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子

更新时间:2024-04-09 23:47

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又称崖花海桐,崖花子,常绿灌木,高达5米,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生于枝顶,3-8片簇生呈假轮生状,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适应寒冷能力较强,亦耐寒暑,广泛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等地。种子含油提出油脂可制肥皂,茎皮纤维可制纸。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5米,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生于枝顶,3-8片簇生呈假轮生状,薄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常向下延,上面深绿色,干后仍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6-8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下面明显,边缘平展,或略皱折;叶柄长7-15毫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2-10朵,花梗长1.5-3.5厘米,纤细,无毛,常向下弯;苞片细小,早落;萼片卵形,长2毫米,先端钝,无毛;花瓣长8-9毫米;雄蕊长6毫米;子房长卵形,被糠粃或有微毛,子房柄短;侧膜胎座3个,每个胎座有胚珠5-8个,生于子房内壁的中部。蒴果近圆形,长9-12毫米,多少三角形,或有纵沟3条,子房柄长1.5毫米,3片裂开,果片薄木质;种子8-15个,长约3毫米,种柄短而扁平,长1.5毫米;果梗纤细,长2-4厘米,常向下弯。

生长习性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 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喜肥沃湿润土壤,干旱贫瘠地生长不良,稍耐干旱,颇耐水湿。

生境分布

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同时在日本也有生长。

相关变种

狭叶海金子

和正种的区别在于叶片狭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1.7-3.3厘米。

栽培技术

苗木繁殖

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秋季节均可播种,春季播种前宜沙藏,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水分,35天左右可出苗;秋播在冬季需要覆盖防寒,第二年春季可出苗。幼苗生长缓慢,要注意水肥管理,夏季要适当进行遮阴,一般2年生可上盆。

扦插繁殖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取一年生木质化健壮枝条,剪成长10厘米左右插穗,扞插后浇透水,要在保持基质湿度的同时进行遮阴,7-10天后可微弱阳光照晒,促进生根,40天左右可生根。生根后注意水肥管理,春季扦插的桢株,秋季可进行移植;

秋季扦插的植株,可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植。

栽植

盆栽容器和盆土:海桐萌发力强,生长迅速,扦插繁殖的植株适宜选取直径为30〜40厘米的容器,播种繁殖的植株适宜选取直径为20-30厘米的容器,大苗适宜选取直径为40~50厘米的容器;容器要求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海桐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酸性土壤,耐水湿,稍耐干旱。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肥。可用园田土:草炭:沙=3 : 3:4的比例进行配制。并可在营养土中加适量有机肥及硫酸亚铁。

栽植方法:扦插繁殖的植株可于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栽入盆内。移栽时宜多带土球,也可裸根移植,但要及时;播种繁殖的植株应选取2年生壮苗;大苗在挖掘前要防折断枝条,挖掘时一定要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可根据主干粗细决定。栽种前,先在容器底部渗水孔垫瓦片,并在容器内填人部分营养土,植人后再填土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土表与盆沿相平,浇透水沉实后,土面距盆沿保留5厘米左右作为浇水的水口即可。新上盆的植株应先放于半阴处7天,然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水肥土管理

海桐喜肥沃湿润沙质土壤,耐水湿,稍耐干旱。春季海桐生长旺盛,萌发新芽并孕育花蕾,要保持土壤湿度,可1-2天浇水一次;夏季气温高,气候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可每天浇水一次,结合向植株及周围进行喷雾,湿润环境;秋季要减少浇水量,可每2-3天浇水一次;冬季如果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应减少。

海桐周年常绿,营养消耗大,除上盆时需要施用基肥,日常管理中也要进行追肥。每年春季要每15-20天追施全效肥一次;夏季要薄肥勤施;秋季和春季一样,每15-20天施用全效肥一次;冬季如果所处温度较低,可不施用肥料。

因海桐周年常绿,营养消耗大,盆栽植株每1-2年应翻盆换土一次,幼株应每年翻盆换土一次,保持盆土的营养,使植株能够正常生长。换盆时去除部分宿土,将枯根剪除,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培养土。翻盆换土后浇透水,放于半阴处一周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如盆栽海桐要提前达到悬根露爪的造型目的,可结合翻盆换土工作来进行,深盆浅栽,在正常管理养护时通过浇水不断冲洗掉髙于盆面的土壤,使根系逐渐裸露,逐渐完成。

海桐在黄河以北地区种植,多作盆栽,室内防寒越冬。

整形修剪

海桐分枝能力、萌芽力强,耐修剪。大棵植株可根据观赏要求,在开春时进行修剪整形,修剪成多种形态,经过修枝整形的椬株,树形优美,价值高。如欲抑制植株生长,枝繁叶茂,应长至相应高度时,剪去枝条顶端。植株出现徒长枝条,使植株长势出现不平衡,可在秋季植株顶稍生长基本完成时,进行短剪,保持株形。

病虫防治

海桐病虫害主要是叶斑病、蚧壳虫、红蜘蛛。

主要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害能力,及时清除枯落枝叶、病叶,注意通气。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0.5%波尔多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喷雾,轮换进行喷雾防治,每15天左右喷1次;虫害可使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喷杀。介壳虫发生较轻时,可人工去除。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根、叶及种子。

采集:根、叶全年可采,种子秋、冬采集。

性味:苦,微温。

1、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微温,,味苦。”

功用主治:解毒,利湿,活血,消肿。治蛇咬伤,关节疼痛,脱力黄肿,痈疽疮疖,跌打伤折,皮肤湿疹。

1、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消炎解毒,活血退肿。治毒蛇咬伤,湿疹,骨折,关节炎,疖痈,骨髓炎,蜂窝组织炎。”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通络,接骨消肿,解毒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

1、治蕲蛇咬伤:厓花子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根或叶捣烂外敷伤处。

2、 治眼镜蛇咬伤:在伤口周围针刺排毒后,先用豆根瘤菌五钱,水煎服,渣外敷;后再用山海桐鲜根皮加食盐捣烂外敷伤处。

3、 治腹蛇咬伤:山海桐根皮(约三株的根)捣烂,取汁内服,渣外敷。

4、治指头炎:山海桐鲜叶捣烂敷患处。

5、治骨折:手术复位后,取山海桐鲜根捣烂,外敷伤处,外加包扎固定。取山海桐根四两,酒炒后,加鸡一只去头脚,水煮,吃汤和鸡。(以上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脱力黄胖:厓花子根一两,塞于鸡腹内,加黄酒炖熟,随意服食。(《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7、治皮肤湿疹:厓花子叶和紫金牛果实煎水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