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希尔加德

更新时间:2022-03-30 14:24

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生于1904年7月25日,卒于2001年10月22日),美国心理学家,早期从事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研究,后转向人的动机作用和无意识过程,晚年主要从事美国心理学史工作。

人物生平

童年时代

希尔加德1904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西南部的贝尔维尔市,其父是当地社区医院医生。希尔加德从小非常聪明,跳过两级,擅长各类社交技巧。他曾在家乡领导童子军活动及在一战期间参与当地演讲,支持国债发行及战争储蓄税实施。

求学生涯

1918年希尔加德父亲在法国从事医务工作时意外死亡,他放弃做医生的理想,转而到伊利诺斯大学专修化学工程。

1924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毕业后接受参与基督青年会邀请,从事一年咨询辅导工作,负责该组织旗下社会团体沟通协调。

1925年希尔加德取得耶鲁大学神学院助学金,攻读社会伦理及哲学专业。同年他取得学校人事处临时职位,为本科生作毕业职业指导,在此期间他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1926年秋季他转入耶鲁大学心理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29年因协助学校筹办国际心理学会在耶鲁大学举行年会,得以结识巴甫洛夫、皮亚杰、柯勒、勒温、麦独孤及桑代克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1930年在 导师道奇指导下完成关于人的眼睑的条件反应的论文,获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耶鲁他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约瑟芬,次年两人结婚。

执教生活

希尔加德在获得学位后1930-1933年任耶鲁大学讲师,教授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课程。

1933年应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测验学教授推孟之邀赴该校任教。

1938年希尔加德成为斯坦福大学终生教授。

1940-1941年他应邀到芝加哥大学参与一项儿童成长与教育研究项目,这一经历将其研究从心理学深入到了教育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希尔加德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学习和动机心理学领域,战争期间,以普通公民身份在华盛顿各政府部门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工作。

1942-1950年和1951-1955年,斯坦福大学人类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任命希尔加德为心理系主任。

1945年希尔加德进入美国心理协会董事会,1949年担任当年协会主席。

1957年至1979年期间,在心理系领导一个催眠术研究实验室。与此同时,继续发表和修订了许多书籍,包括有关催眠术领域的,希尔加德后来转向了历史写作。1969年退休后任荣誉教授,2001年去世。

个人荣誉

1940年获美国实验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沃伦奖章和韦巴十字奖章

1944年当选社会问题心理研究学会主席

194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4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2年当选美国试验心理学会主席

1973年当选国际催眠学会主席

1978年获美国教育基金会金质奖章

1980年获国际催眠学会富兰克林金质奖章

1981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席

1984年获美国科学院科学贡献奖

199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科学催眠研究杰出贡献奖章。

理论体系

学习理论

希尔加德在综合总结与评价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即学习理论是研究一个机体在它固有的行为结构基础上遇到新情境时,它的行为为什么和怎样发生变化。理论集中分析了驱力习惯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强化的性质和派生的驱力由原来或内在的驱力引起的,并指出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学习的教学模型的价值已被证明,并可做出准确预测。无论是长时记忆还是短时记忆,在意义性和学习与保持的难易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同化律在机能主义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当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和换位一以及泛化现象的框架。

希尔加德还对于学习训练提出四条建议:

1.将实验室里发展出来的原理拿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进行论证。从实验当中产生出来的学习原理必须在教室里经过试用,才能断定它有用还是无用。

2.对于否定的结果要能容忍。强调对于课堂教学条件下,得出的实验结果要正确对待,不应失望,也不该隐瞒。

3.争取善于创新的、讲求实际的人们的协作。强调心理学要与有经验的教师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4.要把研究工作侧重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首创性方面,不要偏重机械性的学习。强调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中,人必须学会运用知识来应付当前的问题。

多重人格

人格分离如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也是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一端,其分离或多或少具有正常的性质。有些正常的个体为适应生活或作出必要的防御,会出现人格分离现象,在同一机体内相继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正常分离与异常分离根本区别在于,正常分离的个体,其主体人格能够始终意识到后继人格的存在,他的“自我状态”很清楚地由于特殊的原因而被迫将完整的人格分离成两种或两以上的人格,而且主体人格作为一个“隐蔽观察者”密切注视着后继人格的一言一行。至于这种分离是否必然会使后继人格成为主体人格的对立面(例如,主体人格是和善和,后继人格是易怒的),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然而,严重分离的多重人格却处于连续体的另一端。对这种人格障碍的患来说,主体人格意识不到后继人格的存在,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多重人格患施以催眠干预,可使患者意识到后继人格的存在,并让主体人格与之进行交流,“声长”它们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人格,而是个体完整人格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多重人格患者将分离的人格得以重新组合。

催眠研究

希尔加德提出了意识分离理论来解释催眠现象。他认为受试者在催眠后接受催眠师的暗示是由于意识分离所致。他解释在被试暂时失却痛觉现象的背后,有个隐秘观察者在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失去自主意识时仍然发挥意识作用。催眠后被试一方面失去自主意识,另一方面又有隐秘观察者,可见他的意识暂时分离。

在 1965 年他编成类似心理测验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用以鉴定被试催眠感受性的高低。催眠感受性指被试在心理与行为上自愿接受催眠师暗示的程度,如被试自愿按照催眠师暗示去做,即表示他的暗示感受性高(如催眠师暗示:“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了!”被试回自动合上眼睛)。经过对 500 多个大学生施测后发现,具有明显催眠感受性者约占 25%,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者约占 10%,另有 10% 的人根本无法催眠,其他的人则催眠感受性不明显。由此可见催眠术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个人作品

代表作品

其他作品

主要贡献

希尔加德研究较为广泛,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推动心理科学教育

希尔加德一生积极推动心理科学教育,他的《学习理论》与《心理学导论》,自出版以来被各大学广为采用,至2001年为止,前者销售量已超过20万册,后者则超过200万册,而且早有中、日、法、德、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及希伯来等十多种文字的译本,影响了在其之后数代心理学家。此外,他以其在学术上的声望争取到福特基金的支持,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设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所,提供世界各国行为科学家研究场所,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梳理分类心理学体系

希尔加德将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概括为六种类型,同时阐明了不同类型之间的相互关互关系。

此外在学习理论方面,他还强调了理论的可应用性,认为研究学习应规定可测量的教育目标,要求主动应答,学会学习策略,强化与任务有关的行为,为理解而教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有效地总结归纳了新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这对现代教育心理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尔加德在其教科书中还对新行为主义四个代表人物的理论加以总结和评价,这成为心理学领域教学的主要观点之一。

催眠心理理论的重大发现

在催眠心理研究方面,希尔加德提出了隐秘观察者的概念,指出大脑里有一个控制系统能保持人对环境中事件的警觉而另一个系统则能产生梦。这一研究成果证明催眠不是一种魔术,而是一种严谨具有心理学理论依据的科学方法。在实验研究方面,他亦列举了催眠师能否对受试者予以催眠的条件,以及测量受试者易被催眠程度的量化标准《斯坦福催眠敏感性量表》。这些成果均极大的推动了催眠作为心理学研究分支的理论化和实践推广进程。

个人评价

心理学家鲍威尔评价,作为最多产及职业生命最长的理论心理学家,希尔加德在首先,他最为教授和作家对新行为主义的主要领域做了总结与评价。其次他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三,希尔加德改革了心理学职业的职业准则,第四他推动了心理学史的发展。

中国教育家刘育明评价,希尔加德对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影响很大,许多高校以他的《心理学导论》和《学习理论》分别作为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教学参考书,对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心理学个身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