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字联

更新时间:2023-12-07 21:46

嵌字联是以嵌字为主要特点的对联。所谓嵌字,是将选定的字通过与其它字词的搭配组合而专门嵌在联中合适的位置上,能发生意变,能给人一种新的艺术享受。嵌字组句时必须符合上下联句式相同、字数相等、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意义相关或相对等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嵌好字的作品,在形式上必须是一副完整的对联。大多是将人名、地名、寺庙景物、公司行号。...等之名号字眼嵌入联句之中,铺设润饰成对联。

嵌字联典故

昔日官妓多通文墨,当时之公卿大夫均乐於往来,与官妓们酬唱诗词歌赋、对联酒令,借于热络场面、增添文人之风雅嗜好;故留下不少当时寻欢作乐、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崁字联作品。此为一般书集中所常见,近代虽少风雅之妓,但一般文士亦偶有撰联相赠之举,不过无论在质与量上,均已大不如前.....

而在最常看到嵌字联的地方,该是坐落各地寺庙楹联;其次是旧式建筑的正厅门旁的楹联,再有者则是在一些名胜古迹或可寻其踪影。若想在联楹之相关书籍里找寻,则更是难寻其专门介绍之书籍,有之也只是篇章带过难窥全豹。

李利忠先生曾在其文中写到:1938年11月,当日寇攻占岳阳、威胁长沙时,仍然发生了自毁全城的“文夕大火”惨剧,长沙闾巷三分之二化为废墟,无数民众葬身火海。情状之凄厉,举国震惊。事后为了平息民愤,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警察局长文重孚被军委会明令正法。同时由重庆国民政府拨款20万元,以资地方救济。当时有一联曾广为流传,分嵌时任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之名云:“治湘有功,五大政策一把火;中心何忍?三个人头廿万元。”横披“张皇失措”。联语不仅把“张治中”三字全嵌了进去,而且叙事完整简洁,怨忿之情跃然纸上。当然,据《张治中回忆录》称,事前蒋介石有密令:“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张氏只是遵命布置而已。而亲睹长沙劫后惨状的蒋介石,则表示“长沙焚毁,精神上之打击,千百倍于战败之痛苦,可耻可悲,莫此为甚”。此前,他在获悉长沙大火后,曾说:“文白(张治中之号)不知责任所在,犹以为普通罪过,尚思推诿卸责,此表示无能无知之事小,而对于革命与廉耻之事大……”至于上联中的“五大政策”,或指张氏治湘所订之《湖南省施政纲要》及《湖南省组织民众改进政治,加强抗日自卫力量方案》二者具体内容而言。

嵌字联格式

大多是将人名、地名、寺庙景物、公司行号等名号字眼崁入联句之中,铺设润饰成对联。其镶嵌方式以七言联句而言,大概可分为下面几种格式:

1.鹤顶 2.燕领 3.鸢肩 4.蜂腰 5.鹤尾 6.燕翎 7.凤尾 8.魁斗 9.云泥 10.蝉联 11.碎锦等;如果作长联则可颠倒参差,贴切主题随意变化。今拣录各格式如下:

1.鹤顶格:即嵌在联中第一个字

如意:

如此年华如此貌

意中情事意中人

2.燕领格:即嵌在联中第二个字

玉菱:

弄玉箫吹金缕曲

棌菱人坐木兰舟

3.鸢肩格:即嵌在联中第三个字

翠红:

欲画翠眉调翠黛

故烧红烛照红妆

4.蜂腰格:即嵌在联中第四个字

慧珠:

三生明慧菩提树

一串玑珠解语花

5.鹤尾格:即嵌在联中第五个字

红玉:

雪白荼蘼红宝相

水晶如意玉连环

6.燕翎格:即嵌在联中第六个字

如意:

春花秋月能如否

怨绿啼红有意无

7.凤尾格:即嵌在联中第七个字

理卿:

花枝绰约开连理

莘野耕勤不负卿

8.魁斗格:即嵌在上联第一字与下联第七字

舒淇

舒怀演艺震台港

快意影视撼岸淇

9.云泥格:即嵌在上联第二字与下联第六字

素梅:

心素貌娇秋月明

情真意坚寒梅香

10.蝉联格:即嵌在上联第七字与下联第一字

清芳

林花经雨意犹清

芳草怡人心自闲

11.长 联:七个字以上的长联.联语中嵌字位置不限

例如:

马鞭直指青山面

牛笛横吹古渡头

设无此席 何以为计

委不出去 聊备一员

其他如:藏头缩尾.拆字.引典等.

七言嵌字联

七言嵌字联的作法,先得了解对联的一般格律要求。从对联格律来说,其两大基本要求就是:词性对仗和平仄协调。

对联格律的第一大基本要求是:词性对仗。这也是对联格律的核心要求,因为对仗性是对联的本质特征。这一点,即使是初学者也必须加以掌握,否则,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根本谈不上是一副对联。所谓词性对仗,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说白了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以及副词对副词、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不过,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甚至个别虚词和实词之间也可以通融。因为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语的性质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比较严格。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举一副众所周知的工对如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名-动-名-形-动-名

学海-无-涯-苦-作-舟

名-动-名-形-动-名

对联格律的第二大基本要求是:平仄协调。这个要求往往成了区分初学者和入门者的标志。大多数对联爱好者之所以还没有入门,就是因为平仄问题。换言之,平仄问题犹如一道门坎,将大多数初学者拦在了门外。因此,要真正懂得对联,就必须懂得平仄。所谓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交替和平仄相对。广义地说,还包含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要弄清平仄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在对联创作中,可以运用“古四声”,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也可以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两种声韵的不同,关键在于入声字。通俗地说,就是在“新四声”中的一部分平声字(比较常见的约200来个字),如:发、捷、格、德、达、识、说、国、绝、集、俗、出、泽、黑,等等,按照“古四声”,则属于仄声(入声)字。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古四声”和“新四声”两种用法可并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对联中,最好不要同时混用两种标准。

对联平仄方面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平仄交替,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也就是通常所谓的2、4、6交替,也叫1、3、5(非音步位)不论,2、4、6(音步位)分明。这也是对联格律与古典诗词格律之间的共同要求。现分别以诗、词、联举例说明:

朝辞白帝彩云间

○ △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 △

浪花淘尽英雄

○ △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 ○

青山依旧在

○ △

几度夕阳红

△ ○

书山有路勤为径

○ △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 △

相对于平仄交替,平仄相对更能体现对联格律的特色。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联与下联的各音步位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它与平仄交替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 △

其中,上联的“山”对下联的“海”,上联的“路”对下联的“涯”,上联的“为”对下联的“作”,就是平仄相对。当然,对联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借鉴诗中的相粘格式,形成特殊的“相粘格”,即上联与下联的各音步位之间,不是平仄相对,而是平仄相同(相粘)。如:

两表酬三顾

△ ○

一对足千秋(尤俊题成都武侯祠联)

△ ○

对于七言联来说,除了平仄交替和平仄相对之外,所谓其他一些平仄问题,主要是两点:

1、避免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此要求的核心是:上联与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联和下联的联脚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一般来说,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个字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联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虽然也有少量对联上平下仄收尾的,如: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撰)

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应以特例视之,不是正格。

2、避免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在着重讲了对联创作的两大基本要求(词性对仗和平仄协调)以后,下面回到七言嵌字联的作法上。嵌字也叫嵌名,是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对联手法,尤其是在人名题赠联中用得较普遍。嵌字联多为七言。除了七言在汉语中是最常用的句式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突出所嵌之字,嵌字联一般不宜太长,否则无形中会影响嵌字的效果。所以,嵌字联以七言较为常见,也较为适宜。

嵌字的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在此只介绍几种常用的嵌字法。大体上,嵌字可分为整嵌、分嵌和散嵌。整嵌,就是将某一名称(多为两字)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但整嵌法用的不多。嵌字法用得较多的是分嵌,也就是将名称(多为两字)拆开,分别嵌入有关位置。分嵌的格式多种多样, 以七言联两字分嵌为例,从第一字至第七字,分别称鹤顶(凤顶)格、燕颔(凫颈)格、鸢肩(鸳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雁翎)格、凤尾(雁足)格。现以家父肖玉苍所撰《七唱桂林》为例,将上述格式分别举例如下(嵌“桂林”):

桂子飘香清肺腑

林荫夹道悦宾朋(《一唱桂林》,鹤顶格)

丹桂虬枝欺鬼斧

琼林洞府仗神工(《二唱桂林》,燕颔格)

喜斟桂洒延嘉客

笑饮林泉涤俗襟(《三唱桂林》,鸢肩格)

森然八桂甲天下

宛尔千林隐洞中(《四唱桂林》,蜂腰格)

吟诗共醉桂花洒

览胜同披林壑风(《五唱桂林》,鹤膝格)

此地常招折桂手

今朝独有植林心(《六唱桂林》,凫胫格)

拿云有志攀丹桂

射月无弓挂绿林(《七唱桂林》, 凤尾格)

另外, 比较常用的两字分嵌法还有蝉联格(一字嵌上联之末,一字嵌下联之首),如:

事业创新须有绍

根基夯实定能成(嵌“绍根”)

呕心沥血育桃李

强志博闻通古今(嵌“李强”)

魁斗格(一字嵌上联之首,一字嵌下联之末),如:

青出于蓝成大器

后来居上立高峰(嵌“青峰”)

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于嵌三个以上的字。如:鼎峙格(将三个字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形成三足鼎峙)、碎锦格(将四个以上的字分嵌于上下联非特定位置)等。当然,如果仅将名称拆开,嵌入任意之位置(不一定分别在上下联,也不一定嵌在特定的位置),也未尝不可,姑且称之为散嵌吧。实际上,也可将所有那些无规律性的嵌字法,全都笼统地称为散嵌。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嵌字格中,对所嵌之字(词)的词性对仗,要求可以宽松些。(肖大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