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16:11
尼亚洞位于砂拉越州美里,盛产燕窝,曾发现了4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以及那里还有他们渴望的喀斯特洞穴和天窗。 尼亚洞国家公园是由30多个石灰岩洞所组成的雨林保护区,总面积约占地3102公顷。但是前来此地的游客,多半是为慕名尼亚洞而来。尼亚洞的主洞寛250米,高60米,一眼望去洞身“高、大、深”让人叹为观止。我再访尼亚洞,大厅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没变。偌大的尼亚洞据说常年栖息着500万只金丝燕和蝙蝠,但是我们到访的季节没见半个采燕人,只见洞中大厅凌空留下是一根根的竹竿工具,和几间供人如厕的茅草间。 在抵达尼亚洞之前,我们要经过一个狭而长的洞厅。告示牌上写着:当地人早年在尼亚洞采集燕窝后,曾在这里进行买卖交易,所以把这个洞厅叫做“贸易者之洞”。不过这番热闹景象并没有再出现眼前。倒是洞里若明若暗的宁静光线,像带我们穿越长长的时光机回到那原始社会——尼亚洞。
砂拉越尼亚公园是由 3103 公顷的森林与石灰石所组成,原来开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珍贵的尼亚洞穴,因早期被发现其为原始人居住地而闻名。尼亚洞穴是公园里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占地 11 公顷,足有 13 个足球场那么大。此外,栖息在洞穴里的成千上万只蝙蝠与褐雨燕使得洞穴备受人注目。在 1950 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洞穴里发现了 4 万年前居住于此的 HOMO SAPIENS 的头颅骨。岩壁上的壁画显示这些古老的部族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信仰。他们将亡故的族人安置在葬船上,让其顺水漂流而下。 18 世纪时,卑南人再次发现了洞穴,并在洞穴的顶端找到可食用的燕窝。燕窝一直是东方人非常珍贵的一种食品,如今,一些敏捷的采集者仍在搜寻这些鸟巢,他们爬在细长的竹竿上,竹竿一直从洞穴地面延伸到拱形的洞穴顶端。要到洞穴一游必须走上一座围着栏杆的吊起的支架,整段路程约有 4 公里长,天气晴朗时须时 45 分钟至一个钟头方可抵达。
从美里或明都鲁出发经由陆路可以抵达尼亚洞穴。从美里启程须时 2 小时,从民都鲁启程则须 3 小时,即可抵达 PENGKALAN BATU 的公园总部。接着再走上 45 分钟的吊架,抵达洞穴入口处。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尼亚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