小甸镇每年有莲藕种植面积3000多亩,荸荠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产莲藕、荸荠分别为12万吨、0.6万吨,全镇农民种植经验丰富,种植面积大
(六)工业闲置资产盘活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镇工业区位于小甸镇街道附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区人有镇东停车场、大井供销社库房、镇副业厂、桥南建材厂及大量土地等闲置资产等待开发利用,工业区在寿县道旁,交通便利,水、电、路等生产活设施完备。
(七)小甸电珠厂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小甸电珠厂位于小西街,占地面积20亩,现停产。有闲置房屋50多间,其中其中有两大的生产厂房,总建筑面积为900?。它是个封闭的厂区,厂区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完备。
(八)楼台轮窑厂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楼台轮窑厂位于大井村境内,在安徽省道路旁紧靠206国道,交通便利。企业占地200亩,现已停产。现有18门高囱轮窑一座且部分生产设备,生产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好。
(九)寿县第二化工厂项目:项目背景及优势:企业位于小甸镇新岗村内,紧靠县邵小路,交通便利,厂区占地20亩,是个封闭企业,现停产。
小甸集——中共安徽省党组织的发祥地。五四运动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列主义在寿县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开来。在上海、芜湖等地求学的进步学生接触了马列主义的宣传,从1919年到1923年之间,寿县在芜湖读书的薛卓汉、曹渊、王培吾、徐梦秋、曹广化、方运炽等10余名学生组织了“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并同家乡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联系。芜湖中学毕业后有的回到家乡,在学校里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另一部分学生,如薛卓汉、方运炽、曹蕴真、徐梦秋等转入我党领导的上海大学读书,并加入党组织。共产党员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根据党的指示,接受了在寿县发展党组织的任务。1923年冬,寿县小甸集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安徽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特支书记曹蕴真,特支直属中央领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小甸集特支的建立,为寿县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随着组织的发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相继建立了县委、中心县委,在党的领导下, 1931年举行了著名的“瓦埠暴动”,诞生了一支工农红军。这支队伍由游击小组发展到游击师,转战于合肥、舒城、巢县、无为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新四军的重要武装力量。小甸集特支的成立推动了安徽党组织的发展。
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寿县小甸集特支建立后,党团组织发展很快,支部纷纷建立。1924年暑期,上海大学党组织派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回原籍寿县、凤台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寿凤两地失学学生较多,他们回来后,决定利用这一条件,发展组织。经过积极的筹备,在寿县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了淮上中学补习社,补习社距小甸集仅2余华里,补习社招收了三四十名失学青年,讲授《社会进化史》、《唯物史观浅说》等,介绍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阅读《悯农》、《蚕妇》等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诗句。补习社传播革命思想,影响很大。补习社里建立了党支部,胡允恭任书记,直属党中央领导。这些学生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纷纷要求参加革命,曹少修、李坦等人入党,曹云露、曹广海等人入团。
一门三烈士——曹渊、曹云露、曹少修。曹渊烈士故居(亦三烈士故居)位于曹家岗,在小甸集以北3余华里处。曹渊,字溥泉,1902年2月出生,幼年曾随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张树侯读书,受革命思想启蒙。五四运动后在芜湖读书,与薛卓汉等寿县青年学生组织“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结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兵连党代表、国民革命军连长、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等职,他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平叛和北伐战争。战争中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机智,屡建战功。在攻打武昌战役中血染疆场,壮烈牺牲,年仅25 岁。
曹云露,曹渊烈士侄儿。1910年生,1924年在淮上中学补习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寿县“瓦埠暴动”后诞生了一支工农红军。曹云露领导的游击队在与敌斗争中不断壮大,逐渐发展成为游击师。1937年春夏间,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1938年安徽工委成立,曹云露任工委书记,组建了皖北抗日游击队。1939年曹云露在湖北浠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曹少修,曹渊烈士二哥。早年参加淮上军。1913年讨袁之役,起兵参与讨袁,失败遭通缉。1924年在淮上中学补习社入党,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长期坚持对敌斗争,在寿县即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是三烈士中参加革命最早,牺牲最晚的烈士。
将军故里。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有位资历颇丰的将军曹广化,他出生在小甸集附近的王岗子。在芜湖中学读书期间,受到了五四运动和进步教师的影响,与薛卓汉、曹渊等组织了“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26年春入广州农民讲习所第六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崔筱斋等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他们建立了中共合肥北乡党支部,是合肥地区最早党支部,并在淮河以南组建了安徽最早农民协会组织。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委成立,决定成立寿县(寿凤)临委。10月,经过调整的中共寿县临时县委由曹广化任书记,1931年任寿县县委书记,直至带领游击队员随红二十五军进入大别山区。
小甸集这块红色沃土是许多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像1931年9月在黄家坝战斗中牺牲的游击大队大队长曹鼎,1934年秋在舒城春秋山战斗中牺牲的曹广海等许多烈士都是出生于小甸集,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小甸大地上的儿女。
今日的小甸镇是寿县的经济重镇、农业大镇,是发展中的一块红色沃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将抓住中共小甸集特支——中共安徽省党组织的发源地以及镇内的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曹渊故居、淮上中学补习社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老区经济发展。
1985年更名为小甸镇,1992年撤区并乡,小甸镇、马集乡合并为小甸镇,李山乡、邵店乡合并为李山乡。2004年9月又将原李山乡并入组成小甸镇。2007年并村后辖小甸街道、双湾、大井、贾庄、筑城、鲁城、马集、古楼、李山、魏庙、姚郢、吕圩、杨圩、邵店、唐店、田铺等1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540个村民组。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66714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