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更新时间:2024-06-09 11:41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简介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山堂毁于兵火,乃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重建。因为平山堂名播海内,历史上人们便习惯地将这里的名胜古迹,包括西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乾隆御碑等统称平山堂。

平山堂确是个幽静所在,也是个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门外建了木棚,棚上爬满藤蔓,走入时一片荫凉。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堂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台前围以栏杆,栏下为一深池,池内修竹千竿,绿荫苒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似与堂平,“平山堂”之名即寓于此,似乎是把盛唐诗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名句变成了一幅画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堂上有一幅徐仁山集句题平山堂联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风景这里独好。宋代苏门六君子之一的秦观有诗赞美:“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而同时的叶梦得则直称“壮丽为淮南第一”。

平山堂颇多前人匾联,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的“风流宛在”一匾,书法流畅,“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却多了一点,虽然都是异体字,用在这里却仿佛因风而流动所致,别寓情趣。

堂北檐挂着林肇元题“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堂前朱漆红柱上有清代知府伊秉绶

谷林堂

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系苏东坡颍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

平山堂是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这是名闻遐迩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知府时所建。可敬的是欧公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冈,于是在此建堂。史载,每到暑天,公余之暇,他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们饮酒方式颇为特别,常叫从人去不远处的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歌妓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则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往往到夜,载月而归,这就是当时的击鼓传花。如今悬在堂上

景点介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