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4 09:47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始建于1788年,已有217年的历史。现有人口288人,56户。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村里有百年的五连果、古榕树。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以“仁善里”客家大屋最为壮观,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筑之精华。
仁善里大屋始建于清末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江姓先祖仿照原居住在北方的四合院祖宅而建造。大屋座南向北,占地面积1645平方米,分别由多间建筑物组成的一个院落。整座建筑分别由殿、厢房、天井、套房、广场、池塘等组成,大屋内外的梁、柱、檐、楣有木雕、陶塑图案,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仁善里大屋正门门框由厚厚的麻石板砌成,门框外沿被雕刻成长条圆柱体,减去了纯石棱为边的单调。门槛上贴门框两边各建有一个石礅,石礅雕镂成形。两个石礅一边刻有麒麟、大鹏等吉祥之物,表明大屋主人向往富贵安定的心愿。另一边是荷叶、青蛙,刻画形态逼真、动感十足。屋内天井呈正方形,四边建有水槽。令人惊讶的是,天井建有两处供进出厅内外的小台阶,台阶两边还有阶栏,让天井可独立成景。天井四角相对,紧靠厢房檐下的墙上面分别书写着“青山、绿水、鸟飞、鱼跃”八个草书大字,可见屋主人生活之悠闲雅致,这更有正门背面顶墙上的诗作为证:
长爱西街风景闲,到君居处便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影塘头数点山。
硖种碧松过月朗,多栽红杏待春还。
莫言谁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在风起云涌、变幻不定的乱世之中,大屋主人能如此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过着采菊东篱山,悠然在南山的田园生活,让人钦佩。
仁善里大宅书房天井墙壁上有一幅十八学士图特有意味。佛家有十八罗汉坐镇佛坛以昭佛法无边,而这大屋主人则用十八学士表明学无止境。图画背景是一处庭院,房屋、花园之间,十八位学士或三五成群围聚石桌畅谈,挥斥书生意气;或对弈厮杀,在棋盘上一主沉浮。也有的单个品茗,怡然自乐;有的则在书房抚卷苦读,企盼寒窗十年,一朝跃龙门。
房内有一棵百龄茶花,虽饱历百年风雨,仍枝遒根固。
在仁善里不到百米范围内,江氏陆续建成永安里、福安里几间大屋,组成了一个客家建筑群。这几座大屋是仁善里原主人的几个儿子分住的。
流传于广宁县北市镇的客家山歌比广宁民歌更具韵律感。歌词流畅,朗朗上口,一般为四句式。每句一般为七个字,一、二、四句末尾字押平声韵,第三句末尾字为仄声不押韵,句式排列恰似七言绝句的旧体诗,这些客家山歌亦见爱情方面居多:
客家山歌最有名
客家山歌最有名,条条山歌有妹名。
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
石上洗衫刘三妹,借问阿歌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山歌不是考声音,只要唱来意义深。
爱妹不要在人貌,只要两人心合心。
有情不怕路途长
五月五日是端阳,送歌带子五尺长。
亚哥莫嫌带子短,带子虽短意义长。
九月九日是重阳,秋风吹来阵阵凉。
手拿纸鸢尽线放,有情不怕路途长。
花盆里面种海棠,清风吹来阵阵香。
万里蝴蝶飞来采,采花不怕路途长。
松树尾上一品香,松树底下出月光。
保佑月光云遮起,我同阿妹出外乡。
阿哥有情妹有情,不怕山高水又长。
深山也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
永久千秋不断情
妹子送条花手巾,朝早洗面晚洗身。
手巾肚里七个字,永久千秋不变心。
新打耳环胡椒花,送了耳环送胸纱。
问妹交情交多久,交到河里无水流。
新买葵扇画麒麟,两个讲过千年情。
牵手来看河中水,河里无水不断情。
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
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
新买纸扇十八行,妹子说话好心肠。
听妹言语纸笔记,割草留根永久长。
当地客家长辈说,客家山歌是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旧时人们上山放牛、打柴、种作,或者夏天晚饭后在大巷乘凉时都喜欢唱歌,作为娱乐。如今随着文化活动项目的?多,客家山歌逐渐被淡忘了。
舞山狮是广宁县北市镇的大屋村永安里江氏客家人春节的活动项目。两村的狮队分别以大屋的名称命名为“仁善里”、“永安堂”,每个狮队20多人。
这些狮队用的狮头称作狮猫,比南狮的狮头小一些,直径为70厘米,高60厘米,形状酷似猫头,张开的大口上唇露两颗长牙,颇显猫的威颜,串有狮被(狮身)、狮尾组成,舞姿仿猫走步、猫洗面、猫噬脚等动作。舞狮猫却采用中鼓、大锣、大钹、运锣(双),敲起来疏密有序,声音浑厚。锣鼓的套路分别有行路锣鼓、入屋拜年锣鼓、打狮锣鼓、功夫锣鼓等。
按族家惯例,每年正月初二日族人全体同往祠堂拜祖宗。那时锣鼓喧天,狮猫起舞,狮队高镖、彩旗飘扬,狮队拜谒祠堂完毕之后再往家家户户贺年。其程序是先派一人派贺帖,接着狮队临门,入屋对主人拜二下,对神位拜三下,最后拜门谢别。主人则给狮队回奉利是。打狮时有大头佛、猴子(均戴有关面具)互相嬉戏伴舞。
这些狮队还曾经到过邻近乡镇以及四会、清远等地拜年活动。1999年9月还前往新丰县板陂庆贺江氏祖祠落成庆典。
大屋村仁善里门前的小广场前,高高耸立着两支高8.5米,直径30公分的石旗杆,格外地显眼和引人注目。这两支石旗杆是怎么样来历呢?
原来,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仁善里主人江燮坤考取了清岁贡功名。为表彰他勤学苦读的精神,朝廷拨出银两在江家门前广场树起两支直径30公分,高8.5米的石旗杆作为纪念。一是彰显江燮坤的功名,让江家光宗耀祖;二是激励地方上的青少年勤奋读书,求得功名,报效朝廷。
据说在立旗杆的时候,江家大宴亲朋,江燮坤春风得意,挥毫题写了一付对联以抒胸臆。上联是:仁贤为国保;下联是:善事积家堂。如今,历经百年风雨,两支石旗杆依然耸立如故,默默地向人们诠释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和所象征的意义。
北市仁善里客家大屋另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门。客家人在大屋内设门,讲究的是横相贯,纵相通,一般来说,所设大小不等的门共99个,因为“9”为阳数中的最大数,取“九九归一”之意。而仁善里客家大屋内却多了一个门,整整100个门。这是为什么呢?
据江姓后人介绍,此房建好后不久,有一年春天,春色明媚,阳光灿烂,天空中飞来一群白鹤,在江家大屋上空盘旋。群鹤在空中翩翩起舞,欢快地鸣叫着。江家人见到这一奇景,立即拿出五谷杂粮洒在房屋周围和天井里,好让白鹤下来觅食。不一会,这群白鹤果然飞下来啄食地上的食物。奇怪的是,每一只白鹤只在一个门洞内啄食,这样,99个门便有99只白鹤。这时,江家人发现空中仍有一只白鹤在空中盘旋不肯下来,原来是已经没有门了,于是江家人立即在大屋侧边临时开了一道门,好让那只白鹤也有自已的领地啄食。此后每年春天,这群白鹤都会飞临江家。从此,江家大屋就多了一道门。人们有见及此,认为江家大屋乃“百鸟归巢”风水宝地。
广宁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将大屋村仁善里、福兴里、永安里开发成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县、镇投入了7万元,市交通局支持了2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900米、宽3.5米的环村水泥道和一座公厕。完成改厕59户,改水11户,拆除柴房15间,厕所、猪栏37间。铺设硬底化村巷道0.5万平方米,平整公共场所0.3万平方米,实现了绿化、美化。在中心位置建设了篮球场、舞台、文化小广场、文化室等活动场所,为进一步创建旅游生态文明村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