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0 15:20

平,汉语一级字,读作bēng、bìng、pián或píng,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乐声舒缓、气息舒徐,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语平舒也”,由此引申出不倾斜、没有高低凹凸的地势、使……宁静、使……高低相等、齐一、用武力镇压、公正等含义。

汉字源流

平,会意字。“平”字最早见于晚周金文,尚未见于甲骨文中。在字形上,金文中的“平”字(晚周青铜器上,图A)由“八”和“垂脚”(和图B所示的金文中的“于”字一样往左下弯的)组成。小篆中的“平”字(图C)则将“八”放到小篆的“于”(图D)里构成的。到了汉代,《礼器碑》等隶书中的“平”字(图E)将小篆中“平”字的垂线拉直,竖末的钩笔也省去,由此发展而为楷书中的“平”字(图F)。

在字义上,“平”字的本义是乐声舒缓、气息舒徐,引申泛指安舒、宁静,又引申为不倾斜(表面高低相等)、没有高低凹凸的地势(平原、平地)、使……宁静(使……平静)、使……高低相等(使……平坦)、齐一、用武力镇压(平定)、公正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第五上】【亏部】

平,语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爰礼说。釆,古文平如此。符兵切。

说文解字注

【卷五】【亏部】

平,语平舒也。

注:引伸为凡安舒之称。

从亏、八。

注:句。

八,

注:逗。

分也。

注:说从八之意。分之而匀适则平舒矣。

符兵切。

注:十一部。

爰礼说。

注:爰礼者,“叙目”云:“孝宣皇帝时沛人爰礼是也。”

𠀭,古文平如此。

注:此等篆皆转写讹乱。何氏煌曰:“《玉篇》中画不断,小篆疑从古文省也。”今从《玉篇》。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干部】平

古文:𤔁、𠀭。

唐韵》:符兵切,《集韵》、《韵会》:蒲兵切,《正韵》:蒲明切,並音苹。《说文》:平,语平舒也。《广韵》:平,正也。《增韵》:平,坦也。《·泰卦》:无平不陂。

又《广韵》:平,和也。《书·尧典》:平章百姓。传:平和章明。疏:和协显明于百官之族姓。

又成也。谓解恕和好也。《尔雅·释诂》: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谷梁传》: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义也。注: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义。《左传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又治也。《书·大禹谟》:地平天成。传:水土治曰平。《诗·小雅》(《小雅·黍苗》):原隰既平。

又治之也。《诗·大雅》(《大雅·皇矣》):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为灌木其为栵木之处也。

又平服也。《诗·大雅》(《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疏:四方既已平服,王国之内幸应安定。

又《玉篇》:平,齐等也。《增韵》:平,均也。《易·乾卦》:云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书·君奭》:天寿平格。疏:《正义》曰:“平,谓政敎均平也。”

又《广雅》:平,均赋。《史记·平准书注》:《索隐》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钧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糶之,贱则贵之。平赋以相准,输赋于京都,故命曰平准。”

又乐声不相逾越也。《周语》:乐从和,和从平。

又《尔雅·释诂》:平,易也。疏:易者,不难也。《后汉·班超传》:任尚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又岁稔也。《前汉·食货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又《谥法》:执事有制曰平,治而无眚曰平,布纲治纪曰平。

又《尔雅·释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泽。一名平。韩愈城南联句》:沙篆印回平。注:洪庆善曰:华山有青柯平、种药平,因地之平处也。

又腊月曰嘉平。《史记·秦始皇纪》:更名腊曰嘉平。注:《茅盈内纪》曰:“盈曾祖父蒙于华山白日升天。其邑谣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𤣥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谣歌而问其故,父老具对,因改腊曰嘉平。”《索隐》曰:“《广雅》云:‘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腊,秦更曰嘉平。盖因歌谣之词而改从殷号也。’”

又华平,瑞木名。《宋书·符瑞志》:华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则生,德刚则仰,德弱则俯。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注:天下平,其华则平。

又廷尉平,官名。《史记·张释之传》: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汉·百官表》:宣帝地节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又平原,太平,平陆,并地名。《尔雅·释地》:广平曰原,高平曰陆。疏:广平曰原者,谓泽之广平者亦曰原。汉以平原为郡名。高平曰陆者,谓土地丰,正名为陆。又:东至日所出,为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陆。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广韵》:古山戎孤竹,白狄𡵟子二国之地,秦为辽西郡,隋为北平郡,唐为平州。

又姓。《广韵》:齐相晏平仲之后。《前汉·平当传》:当哀帝时为丞相,子晏历位大司徒。

又复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宁二氏。《姓谱》:平陵氏,史记平陵老之后。

又《广韵》:房连切,《集韵》、《韵会》:毗连切,《正韵》:蒲眠切,并音㛹。《广韵》:平平,辨治也。《书·洪范》:王道平平。《诗·小雅》(《小雅·采菽》):平平左右。

又《韵会》:均也。

又《韵会》:皮命切,音病。平物贾也。《周礼·地官·质剂注》:市中平贾,今时月平是也。

又《地官·质人注》:质平也。主平定物贾。扬子《方言》:一哄之市,必立之平。《后汉·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谣曰:“游平买印自有平,不避豪贤及大姓。”

又古与“便”、“辩”通。《史记·五帝纪》:便章百姓。注:《索隐》曰:“《古文尚书》作‘平’,‘平’既训‘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则训‘辩’,遂为‘辩章’。”

又叶皮阳切,音龎。张籍《祭韩愈诗》:北台临稻畴,茂野多隂凉。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巳平。

又《集韵》:拼,古作“平”。注详“【手部】八画”。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各体书法

音韵汇集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