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科赫巴

更新时间:2023-05-17 20:43

巴尔·科赫巴(Bar Kokhba,希伯来语: בר כוכבא‎ ),犹太人知名政治人物。他率先起身反抗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政权,并于132年-135年领导此族群革命(称巴尔科赫巴起义),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

所处年代

公元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失败后,耶路撒冷和圣殿都被毁坏,损失极为惨重,耶路撒冷城已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的地位。在罗马第十军团控制下,耶路撒冷残破城区被分割分给平定犹太叛乱的罗马有功将士,犹太教公会被关闭。撒都该派、祭司贵族、奋锐党人被打得七零八落,只有坚持犹太教信仰的若干法利赛派拉比们在沿海非利士平原的雅麦尼亚(Jamnia)建立了一个战后的和平据点(此城在非利士人占据时期称雅比尼城,参《历代志下》26:6)。以后又在加利利的提庇哩亚发展另一保存犹太教的拉比中心,在此勉强维持原来耶路撒冷犹太公会的职能。

星辰之子

公元118年,罗马皇帝哈德良为加强他的独裁统治,计划在耶路撒冷废墟上重建一座罗马式的城市和一所罗马庙斯神殿。他忽视犹太人对此片废墟的感情,他们仍视之为圣地,期待日后将重新建立圣殿。此外还另加上一项,即哈德良颁布在罗马统治区域内严禁阉割的法令,竟把犹太人自古以来施行的割礼也包括在内,即使此项法令并非针对犹太人的措施。但上述两项行动却再次激起犹太人的无比愤恨的火种,顷刻之间它将爆发起反抗的熊熊烈焰。犹太人精神领袖阿吉巴·本·约瑟(Akiba)拉比与哈德良皇帝进行温和的谈判,但建城工作从未停顿。因而起义行动随之发生,一名大卫家族后裔的西门揭竿而起。阿吉巴拉比谈判失败后亦转而大力支持群众反抗的起义行动。他从旧约《民数记》24:14引出:“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的预言,称起义领袖为“巴尔·科赫巴”。“巴尔·科赫巴”希伯来语意为“星辰之子”(Son of the Star)。西门领导的起义将应验“有星要出于雅各”的预言,于是这第二次犹大战争亦称为“巴尔·科赫巴起义”。

领导起义

公元132年起义爆发初期,犹太人一度夺回耶路撒冷,虽然圣殿已不存在,但仍有成千犹太人前来朝圣、献祭。犹太教公会又恢复工作一段时期。犹太人再一次掀起谋求独立的严酷斗争。死海地区本世纪发现的文献、文物中,竟包括有巴尔·科赫巴时代的铸币,铸有“拯救锡安”、“为了以色列自由”、“以色列亲王西门”等字样。还有一卷纸莎草纸信件文献,用希伯来文、阿拉米文和希腊文字书写,上面有“以色列亲王巴尔·科赫巴”的署名。这些文物、文献完全证实了这次伟大的巴尔·科赫巴起义的英雄战绩。

公元134年夏,罗马军队开始平叛行动,耶路撒冷陷落后,巴尔·科赫巴起义军仿效当年玛喀比起义(又译马卡比起义)的战略,退入耶路撒冷以南十二公里的贝塔尔要塞。哈德良皇帝调遣不列颠总督塞维拉斯(Severus)将军进行围攻,塞维拉斯采用过去攻打马萨达要塞的策略,一步步修筑通向顶峰的盘山路径,进逼到要塞人口,并断绝粮、水以困死守军,前后历时共达三年半。

人物逝世

公元135年阿布月(Ab)9日(相当于公历七月份),即当年耶路撒冷被毁的纪念日,贝塔尔要塞宣告陷落。巴尔·科赫巴壮烈牺牲,阿吉巴和其他拉比被罗马军折磨而死。从此,犹太人的最后一次起义宣告失败,哈德良皇帝在耶路撒冷建了命名为爱利亚·卡皮托林纳(Aelia Capitolina)的新城,迁移犹太人以外的外族人前来居住,禁止任何犹太人进入新城。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变成一座外邦人的城市。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向全世界流散的时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