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8 15:18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小说构成要素指构成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并显示其基本特征的主要因素。在小说理论中,构成小说形象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小说的内容因素,包括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一是小说的形式要素,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又把最能显示小说独特性的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
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小说有哪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2.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3.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的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要素。人物的性格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而这些活动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安排情节不能脱离生活。
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心情、身份和时代相适应。
小说人物到底能不能和明星同名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现行法律保护文学艺术的创作自由,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前提下,小说情节、人物、语言修辞等并未受到特别限制,根据“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就可以做”的原则,创作者对小说中虚拟人物的名字享有充分的自主命名权,而不必受其他外部限制。另外,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而侵害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有三种情况,分别为: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小说人物如果只是名字和明星相同,虚拟人物没有隐射、诽谤现实人物,甚至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单从名字上来说,是可以和明星同名的。
其次,从道德层面来看,创作者应自觉遵守基本的创作道德,即小说创作的基本价值观是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不用小说作工具去丑化现实人物,不用小说去传播一些低俗、恶俗甚至涉嫌淫秽、暴力、血腥的东西。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小说人物与明星同名,而实际上塑造的人物和现实中的明星本人并无关系,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从民俗层面来看,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命名规则简单(一般为单姓+单字名/双字名),重名现象不可避免,据相关机构调查取证,截止2015年,全国仅叫“张伟”的人就多达299025人,叫“王伟”的也有290619人,甚至连“王秀英”这样看上去不是很热门的名字全国都有241189人,由此可见,在中国,重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现实生活中都无法避免与他人重名,更别说小说中虚拟的人物了。
最后,从创作原理来看,小说人物姓名固然重要,但并未重要到必须给主角取一些冷僻到无人问津的名字以示特别,大多数时候,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虽然很多作者在为人物取名时都会刻意避开那些知名度较高的明星名字,避免“撞名”引发误解,但如果小说人物和现实明星仅名字相同,其他均无任何对应关系,只要读者和作者接受,也并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