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五铢

更新时间:2022-05-02 20:45

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青铜制。据《北齐书》帝纪第四 文宣载:……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铸新钱,文曰「常平五铢」。又查《隋书》志第十九 食货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已後,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於齐亡,卒不能禁。

定义

常平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南北朝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北齐到了天保四年(553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

北齐文宣帝高洋欲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原来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该钱为青铜质,直径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

“常平五铢”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又因此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常平五铢分类

大致分为十种。

第一种,仰五降平,直径24.5毫米,厚度1.7毫米,“常”、“五”两字头仰,“平” 字降。此版是常平版中最常见的版式,所以在本文中称为“正样版”。

第二种,仰五昂平,直径24.6毫米,厚度1.6毫米,“常”字头仰,“平”字昂,数 量比正样版稍少,也很常见。

第三种,中缘字小,直径24.9毫米,厚度1.6毫米,面文同仰五昂平,但缘阔,字缩, 比较少见。

第四种,俯常阔平,直径25毫米,厚度1.8毫米,特点是“常”字头俯,“平”字有 异且较宽稍退,“五”字长直平正,仅见。

第五种,小头五阔字,直径24.6毫米,厚度1.7毫米。此版每个字都有异:“常”字头平正,异“平”且阔退,小头短阔“五”,阔“铢”,穿稍狭。此版仅见有一拓,甚罕。

第六种,大头五长金,直径24.4毫米,厚度1.6毫米。

第七种,大头五长金阔缘,直径24.6毫米,厚度1.5毫米。大头五长金和大头五长金阔缘两版在文字上属同版,后者阔缘、字缩。这两版可以说是发现的常平五铢版式里变化最大的两个异版,字字均有明显变异,且都是仅见品,说它们是常平版里的大珍,一点都 不过分。

第八种,缩字俯平,直径24.5毫米,厚度1.7毫米。每个字都有异:俯常、俯平、四字皆缩,版式变化程度仅次于上述大头五长金和大头五长金阔缘两版。这版所见存世以 枚计,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第九种,降金大尾平,直径24.4毫米,厚度1.6毫米,“平”、“铢”两字变化很大。

第十种,仰五离铢,直径24.6毫米,厚度1.5毫米,“五”、“铢”两字变化很大。 降金大尾平和仰五离铢两版属于单字版式变化,也都是仅见版。

2014-01-11 在线拍卖成交价格475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