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9 10:11
1906年,试办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附设中学堂。学校设址成都南教场。
1908年,正式创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附设中学堂。
1918年,更名为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校设址指挥街,后迁回南教场。
1927年,更名为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设址皇城贡院、五世同堂(南教场旁)、东马棚街(今成都市教科院)。
1931年,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1932年,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1941年,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址迁至峨眉山报国寺侧。
1943年,校址迁至四川大学列五馆。
1946年,校址迁至郭家桥军毯厂(四川大学南侧)。
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校址临时迁至白药厂,后迁回四川大学临江馆。
1950年,私立桂溪中学(1947年建校)并入。校址迁至三瓦窑建国纸厂(原四川大学新生院旧址)。
1953年,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195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
1962年,恢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1963年7月,学校迁至九眼桥原纺校校址。
2003年,合并成都市第二十九中学,加挂“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牌。因成都市十二中与成都市二十九中仅一墙之隔,九眼桥校址位置不变,整体门牌变更为太平南新街68号。
2006年,学校划拨武侯区直管。
2008年,合并成都市第五十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名变更为正校名,“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变更为副校名。同时,高中部与初中部分校区进行教学。高中校区于九眼桥原校址不变,初中部迁至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16号。
2009年,学校与新津华润高中签约互动发展联盟协议,形成川大附中教育集团。
2012年,学校与新津华润初中结为互动发展联盟学校。
2013年,学校与广安二中结为互动发展结对帮扶学校。同年12月,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核,正式批准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6年9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晋升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截至2016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2373平方米 ,建筑面积41107平方米 ;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科华校区初中部和望江校区高中部)管理模式,有99个教学班,师生共计4000余人。
学校还与川大附中初中部、川大附中西区学校、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新津华润高级中学、南江中学、广安二中等形成川大附中名校集团。
截至2021年9月,学校高中部(望江校区)在职在岗247位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0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市优秀教师9人,高级教师120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市级骨干教师66人,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的优秀教师189人。
全国优秀教师:陈明英(物理)
四川省特级教师:米云林(物理)、陈明英(物理)
四川省优秀教师:周有珏(英语)、米云林(物理)
成都市特级教师:熊文俊(物理)、周祝光(数学)
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曾伟(语文)、周有珏(英语)、夏红亚(历史)、米云林(物理)、周祝光(数学)、何平(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市优秀教师:薛莲(化学)、周欣(英语)、周竞(化学)、欧居蓉(生物)、周祝光(数学)、吴姝(数学)、陈燕(语文)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拥有独立的室内体育馆、2个可容纳400—900人的学术报告厅,拥有高标准配置的教室、高标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新型语言实验室、理化生史地实验室、生物标本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劳动技术实验室、天象馆、天文馆、美术室、音乐室、形体健身房、排练厅、学生社团活动室、全塑胶运动场、游泳池等。
截至2016年9月,学校图书馆藏书11万余册,报纸50余种,杂志240余种,图书馆馆舍1200平方米左右,内设藏书库、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等。学生阅览室设座420个,教师资料室设座70个。
2016年12月,在成都市体育局主办的成都市第九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足跑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2016年11月,在成都市体育局主办的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得高中组集体一等奖。
2016年11月5日,在四川省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健身操比赛中,学校健身操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2016年9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中,获得有氧舞蹈4级高中组全国冠军和有氧舞蹈5级高中组全国冠军。
2016年9月,在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2016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赛品汇杯”跳绳比赛中,获得1个单人第二名、2个第六名和团体一等奖。
2016年10月,在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图杯”全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6幅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6年10月,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澳大利亚珀斯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我和珀斯合个影”暨第一届“珀斯职场实习计划”颁奖典礼中,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2016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
2015年12月,在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图杯”全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3幅获得全国一等奖,5幅获得全国二等奖。
2021年12月,在全国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13名学生的六幅作品夺得6个一等奖,并受邀参加珠海教博会展览活动。9名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
2020年,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学代表在全国做经验分享,并被评为全国英才计划先进学校。
2021年,川大附中有7名学生入选,入选总人数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七中的的8人入选人数。
2022年,川大附中共有5名学生入选四川大学,成为了成都市五城区所有学校中入选人数最多的学校。
2023年,川大附中共有6名学生入选2023年四川省“英才计划”。
2016年10月23-27日,在第十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中,英语教师朱芹芹代表四川省参赛,获得“优质课展评现场说课一等奖”、“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和“现场说课“最佳教态奖” 。
2016年10月17-18日,在“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中英语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英语组苏萌老师获得高二组一等奖。
2016年10月,成都市2015-2016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报告)评选结果揭晓,1篇论文获得一等奖、5篇论文获得二等奖、14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2016年9月,“2016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评审和四川省第十七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审”结果揭晓,米云林等7位老师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一等奖,熊文俊老师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二等奖。
2022年12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成都市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语文组任志恒老师荣获特等奖。
(备注:以上为部分学校荣誉)
校徽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双圆之间上方是校名“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下方是橄榄叶和书。内圆正中是“凤钟楼”图像标志,该图像标志下方是学校英文名。
校徽主体标志来源于四川大学校徽。
凤钟楼图像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百年老校象征的原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古建筑意象与凤凰涅槃图腾创意而来。钟的两侧是一对相向高歌的凤凰。百年涅槃,不断升华,旨在弘扬百年传统,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钟声敲开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元。
校训:有教无类 作育英才
校风:除了奋斗 别无选择
教风:潜心研究 仁心育人
学风:悉心研习 静心成才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电视台、模联社、天文社、管弦社、双马尾联合会、文学社、推理社、篮球社、足球社、志峰社(商社)、摄影社、迪赛乐团、静墨轩书法社、心理社、羽毛球社、DAZZLE(迪赛)舞社、美术社、汉服社、F.I.N动漫社、历史社、话剧社等20余个学生社团。
(备注:以上现任领导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备注:以上知名校友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备注:以上为学校高中部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