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30 14:46
崇文社(乡)在清同治之前分东塱、东滘、策头三个堡,村二十二:东滘、大墪、策头、茶滘、芳村、涌口、墪头、沙涌、西坑、寺岸、黄墪、招村、分水、白鹤洞、西塱、东塱、螺涌、麦村、江夏、湛涌、坑口、墪脚(见同治《番禺县志》)。
同治后,崇文社址在东滘(漖),三个堡划为西塱堡、沙螺堡两堡。二十四村,俗称崇文廿四乡,连附应是二十七村,芳村所附的下龙湾(沙洛)、寺岸所附的新隆沙,东塱所附的谢基(蔗基)已基本成村。
民国26年(1937)番禺县管辖之崇文社(崇文二十四乡),正式划归广州市管辖,成立广州市崇文区。
崇文二十四乡,按《番禺县续志》卷二记载,它是:芳村下龙湾附、寺岸新隆沙附、东塱谢基附、策头(花地)、大墪、茶滘、汾水、招村、大涌口、墪头、沙涌、西坑、东滘(东漖)、黄墪(南村)、坑口、白鹤洞(鹤洞)、螺村(螺涌)、墪脚(新爵)、湛涌、大桥、西塱、麦村、江夏、西边河(西边何)。
大墪是东漖镇政府所在地一带;东塱谢基附即东塱、蔗基;黄墪(今东漖之南村);西边河应是西边何,在麦村之西,西塱之北。今西塱村包括清末西塱、江夏、大桥、麦村、西边河五个乡,是崇文社人口最密集之处。
据《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记载,崇文社学建于明朝,是崇文廿四乡的民间自治组织,鸦片战争时期组织村民参加抗英斗争。今已不存。其是由崇文二十四乡共同捐资兴建,一般人叫它“三圣堂”,是崇文二十四乡的决策权力机构。社学组织由每乡派一人参加理事会,公推三人作为值理,处理社学日常工作。
崇文社学在鸦片战争时期,它确曾起了组织乡民,抵抗外国侵略的作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3年开埠,英国人一直希望在十三行对面的河南及芳村石围塘、寺岸村等地取得地皮,曾开展土地勘察与租地洽商的活动,但都遭到各地乡民的抗拒。崇文社学还为此发出揭帖,这张揭帖义正词严,痛斥了汉奸走狗,表示了乡民的抵抗决心。英人慑于民众之威力,也不敢强购芳村之地。由此可见,当年崇文社学确起了保卫乡土的重大作用。
崇文社学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解乡里的民事纠纷。一般是乡中发生纠纷,由乡中自行解决,但有些较为重大的问题,乡中不能解决的,则提请社学,召集各乡理事(乡绅)作出裁决。乡与乡之间有矛盾瓜葛,社学就要出头,辨明是非,加以调解。
崇文社学的第三个作用是联防护卫地方治安及抗击外来侵略。平时各乡都有自已的丁壮民团,以保护自己的乡村,一旦有事则互相支援。如当时约定的告警信号,是“铛、铛、铛”两点连续的锣声。那个乡有事发出告警信号,附近乡听到警号,也要敲响警锣,一路传去。这时,各乡民团则向出事地点集中,团总等社学头人,都要亲临以统一指挥调度。
后期的崇文社学作用已经减弱,甚至走向反面。民国初年,崇文社学属下的西塱、沙螺两堡联防团局,迁到招村东面的“棉州书院”。钟秀乡的彭础立担任团总时,仇视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一九二四年,广州市郊一区农民协会,在芳村中市谢家词成立,当年十二月十三日,彭础立派出反动武装,袭击农会干部,杀害了市郊一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林宝宸。此事发生后,引起芳村地区,人民的极大愤怒,纷纷要求惩办凶手。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也觉得事态严重,将彭础立拘留,令其交出凶手,并将两堡联防团局封禁。此后崇文社学名存实亡,完全失去它原有的作用,日本侵占芳村期间,社址被当地封建势力拆毁,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崇文社学,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迹了。
李辀(1490~1545),字文舆,号过斋,番禺县崇文社(乡)西塱村人。明正德八年(1513)被推荐乡试,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出任福建侯官县知县。当时人民负担繁重,李辅上任后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制订条例,废除那些没有名目的捐税。其时狱吏与文牍官互相勾结,官府案件堆积如山,有的甚至10年也没有结案。李辀不徇情枉法,了结了这些案件,因而深得朝廷信赖,升他做南京刑部主事,再提升为郎中。后任刑部诸司长官。嘉靖十四年(1535),外调为袁州长官,时适逢天大旱,李辅上书朝廷,奏请朝廷减免了全州当年的租税,使很多灾民获救。
郭泽乾(1847~1923),字惕馀,番禺县茭塘司崇文社(乡)东漖村人。郭泽乾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未二十,学问上已颇有成就,但先后两次参加乡试,却名落孙山。家贫无以为生,亲友劝他弃文从商,以摆脱贫困,但他谢绝亲友的好意,且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清光绪四年(1878)中了举人,出任惠州府教谕。光绪二十四年,因母逝而辞官返乡,后再未涉足仕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东漖村世德堂创办“郭氏学堂”,收学生200多人,推行新学制,悉心教书育人。他说服族中父老将祖尝部分良田6.7公顷,捐拨作奖学义田,充实办学基金,郭氏子弟可以免费入学,成绩优异者还给予奖励。从此“郭氏学堂”的学生勤奋好学,蔚然成风。民国初年,郭泽乾将郭氏学堂改为东漖国民小学。
黄耀恭(1871~1942),番禺县崇文社(乡)西塱村人,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青年时曾在乡间麦村学堂任教。清光绪十七年(1891),他与其弟黄世仲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谋生。光绪二十六至二十七年间,任星洲《大南报》,加入孙中山、尤列创设的“中和堂”(同盟会前身)。后到香港参加中国同盟会,热情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并在香港众多报纸任记者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黄耀恭用笔名,撰写了大量鼓吹革命、揭露清王朝统治黑暗现实的戏剧及歌谣,在《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以及《广州报纸》上广为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