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贺让

更新时间:2023-11-24 08:06

平贺让(1878-1943)日本造舰之神,日本海军技术中将,大和号战列舰的主设计师之一。性格孤高,不喜谈笑,被认为是坚定的正统“英国流”设计师,在工作中经常顽固坚持所谓“古典主义”的设计,且与喜好大舰巨炮的海军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王和海军元老东乡平八郎趣味相投。主持设计了“长门”级和“加贺”级战列舰、“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以及“古鹰”级、“夕张”级、“青叶”级、“高雄”级等各型巡洋舰的设计。与日本另一著名设计师,有着造舰鬼才之称藤本喜久雄矛盾深刻。

早年生涯

广岛县广岛市人,1878年3月8日生于东京三田丰冈町,五兄妹中的老幺。父亲百左卫门是艺州藩士.海军主计官,兄德太郎是海军军官,海军兵学校18期毕业,与加藤宽治、安保清种同期,两个姐姐也都嫁给海军军人(另一个早逝)。平贺让在家庭气氛耳濡目染下,也对军舰设计产生兴趣,1901年7月东京帝大工科大学(后来的工学部)造船学科(后来的船舶工学科)首席毕业,入海军为造船中技士(后来的造船中尉),1902年参与在北海道根室港附近座礁的武藏(初代.海防舰)、八重山(初代.通报舰),平贺让细致精密的计算能力,对离礁拖救作业大有帮助,自此崭露头角。1905年1月27日受命派驻英国,留学格林威治海军学院,2月8日与大学同学原正干的妹妹カズ结婚,2月28日自横滨启程,1909年1月26日学成归国,2月3日为海军舰政本部部员,同年9月25日兼任东京帝大工科大学讲师(~1912年8月16日),时年31。

条约战舰

日俄战后,日本海军开始逐次推动以舰龄未满8年的8艘战舰、8艘巡洋战舰为中心之建舰国防计划(八八舰队),平贺接受舰政本部(后来改称技术本部)计划主任,私交甚厚,有“刎颈之交”的关系的山本开藏的指导,首先参与长门级战列舰的设计,并提出利用长门型第二烟囱后方空间加装1座联装炮塔的改造设计案(陆奥变体.后来的加贺级战列舰)、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以及各种高速战舰计划案的研究检讨。1918年10月19日,兼任东京帝大工科大学教授。1920年12月1日山本开藏升任第四部长,平贺继任计划主任。

八八舰队建舰案陆续起造后,加上其它辅助舰艇的建造与原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海军建舰与维持经费也大幅成长,为了抑制预算的膨胀,平贺提出舷侧火力与既有5500吨型轻巡相同的3000吨小型巡洋舰构想,并实验建造,这就是1922年竣工的夕张号。在藤本喜久雄主导设计下,驱逐舰式设计的夕张,采用塔型舰桥、结合式烟囱等崭新造型,对后来日本海军舰船设计影响深远,并且受当时列强海军的注目。但是实际运用上,由于舰型过小,造成防御力脆弱及续航力受限,评价未必很高。为响应用兵者的需求,平贺应用夕张的设计理念,挑战排水量10000吨以下搭载20cm炮6门的大型侦察巡洋舰,提出7100吨型巡洋舰构想,也就是后来的古鹰级重巡洋舰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列强,同样苦于海军造舰竞争带来的财政压力,1922年与日本签订华盛顿裁军条约,加上1923年关东大地震的打击,平贺与其它造船官心血所注的八八舰队计划战舰、巡洋战舰,除长门、陆奥外,不是改装成空母,就是在船坞中解体,再不然则作为鱼雷、炮弹试射标靶后归于大海。裁军条约实施后日本海军的建舰重心,转向强化辅助舰艇以补主力舰势力之不足,搭载20cm炮的10000吨级巡洋舰(条约型巡洋舰)首型,就是1923年展开设计之妙高级重巡洋舰。由于在“妙高”级巡洋舰的设计方案上产生分歧,平贺让愤而离开第四部,前往海军技术研究所。

平贺不让

平贺让坚持理性原则与个人信念的强硬态度,不仅面对军方高层要求时据理力争,与造兵(火炮、鱼雷)、造机(轮机)、电气等其它部门沟通也不轻易妥协,因此树敌颇众,有平贺不让之称。加上向来支持平贺让的加藤宽治调离军令部次长,第四部长山本开藏也因裁军条约删减员额之故,于1923年8月13日退任后,同年10月1日,平贺解任计划主任,外派欧美考察各国的海军舰艇、造船厂、大学,历时8个月,于1924年8月3日归国,之后约10个月间投置闲散。此时的日本海军舰艇计划设计,实质完全由藤本喜久雄主导。

1925年6月3日,任命为海军技术研究所造船研究部长,同年12月7日升为海军技术研究所所长,但都是纯技术研究的职务,无与于造舰计划。1926年11月18日,以任职海军多年,从事造舰技术研究有功,破例获颁勋二等旭日重光章。其间平贺除了进行船型研究、对鱼雷与炮弹防御研究外,也未忘情于舰船计划。

先是,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舰龄满20年以上的主力舰,1931年起可以建造35000吨以下的替代舰,日本海军最先适用的是巡洋战舰(战列巡洋舰)金刚,1927年12月1日晋升造船大佐,担任计划主任的藤本喜久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金刚代舰的计划案;同时,平贺也拟定自己的代舰计划案,准备一决胜负。平贺让透过旧属,得知藤本案的概要后,认为藤本案的船体重量不到9000吨,实在太轻,对自己的计划案更是信心十足。1929年7月31日,海军舰政本部长小林跻造主持的海军技术会议中,藤本喜久雄发表金刚代舰计划案后,平贺当场展开批判,并提出自己的计划案,会议顿时陷入混乱而没有作成结论,留待后日议决。高层认为技术研究的平贺在正式议程上提出个人私案,形同越职侵权,反应十分冷淡,而倾向同情藤本。同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大崩盘,全球陷入经济萧条,日本也不例外,1930年4月24日伦敦裁军条约签定,金刚代舰计划也无疾而终,但双方的计划案,都对日后的大和型战舰设计有所影响。

对于平贺让擅自提出金刚代舰私案的这次行动,战前和战后的日本海军造船界一直多加臧否,亲历此事的舰政本部相关人士中有关“平贺对专职为技术研究所所长一事不满”、“想借此机会返回造船部”、“想借机晋职”的推断一直持续到战后,甚至直至1990年代,还有造船史学家断言说“友鹤事件之后,日本海军在造船技术上的进步就停止了” 。此次事件也惹恼了参加研讨会的第四部人员,认为他逾越了自己的职权,贸然插手干预其他部门的工作,甚至有人认为平贺是为了晋升为造船少将而横插一杠子。实际上,在这场技术争执背后,还有绵亘贯穿整个旧日本帝国海军史的派系斗争的影子 。正如萨摩藩出身的人把持了旧日本海军的军政及军令大权一样,加贺藩 出身的人从日本造船界元老佐双左仲时代开始,一直把持着日本海军创设以来的军舰设计垄断地位。佐双左仲、浅冈满造、近藤基树这几代日本造船界权力人物都是旧加贺藩出身的人,对“六六舰队”和“八八舰队”的造舰计划和设计方案握有发言权;近藤基树在引退之前,又超格提拔藤本喜久雄为第四部的主要设计人员。另一方面,近藤基树退隐后,继任舰政本部第四部部长的山本开藏、平贺让 、牧野茂 这一派非加贺藩出身的人与加贺派展开了暗中的权力争斗。

设计大和

1931年3月31日,平贺以海军造船中将退伍为预备役,受聘为三菱造船(后来的三菱重工业)技术顾问。1934年3月12日凌晨,水雷艇友鹤因操舰不当,于风浪中翻覆,震撼全日本(友鹤事件)。经查问委员会调查与舰艇复原性不足有关,过重武装导致高重心的藤本设计安全性备受质疑,同年4月5日成立临时舰艇性能调查委员会(议长.加藤宽治),全面检讨改善对策,平贺也获邀加入,4月7日任命为海军省嘱托,指示改造计划的要领后,6月7日出国参加伦敦的国际水槽会议。造舰计划部门的相关主管则受严厉处罚,计划主任藤本喜久雄同年4月21日重谨慎(自宅软禁)处分,积郁成疾,1935年1月9日因脑溢血逝世。为了表示抗议,舰政本部内的藤本支持者在东京青山墓地为其举行了场面空前的海军葬礼,回到单位之后又以“大扫除”为名烧毁了明治时代海军开创以来的全部造舰资料和模型,一份也没留给平贺让。

1933年,日本海军已决心废除《华盛顿条约》,建造装备20英寸主炮、舰宽超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巨型战列舰。藤本喜久雄及其心腹江崎岩吉和石川信介分别提出了三种设计方案,舰政本部以这三套方案为基础,后来几经修改,最终定型成为“大和”级战列舰的蓝图——A—140方案,1934年12月29日,日本依条约规定,对美通告2年后废止华盛顿裁军条约,新战舰计划(后来的大和型战舰)也先一步开始推动。同年11月9日平贺归国不久,就立即参与新战舰的基本计划,同时继任的基本计划主任(计划主任分为基本计划主任与设计主任,以分散权限)福田启二,也定期会谈接受平贺的指导,因此大和型战舰实质上就是平贺计划的集大成。

1935年3月7日,平贺继任东京帝大工学部长。同年9月26日,大演习担任红军的第四舰队在台风中,发生多起舰船断裂与破损事故,暴露电焊建造舰船强度不足的问题(第四舰队事件)。事后成立的临时舰艇性能改善调查委员会(议长.小林跻造),平贺提出大规模的舰船强度改造方案,并严格规定电焊的使用范围;其后指导定订<复原性摘要表>与<构造强度计划要领>,有明确基准后,军方也不敢提出超过技术合理性的过大武装性能要求,对改善舰船基本计划的可靠性帮助极大;但另一方面,也牺牲了电焊所带来的水密性与省时、省力优点,以及继续深入研究解决技术问题的余地。此后,新战舰基本计划渐上轨道,平贺工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东京帝大的教职,1938年3月31日年满60岁退休。

军舰总长

中日全面战争以后,军方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干涉日增,而引进西洋先进学术思想,培育精英官僚的枢纽东京帝国大学,更成为日本主义、国家主义学者等右派攻击的重心。尤其是经济学部在各派阀的长期倾轧抗争下,自治机能几近麻痹,最受社会非议。面对军方压力,其它教授避之惟恐不及下,退休不到1年的平贺让,获得举学一致推选为第13代总长,有文部大臣荒木贞夫陆军大将的支持,与海军方面同意后,1938年12月20日正式受命。上任后不久,平贺接受法学部长田中耕太郎的进言,1939年1~2月间,先后将自由主义派的领袖河合荣治郎与国家主义派的领袖土方成美休职处分,引起学部内教授、助教授、专任讲师等不满,共13人跟进请辞,史称‘平贺肃学’。平贺自兼经济学部长,再极力挽留离职的助教授、专任讲师,并补充员缺,历时约1年才解决。平贺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排除外力干预,一举对经济学部进行大换血,虽然十分有效,但也等于是将学风与学术自由的争议,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解决,因此日本的高等教育史与左派学术史,对平贺的评价呈两极化的对比。

太平洋战争期间,平贺以不损及大学自治为前提下,推动大学新体制,主张「家族的大学」,并配合战争需要增设部所,培育人才。1942年接近4年任满时,咽喉已经感染结核菌,健康状况恶劣,几乎说不出话,有意任满引退,但在全学一致希望下,同年12月20日再连任为总长。1943年2月17日晚间7时55分,以咽下性肺炎逝世于东京帝大医学部附属医院,享年64岁又11个月,同日授男爵、大勋位。翌日脑部由绪方知三郎教授解剖保存,现存东京大学医学部,2月23日于东京帝大安田讲堂举行大学葬,墓在东京都府中市多摩町的多磨灵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