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26 22:28
2006年以来,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973课题及专题6项、横向合作70余项,取得一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名教师到英国、日本、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并承担了一次国际会议和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山东及邻区含煤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和煤聚积规律”研究成果在山东和安徽找煤工作中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山东煤田汶上、巨野、聊城及荷泽等地找到新的含煤区块,获得资源量15亿吨,潜在经济开发价值7000亿元以上。“英吉苏凹陷沉积模式及储层评价”等,在油气储层沉积学和油气成藏等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获得经济效益超亿元。“煤的共伴生矿产分布规律与应用”,在煤共伴生矿产研究与开发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尤其在新汶、兖州等矿业集团开采煤系共伴生矿产,自1996年起,每年获利1000余万元。 在刘宝珺院士带领下,在储层沉积学及油气成藏研究、成煤作用机制与煤炭资源评价、沉积盆地与能源矿产富集规律研究等方向上获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刘宝珺院士倡导和创立的“储层沉积学”在油气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07年中石化前瞻性海相油气基础重大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又承担了胜利油田等石油企业的委托项目,在中国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地质研究领域进行不懈探索;2010年余继峰、韩作振、施龙青等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李旭平还参与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2010年新立科研项目总数50项,总经费为1394.1万元。其中新立纵向科研项目12项,经费为173万元;石油企业委托项目、煤炭企业委托项目等横向项目38项,经费达1221.1万元。
2 010年取得一批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获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1人次获得山东省地学创新奖,省煤炭工业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4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7篇。出版高校教材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