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气象站

更新时间:2023-07-05 10:52

峨眉山气象站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金顶,观测场测站拔海高度3047.4米,建于1932年,由乐山市气象局管辖,区站号56385。2012年12月25日,中国气象局调整国家基准气候站网的布局,峨眉山气象站从2013年1月1日(实际为北京时2012年12月31日20时)起由国家基本气象站调整为国家基准气候站

历史沿革

1932年7月,中华民国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应国际极年测候委员会的邀请,参加第二次国际极年测候活动,在峨眉山千佛顶建立起高山测候所,历时一年,资料多已散失。

1939年4月,中华民国四川省建设厅重建峨眉山测候所并开始工作,正式记录从1941年1月1日起。

1941年1月,为四川省峨眉山高山测候所。

1949年12月,测候所扩建为峨眉山气象站。

1954年10月,迁到峨眉山金顶。

1958年3月,更名为峨眉县峨山气象站。

1960年3月,更名为峨眉县峨山气象服务站。

1964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峨眉县峨山气象站。

1965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峨眉中心气象站。

1969年3月,更名为乐山专区气象台革命委员会峨眉山气象站。

1969年12月,与峨山云雾物理站和峨眉县气象站并成四川省峨眉中心气象站。

1971年1月,与峨眉县气象站分开,更名为四川省峨眉山气象站。

1988年12月,更名为峨眉山市峨眉山气象站。

1996年8月,因峨眉山景区整治,测场面积由标准的625.00㎡缩小为588.42㎡。

1998年9月,更名为峨眉山气象站。

峨眉山气象站地处峨眉山山顶,天气瞬息万变,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60天,见度小于500米雾日年平均314天;最低气温-19.7℃,年平均气温仅3.1℃;最低气压小于680百帕;降雪日数年平均144天;积雪日数年平均242天,最大积雪深度32厘米;年最多雷暴日数60天。2004年定为一类艰苦气象站。

峨眉山气象站刚好处于700百帕高度层,对天气过程下游台站的天气预报具有指标意义,是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站。

管理体制

1941年1月—1949年11月,测候所由民国四川省建设厅领导,四川省气象测候所管理。

1943年—1949年,峨眉测候所和峨眉山高山测候所行政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筹安排,变动频繁。

1949年12月,由川南行政公署乐山专员公署接管。

1950年8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气象处接管。

1952年10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军区司令部接管。

1953年11月,归峨眉县人民政府领导,西南行政委员会气象处四川省府气象科业务管理。

1954年11月,由四川省府气象局业务管理。

1955年4月,归峨眉县人民委员会领导,四川省人民政府气象局业务管理。

1964年5月,归四川省气象局领导,乐山气象台业务管理。

1969年6月,由四川省成都中心气象台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1年1月,归峨眉县人民武装部、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乐山地区气象局业务管理。

1973年7月,归峨眉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乐山地区气象局业务管理。

1980年4月,改为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工作职责

一、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体制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和特种气象检测资料的汇总、传输、依法保护;

三、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监测、分析、评价和气候变化的研究;

四、负责峨眉山风景区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

台站意义

峨眉山气象站,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海拔3000余米,建于1932年,是国家基准气候站。承担地面测报、太阳辐射、酸雨观测三大基础业务,每天进行24小时自动观测、8次发报,其观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的天气预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与世界气象组织交换的重要气象资料的台站。

1932年始建就为国际极年观测做了贡献。抗战期间,为盟军“驼峰航线”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数据,保障航线安全。文革动乱期间,客服困难坚守岗位保证了气象资料的完整性。改革开放期间,以独特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气象情报,为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2008年雪灾,在冰封雪盖的33天中,确保了14300个数据采集的完整性,260份气象电报准确发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先后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应急救灾第一线,为抗震救灾提供气象保障。事后所在的军地联合气象保障应急小分队被中国气象局授予“抗争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