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11:28
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项主要内容,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是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也是悟入唯识性的因和果。今仅以六度之首的布施度试作探讨。
“布施”是佛教六度波罗蜜之一。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布施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佛教最初传入我国,不事生产,遵守释迦之教,以乞食为生。和尚见人就叫“施主”,就是这个原因。
布施度,又名檀波罗蜜、檀度、施度。施波罗密,意为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
布施有三种之分:
第一种是法布施,即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
第二种是财布施,此中又分两类:
一是内财施,即以自己头目脑髓,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如释迦如来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
二是外财施,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饥寒的痛苦。
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即众生若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
为什么要行布施?因为它是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众生在三界之中流转,不得出离,就是由于贪爱执著境界和自体。所谓境界爱,就是世间五欲的享受和占有。在自己一无所有之时,就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而且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图多求,甚至不择手段,造出种种恶业。一旦拥有名利等妄境时,更是惶惶不安,唯恐失去。象这样求之尚忧不得者,又何能普舍于众生?既以自我为出发点,执妄境为我所者,又何能去贪著得出离?所谓自体爱,就是贪著个人、种族和未来的生命。夫妇和家室,便是生命爱的对象。众生由于这些妄境之故,悭吝不舍,而导致六道轮回、永无出期。而布施,是悭吝的正对治,能够破裂众生悭吝之心,让众生不被欲累,放下对财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执著,培养慈悲心,以种种钱财宝物,乃至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悉皆施予一切众生,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痛苦、烦恼和无知,满足他们的愿求,与众生广结善缘和法缘,使他们因此而亲近我们、信任我们,为我们进一步感化他们,激发他们向上向善,做好人缘准备,从而能够摄受他们,使之成为法眷,并永断贫穷根本。若能如是,则能恬淡宁静,净守尸罗,乃至引生智慧,如理抉择诸法性相。自利利他者,莫过于布施,故六度中,将其列为上首。由此,也可见布施度对于众生出离生死的重要。
凡布施,一般源于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对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或者残废疾病之人,或者由于遭受水、火、风等意外灾祸的众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悯心而行布施,相近于今人所说的慈善事业。敬心者,是对父母的孝养、尊长的供奉、三宝的恭敬供养等,这是以恭敬心来行布施,其中也含有报恩的意味。此二者,就是人们常说的悲田和敬田。然世间众生,纵偶行布施,也多为有染而不纯的给予,称之为给予更恰当。此不如法的布施,略说有七类:
第一类是随至施,此乃非自动的发心布施,而是因为乞化者或募缘者逼上门来,不便拒绝而勉强布施,内心实心痛难舍。
第二类是怖施,此乃因发觉自己的财物、名位、生命等,有危急而难以保存,害怕彼等失去,故行布施,希望以此功德消灾免难、逢凶化吉(世人多有此举)。
第三类是报恩施,因为曾受人恩惠,故今以酬谢心而行布施(此乃还债)。第四类是求报施,为了别人的报答,或者希望得到别人帮助,故以财等而行布施。第五类是习先施,自己本无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相传的习惯,故沿习旧俗而行布施。第六类是希天施,希望得到天神的护佑,或者欲生天国而行布施。第七类是要名施,为了沽名,方行布施,以赚回一个大施主或者慈善家的美名。以上的七类布施,都不是出于悲敬之心,纵然也会有一些功德,但与布施真义,毕竟相去太远。
如法的布施,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一 在布施者来说,对于所施物,须有舍心。如果财物等是被别人借去而忘记归还,或者是遗失,或者是被人抢去,表面上勉强给予,口中也冠之以“布施”之名,而内心却心痛不舍,这种付出和给予,能够说它是布施吗?
二 布施给别人的东西,能够使别人获得利益。如果给予别人毒品,意欲害人,当然更不能说是布施。所以,布施的定义就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福乐来成就别人的福乐,也就是损己利人、慈悲利他,它是无我而不求回报的。与社会上所普遍流行的那种为了追求某种功利目的而暂时给予他人小恩小惠、以图更大的索取和回报,是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收买”,不是“金钱交易”,不是“贿赂”,更不是所谓的“感情投资”,而是一种纯粹无染的悲心摄受,其中没有掺杂任何个人的目的和企图。
布施度还圆满具足后五度。在布施的时候,首先应防护自己的身口,就须有戒为助伴;在遭受到受施者的误解或辱骂时,就需要有忍辱来助成布施;若在布施的过程中,心生懈怠,就需要有精进来策励;在布施的时候,心里应安定、专注,这就需要有静虑;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达布施实相,作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物)的如法布施时,缺少智慧能行吗?故言布施度,实为六度具足。
布施,非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乃是人人当下可行、当下可践之举。诚然,为众生宣扬妙法,施予千金,乃至为彼解除身心怖畏是布施,而给人一个微笑,一句爱语、赞叹,甚至一分欢喜,又何尝不是布施?
一 布施的意义与种类
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可见,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应当说,布施是学佛中简单、易行、契理、契机的修学法门之一。所以菩萨六度法门的第一门就是布施门。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治悭贪吝啬,除灭贫穷。就三种布施而言,所谓财施,即是以财物施予他人;所谓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谓无畏施,即是以不畏惧施予他人。
二 布施的方法
布施虽有三种,却又分明是因人而施设的方便。于是才有了三与一的不同,不可执为定法。正如《大品般若》中所说:“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对此,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释说:“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维摩经》中,大迦叶于贫里行乞与须菩提从富舍贫,分明是给众生一个种福田的机会。即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而众生之病非空即有,凡自以为是,则又成新执,与佛相背。对症下药就成了佛法中永恒的生命力。如是,所接引众生的布施方法,正如《心地观经》中说:“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又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虽教似月临千界,还如空度万缘”。如此才能恒顺任运,纵横自在。
布施是治贫穷的福田。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布施的因缘非常微妙,不可以用我们一般人的心量与眼界观察人生与事物。明白了这样的道,则身处逆境、顺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声载道。
布施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众生的病根是“我”。因为了我,人们才会有贪心,并且这种由我执而引发的贪心之病,无量劫来一直缠绕着我们每个人,致使轮回不息,不解脱。佛陀时代,有一位贫穷的妇女总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占便宜。因为佛陀每次讲法后,都有丰厚的供养,佛陀转施于她。一次,佛陀为度化她,就对她说:“只要你说出不要,食物照样会布施给你。”可是,贪心极重的她,竟许久说不出“不要”两个字。此时,这位妇女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悭贪。以此反观自己,应该“内自省也”。
事实上,“我”到底是什么呢?佛经上说: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成。用此,我是龙树菩萨的“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也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又如《华严经》所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可见,人生仅仅是一个过程而已。也就是说,人身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布施是治疗消极厌世的良方。大乘佛教是把现实当作修行的道场锻炼自己,死后还要乘愿再来。中国汉、藏两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在面对人生的同时,放下并不是放弃,随缘也不是随便,负责不意味着负担。虽然能施、所施、中间物三者都是幻化不实,但站在人的角度,或恒顺人的价值观念出发,却依然要面对现实历事炼心。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人们慢慢洗心革面,接受事物的真相:色即是空,空即是空,如是感受,功德无量无边,正是成佛的资粮。
无论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的十二大愿,还是地藏王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令人无限神往。因为菩萨只有在不断地度众生的过程中,最终成就自己的佛果。所以,布施的后面应加上“波罗密”,也就是只有在智慧的导引下,才能完成最圆满的布施。正如“五度如盲,六度如导。”由此可见:如果只有布施等,没有智慧,学佛就没有了方向;如果只有智慧,没有布施等,学佛也就没有了前提。
三 布施的现代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佛教的布施法门面对今天的现实,怎么样才能发挥出它的积极意义呢?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佛教所说的“同体大悲”,是从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济世精神出发,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自己的双手,或给予救济,或给予鼓励,或给予依止。整个布施的过程不应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觉,或者一种商人的交易心理。要感谢被帮助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有了一份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我们会得到一种布施的快乐,同时也会得到一种佛法的实践。
佛教说,“境由心转”。如果我们能够淡化我执的贪心,多做一些利益社会人群的事情。那么,我们所做的就是佛菩萨的行为,我们因此会生活得更加幸福。(文:静波法师)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
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da^napati ,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于日本,。意)、表嚫(分与于日于日本。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
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
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着,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阅‘达嚫’5677)
行布施前,需要有前行发心,即明了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其他众生的目的,乃是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的缘故,因而发菩提心。
真正行布施时,即正行的时候,必须要没有人我执与法我执。也就是在没有“我”及“我的”是真实存在的心念下行布施。世人行施心希果报,是为着相;菩萨行施了达三轮(施者、受者、所施物)体空(虚妄),能不住于相、不希果报名闻等而行施者。”
而结行是指在行布施之后,为了令自他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于未来成佛,而将此布施的功德回向发愿给一切众生。具足此三法的布施才称为布施波罗蜜。 一般而言,将财物施舍给贫困的人时,若行布施前没有发菩提心,布施时没有顺便引导众生迈向佛道,行布施后也没有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虽然也有大利益,但不能成为成佛之因,所以不称为布施波罗蜜。
出家众主要行无畏布施、法施。在经典中,佛并没有要出家众行广大的财物布施。宗喀巴大师说,这是由于会障碍闻思修,故不许出家众集财宝而行财布施,但若无妨害,由宿生福力多而得的财宝,也当行财布施。
在家众主要行财布施,将钱财或物品布施给众生,或用以供养三宝,譬如到寺院去奉献香火钱或直接以金钱衣物供养法师等,佛家以施主称之,又称名檀那主、檀越主。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心,则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布施有所住,有所执着,不管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之任何一种,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这种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只有布施而无布施波罗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脱。有智之人有五种布施:
一 至心施。即以至诚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
二 自手施。也就是亲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让他人之手,所得福报也要经过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
三 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报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
四 时节施。依时节因缘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时节施。譬如要以对方之所需要而行施,当对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医,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时节施。
五 如法求物施。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而来的财物来布施。
布施能得五种果报,即是色身、寿命、安乐、力气、辩才五种果报。这五种果报,无论施者、受者都可获得,而打坐观想布施之方式,根本不能令人获得这五种果报,所以不算是布施。又观想者本身,也不能获得此五种果报。布施对象不同,所得果报有差异,此可见于《菩萨忧塞戒经》。譬如布施给畜生,得百倍果报;布施给一个破戒者,得千倍报;布施给一个持戒者,得十万倍报。若布施给一个外道的离欲者,得百万倍报;若布施给一个向道者,得千亿报。若布施、供养一个初果人,乃至于成佛,都是无量报。布施之人若有下列三事,则布施后不能得到胜妙果报。
一 先多发心,后则少与——本来发心答应要布施多少,事后却未完全做到,譬如已经答应、应承要拿一万元帮助对方,实际上却只拿五千元。这样布施五千元之果报,最后虽然还是会有,却不胜妙,也许得来会很勉强。
二 选择恶物,持以施人——有的喜欢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人家,或是把旧的东西送到佛寺去,这是不对的做法,这样所得果报不胜妙。应该把最好的或是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送给对方,这才是如法之布施。
三 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常会听到一句话,就是:“我很后悔帮了他!”事实上不需要这样,帮就帮,都已经帮了,因为因缘不同,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若心生悔恨,则所得果报必不胜妙。
布施的小故事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 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 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 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第四 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 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 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
第七 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
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总的来说,布施分为三大部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第一 和颜施:对於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第二 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励人应切实力行。
第三 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
第四 眼施:用和气的眼神看人。
第五 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如帮人拿行李。
第六 座施:让座给人的布施。
第七 察施:不用问对方,就知道对方的心理。如果你身体力行此七项布施,幸运会跟著来。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
第一种,是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心所施的财物,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种,有人昨天请我吃过一块蛋糕,今天我要还礼;或者他十几年前帮助过我,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不算布施。
第三种,有人施舍财物,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怜悯和同情心,而是为了耍阔气,或纯粹是打发人家了事,这不算布施。
第四种,因为自己有所欲求,比如看到这束花特别喜欢,多付上一毛钱;或上舞厅感到那位小姐很漂亮,多给两个小费,这都不算布施。
第五和第六种,把财物丢到火中或投进水里,都不能算布施。因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财物白白扔掉了,却不能使别人受益。
第七种,有人送礼给大人物,指望以后可以有所提拔照顾;或者看在某个大老板、某个大人物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济事上凑上一份,藉以拉个关系,这都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八种,怕强有力的黑道中人来抢你,赶快送钱消灾,这不是布施。
第九种,送人家鸦片、海洛因、麻醉剂等毒品,这不是布施。但医生见病人太痛苦,打麻醉针以止痛,这是布施。这里有很多道理,要研究。
第十种,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我儿子前天买了一把防身刀给我,他在刀下面放了一毛钱。我打电话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美国人的规矩,送刀给人,不是让人自杀,放上一毛钱,表示吉利的意思。这个我不懂,他还算是真布施哦!
第十一种,送肉与人,那是杀生而施舍给人家,这不算布施。
第十二种,你收养了许多孤儿,保护他们,把他们养育成人。但你指望以后可以使唤他们,做你的帮手,这就带上先决条件了,就不能说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三种,为了出名而施舍,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四种,为了捧歌星、戏子而出钱,比如一个歌星开赈灾歌唱会,一天收到几千万捐款,这个歌星做了好事,可出钱者未必是净布施。歌星不唱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布施?有些人是为捧歌星的场,这里面有差别。
第十五种,有些人破产了,财物转到别人手里,这并非出自自愿,所以不是布施。
第十六种,比如说,这个屋子因闹鬼,不敢住下去了,送给出家人做寺庙;或者因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烦,干脆送给社会慈善机构,这都不算净布施。
第十七种,有人因学佛或受了教育,知道帮助人家是好事,但自己没有钱,就拿人家的财物做人情,这也不算布施。
第十八种,谷麦在田地、仓屋中被鼠鸟等所食,并非有意送与它们吃,不能说是布施。讲到这里,想起前两天报上揭露一批送往大陆灾区的大米,在码头搬运中发现是发霉的。这就不是布施,相反,人吃了霉米会中毒,送的人反在造恶业了。
第十九种,假使我电脑坏了,我请这方面的行家来修理,请他吃饭,送他钱。这是你想学东西,是应该付的酬劳,而不是布施,布施是没有条件的。
第二十种,比如病人怕自己要死,送医师一个大红包,以为医生就会对他尽心了。这是有求于人而给钱,不是布施。
第二十一种,打了人家,骂了人家,自己觉得难为情,然后送东西给他谢罪,这个不算布施。
第二十二种,有人布施了之后,心中疑虑人家是否在骗他,或在想人家以后是否会报答他,这都不算布施。
第二十三种,有人施舍了之后心痛懊悔,这就不是布施。我年轻时在四川学佛,人家有困难,我站出来说要帮助他,大家比较买我的面子。后来有个老前辈劝我不要再替人家去化缘了,为什么呢,他说四川人有句老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人家虽然给了你面子,但那个人心里难过啊!他还给我讲了个笑话:有个大魔王在地方上作怪,连孙悟空都降服不了。后来从西天佛祖那里派了个小和尚,魔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小和尚说此行不是来收服他的,只是给他看个东西。说着,从背上黄布包袱里拿出一本化缘簿,“居士,请你多少写一笔吧!”那魔王一看,“哇!”就跑掉了。
所以,平时在人家谈布施时,我就不轻易谈。有些人把钱送出去以后,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越睡不着,“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四,还有的人,送了东西给人家,好像这个人从此就卖给他了,今后定要人家报答他。这个就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五,有些阿公阿婆,念咒、布施都有账可查,你看他们念什么《心经》、《白衣咒》,念一段经,在黄裱纸上戳一个印,“我念了多少卷,死后带到阴间去,也不知一卷是二十八块还是三十五块。”这等于在投资,将来连本带利得多少好报。“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六,人到衰老、重病临死之时,感到痛苦了,晓得时间不长了,不把财产传给子女,却布施出去。这也不算净布施,因为你已晓得财产把握不住了,你不布施也不属于你了。没有清净心,还是不行。
第二十七种,为了名誉而施舍。希望在电视上露面,希望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希望一切人都感激我,这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八种,好比说看到黄医师都出了十块,我就出十五块,蔡老板不服气,出二十块,把我们两个都盖了。出于攀比心、嫉妒心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第二十九种,为贪女色而摆阔气,送种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贵重东西,那是你为了追求漂亮女人,不是布施。
第三十种,有些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女,所以才愿意拿出家产送人,这是做好事,固然不错,但从佛法的布施学来看,还不算是纯净布施。
第三十一种,以有无福德来挑选布施对象,这样的布施不是净布施。
第三十二种,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济穷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只做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净布施。
第三十三种,就是为了鲜花果品而舍物与人,这也不是布施。这是很轻的一条了。
佛教的布施学,这里每一条研究起来,都是戒律。
上述三十三种不净布施只是大概而言,经典上记载的还有许多。佛告诉毗耶娑,这些不净布施,不会得到真正佛道的果报,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报而已。佛用种子作比喻,布施作为一种业力行为,等于播种,挟带不纯动机的“垢染布施”,就像种子下到盐碱地里,不会有好的收成。而且,这种子本身的功能(“种子界”),不但与土地的品质(“地界”)处在一种相依相存的关系中,还须有阳光、空气和雨水,才能使种子发芽。种子放在玻璃瓶中,固然不会发芽,但播种在贫瘠的土地上,若得不到雨水的滋润,也是不能开花结果的。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讲的一部妙典。论中说:“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萨的语言以作为我们后学的印证,布施中分为三种。
一 财施
以财物金钱送给贫穷之人,使其能养活色身治疗疾病。以培养我们舍掉贪心的念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并且我们财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贵。
二 法施
以印造佛经法物送给大众并为人演说,使其能养活智慧之命。以培养我们大慈的精神,了《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并且我们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 无畏施
以善巧方便开示心里不安烦恼之人,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以培养我们大悲的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并且我们学习菩萨无畏施能得现生健康和快乐。
以上三种布施,加戒杀放生利益六道众生,所得果报说不能尽。——方海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