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河

更新时间:2024-10-07 16:54

广通河,黄河支流洮河的支流,位于甘肃省和政县和广河县境内。发源夏河县境内太子山中部南麓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上游称新营河,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广河等县,在广河县高家崖处注入洮河。河长88.5公里,河口高程1799米,平均比降8.65‰,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746亿立方米。

干流情况

名称变迁

广通河,古名大夏水,下游称改河,因明《一统志》将临夏境内的漓水(现代地理之大夏河)误记为大夏水,后世才将改河统称广通河。

《甘肃通志·舆地十·水道》:“广通河,在县城西,源出临夏沙马关东北。经和政驿又东北进县城西东入于洮,一名西改河,实古之大夏河也。”即广通河,在古时也叫大夏河(水)。

《甘肃通志稿·舆地九·水道》:“洮水又北流会临洮北六里之改河。”“改河上流曰广通河,出临夏县西南露骨山,东流纳大南岔、买家集河、马家集河、涨河,又东流纳那勒寺河。”“那勒寺河出临夏南孟家寨东流八十里至三甲集,入改河。”“改河又东流至水家北入洮水。”广通河下游古名改河或西改河。大南岔、买家集河,都在和政县内。那勒寺河即自东乡族自治县而来的八仙河。

河道走向

广通河,发源于部太子山中部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上游称新营河,由南向北东流,经和政、广河等县,在广河县高家崖处注入洮河。河长88.5公里,河口高程1799米,平均比降8.65‰,流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746亿立方米。

广通河上游,在和政县境内。上源有两支:西支牙塘河(牙当河),东支大南岔河(达浪河、松鸣岩河),亦称岷州河,皆出自太子山(夏河县境内太子山中部南麓的凯卡,河源高程3600米)。两支在和政县城南1公里处汇合,至三合镇东端入广河县境。境程5公里。甘肃省水利厅资料及中下游广河县资料以牙塘河上游的东支新营河为广通河的正源,而《和政县志》以牙塘河为正源。

以新营河为正源,广通河发源于夏河县境内太子山中部南麓的凯卡(《和政县志》记作“新营河源在新营乡太子山区张拉山根大槐沟”),向北流入和政县境,过新营乡,沿途有小槐沟、北里阳洼、铁沟等支流汇入,至买家集镇与西南来的牙塘河相汇,以上河程16.3公里,从源头至和政县城河段,和政县志全部称为牙塘河,东北流,在和政县城南纳南来的小南岔河、大南岔河,始称广通河。经县城后转向东流,过三合镇约2公里后进入广河县境。自新营河源头至县界,约为19公里。三河汇合处至县界,境程5公里。三合镇的水文数据为:年均流量9.8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1.99亿立方米,比降0.8%,县内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

广通河继续东流,至和政县沙坡以西蒿支沟桥为和政、广河两县界河.复东流在曾家以北全入广河县境。复东流经康家河、买家巷镇,至吴主东偏北经姜家、赵家至阿力麻土东乡族乡。继续东流绕广河县城,汇南沟河复东偏北过火尔红东流至祁家集镇。过祁家集复东偏北进康家,在张家湾东汇叭仙(八仙、巴谢)河。继续东北流经吉哈家、新庄坪,至三甲集镇文家东南汇入洮河。广河县内全程42公里。

水文特征

下游广河县水文资料显示:广通河最大径流量为6.887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为1.83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0.31立方米/秒,多年径流模数6.77立方米/秒,年径流深213.4毫米。广河县自产水产总径流量的0.458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75.193毫米。水质纯净,无污染,可为灌溉并饮用淡水。

主要支流

牙塘河(牙当河),属三级支流,为境内河,发源于买家集乡太子山区之黑窑洞海眼。沿途有响水河、大道子河、大黑沟、腊烛沟、抬水沟等支流汇入。至头家集河沿村南有新营河汇入,再至县城南梁沈家河滩与大小南岔河汇为广通河。全程42公里,年均流量2.9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9303.12万立方米,比降7.4%,流域面积251.37平方公里。

大南岔河(达浪河、松鸣岩河),亦称岷州河,属三级支流,发源于吊滩乡太子山区倒流水沟,沿途有松香滩,大小牛圈、小峡河等支流汇入,经松鸣镇,至县城南与牙塘河交汇。全程55公里,年均流量3.13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9870.76万立方米,比降6.3%,流域面积225.13平方公里。

小南岔河,属三级支流,为境内河,发源于新庄乡太子山区南椽子沟。沿途有红土沟、关滩沟等支流汇入,至县城南沈家庄河滩汇入牙塘河。全程22公里,年均流量1.4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4635.79万立米,比降18.7%,流域面积119.90平方公里。

清水河,发源于卜家庄乡黑家沟脑,有洼沟、大泉及后寨子、杜家河、张家庄等处泉水汇入,至县城南沈家庄河滩入牙塘河,上游通过卜家庄水库,全程8公里。

巴谢河,又称那勒寺河,是县境内唯一的季节河流。上游分两支:北支王家沟水,发源于县城南面;南支干流发源于和政庙和岘,两支流在那勒寺甲汇合。全长44公里,流经锁南、坪庄、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等乡,流域积388平方公里,在广河县三甲湾以下汇入广通河。巴谢河以大气降水和泉水补给,春、夏、秋有降水洪流,冬季细如泉流。1977年5月实测流量为0.222立方米/秒。据县气象站和三甲集水文站的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径流总量2980.1万立米,平均流量0.94立方米/秒,最大值在8月,为3.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量约400立方米/秒。平均径流系数0.165。灌溉面积8860亩,占全县灌溉面积的12.2%。

广河县内两岸有13条较大的沟谷支流及几十条小支流构成羽状水系,主要有:

南沟(又名涨河,亦作“漳河”),其主沟源于马浪西南的高楞堡,沟脑叫马浪沟,流经马浪,在大庄以下叫阳泉沟,阳泉沟仍东北流至庄窠集,汇合烂泥沟之水,复东北流经中寨、钱家、于新庄汇合北来马莲沟之水,复东北流经对康,在司家坪沟口汇入沙地沟东来之水,继续东北流经李家坪,于县城东北汇入广通河。庄窠集以下主沟叫南沟。全程26公里,是县境内广通河最大支流,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91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170.93毫米。《甘肃通志稿·舆地十·水道》:“四度水,在县东入广通河。”指的应是南沟。

打柴沟(平沱罗沟,又名古都录沟),源于官坊乡槐沟脑的赵家岭,东北经水泉、阳面岭、小湾山到官坊,再东北经赵家磨、石磊、刺滩于打柴沟北汇入广通河。官坊下叫平沱罗沟,又名古都录沟,入口处叫打柴沟,流程12.5公里,流域面积24.1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0376亿立方米,径流深155.74毫米。

董家河,其上游在和政叫桦林沟,在何家村北流入广河境,东北流经董家河在蔡家窑汇合下王家北来之水,北流经赵家,在买家巷西汇入广通河。境内主沟长7.5公里,流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0265亿立方米,径流深163.46毫米。

石炭沟,源于南山乡魏家嘴北,北流经南山、三甲集于陈家北汇入广通河,流程10公里,流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0055亿立方米。

治理开发

引水渠道

广通河上段和政县内渠道有:

和广渠,为和政县和广通县分段修建。1954年7月设计施工,1955年7月竣工。渠首为无坝引水,从买家集乡塘尕村河滩引入牙塘河水,经买家集乡、城关镇,在三合乡虎家村出口,东西全长20.3公里,流量1.9立米/秒,实际引水流量1.31立米/秒;原设计灌溉面积1.75万亩,保灌面积1.1万亩,1981年实灌0.86万亩。1985年时灌区有14个行政村,13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110户、1.74万人。

防旱渠,流经地段原属广通县辖区,1953年由广通县负责施工修建,当年竣工。1958年归和政管理。干渠从达浪乡杨马族村上新庄河滩引入大南岔河水,流经杨马族、大庄、李家坪等村,全长9公里,流量0.3立米/秒,灌溉面积2700亩,保灌2440亩。1985年实灌2100亩,平均亩产比灌水前增1.4倍、达225公斤。

陡和渠,1954年修建,当年竣工。干渠从吊滩乡下车巴村引入大南岔河水,流经车巴,刘家族、达浪等村,全长7.4公里,流量0.3立米/秒,灌区面积3300亩,保灌2400亩,1985年实灌1000亩。

团结渠,1955年修建,当年竣工。干渠从吊滩乡新集村引人大南岔河水,流经新集、杨马族村,全长9公里,流量0.4立米/秒,灌溉面积1000亩,1985年实灌600亩,平均每亩单产200公斤,比灌水前增产1.3倍。

梁家寺水库南、北干渠两条,总长20.07公里,设计流量0.3立米/秒。有各类建筑物138座。1985年时灌区内有4个行政村,3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601户,3227人。

卜家庄水库南、北干渠总长19公里,设计引水流量0.3立方米/秒,支渠15条,长32公里。灌区范围有b家庄乡和城关镇的15个行政村,9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167户、1.14万人。

下段广河县境内,有史记载的古渠道有:五户渠(即后五社渠)、买家巷渠、赵家庄渠、黄赵家渠、祁家集渠、三甲集渠、邓上马家渠、秦家洼渠、何家铺渠、二社渠、四厚子渠、上三甲集渠、下三甲集渠。以上八渠,自倒横沟以下,均取广通河。民国34年(1945)开凿石那奴渠,加宽扩建民生渠(上官渠),及正伦渠(下官渠)。

乐善渠,干渠长10公里,民国34年(1945)9月,兴修,渠口自赵家庄西约3华里处开,引广通河水灌田,同年11月,土方工程大致完成。民国35年(1946)3月,继续进行土方工程的加固,并加紧修建筑物,全部工程5月竣工通水,通水时定名“乐善渠”。

民生渠,原名上官渠,渠口起于县城东23里之高康家,引广通河水,经四甲、宗家、景家、白庄头、转嘴、洼李家、过三甲集之上集至石炭沟退水,旧渠长12公里,灌田约4干亩。据历代传存木质木牌刊载,该渠创建于前清乾隆三年,民国整修旧渠并延长渠线2公里又900公尺,跨越石炭沟经陈家、裴家至水家小山沟退水,可增灌良田1千亩。

正伦渠,原名下官渠,相传与民生渠先后开成,清时也由太子寺水利厅管理。该渠渠口开于三甲集上集八家沟,引广通河水经下集、裴家、水家而退水渠长6公里,灌田约3千亩,民国初年,由受益区民众公举马总家管理放水及挖渠等事项。民国34年12月开工,次年3月竣工放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修、建设了更多引水灌渠。到1985年,广通河广河县境内,自上而下有红光渠、新利渠、穿城渠、大坪渠、电厂渠、甘坪渠、五户渠及洮河河谷的河湾渠。

南阳渠,源自太子山麓的牙塘河水,自牙塘水库引水,跨和政县,至东乡族自治县。1993年8月,国家批准立项。1995年11月18日开工,1997年6月,因资金缺口大,工程被迫停工缓建。2004年7月,牙塘水库枢纽和总干渠工程竣工通水。2005年4月,干、支渠工程建成竣工。南阳渠工程主要内容由牙塘水库枢纽、总干渠、干渠、支渠和田间配套设施组成。南阳渠工程实际完成投资5.91亿元。设计灌溉面积12.2万亩,实现农田灌溉面积6.56万亩,经济林基地浇灌面积1.67万亩。东乡县及和政县、临夏县受益区新增灌溉面积8.23万亩。还向东乡境内输送着生活用水,有效缓解了13.35万人口、26万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水库工程

梁家寺水库,原名东风水库,1966年10月开工,1968年建成。库址在梁家寺乡和陈家集乡交界处的马家洼村,为洮河二级支流那勒寺河上游,海拔2180米。大坝为红粘土心墙土坝,坝高15.8米,长228米,水深9.5米。拦蓄宋家沟、刘家沟、陈家沟3条溪水,控制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库水面220亩,库容量1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万立米。1985年淤库容2.5万立米。1979年最大蓄水100万立米。主要灌区为梁家寺乡,有效灌溉面积0.4万亩。1982年灌区亩产330公斤,比灌前增长2倍。水库有养鱼水面220亩,已养鱼12万尾。

卜家庄水库,1969年开工,1973年建成。原名前进水库,1973年改名。库址在卜家庄河滩,海拔2238米。系红粘土心墙土坝,坝高22米,长300米。水深14米。拦蓄黑家沟、马场沟溪水,控制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库水面160亩,库容量13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

牙塘水库,是甘肃省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的水源工程,坝址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柳梅滩上游约106公里峡口处。坝长447米,高57.2米。总库容为192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2510.88米,设计洪水位2509.78万立方米,死水位2469.48米。2004年9月竣工。

水电开发

广通河和政县流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有水电开发。1958年12月县内沈家庄电站建成。1960年代初期至1976年,修建的疗养院电站、三合电站、以及石咀、牙塘、民主、两关集、罗家集、虎家、新庄乡草滩等大队电站因质量差、管理不善、无技术力量等原因而先后报废。损失国家和集体资金55.27万元。1979年至1985年,经科学论证,先后建起新营尕庄、铁沟、康家坪3处电站,状况良好。

1985年,县内运转发电的小水电站共11处:主要分布在牙塘河、新营河、大南岔河和广通河上,共装机20台,总容量2543千瓦,年设计发电量1317.4万度,年实际发电482万度。11处小水电中,县属3处,装机5台,总容量910千瓦;乡属4处,装机10台,总容量1299千瓦;厂属2处,装机3台,总容量234千瓦;村属2处,装机2台,总容量100千瓦。

沈家庄电站,1958年初建,1981年至1984年改建,共投资23.2万元。装机容量150千瓦(2台),年设计发电量75.6万度,实际发电50万度。水头8米,引流量3立方米/秒。

蒿支沟电站,位于三合乡广通河北岸,1968年建成,投资13.1万元。装机容量120千瓦(1台),年设计发电量50.4万度,实际发电34.26万度,水头6米,流量1.9立方米/秒。

新营下站,位于新营乡香炉湾,1970年由州、县帮助建成,国家投资10万元,集体投资6.15万元。装机容量330千瓦(3台),年设计发电量163.8万度,实际发电91万度。水头25米,流量1.8立方米/秒。

周刘家电站,位于广通河北岸三合乡周刘家村,1971年由县水电局负责设计施工建成,集体投资1.4万元,国家补助0.2万元。装机50千瓦(1台),年设计发电量25.2万度,实际发电5万度。水头5米,流量1.5立方米/秒。

水泥厂电站,位于新营乡山城村。1972年由县水电局负责设计施工建成,国家投资12万元,装机容量209千瓦(2台),年设计发电60.5万度,实际发电21万度。水头12.5米,流量1立方米/秒。

达浪电站,位于大南岔河东岸达浪乡杨马族村,1972年由县水电局帮助建成,国家投资21万元,集体投资2万元。装机容量334千瓦(3台),年设计发电量168.3万度,实际发电65.85万度。水头12.5米,流量3立方米/秒。

李家坪电站,位于大南岔河东岸达浪乡李家坪村石磊坡。1972年由县水电局帮助建成,集体投资0.5万元,国家补助l万元。装机容量50千瓦(1台),年设计发电量25.2万度,实际发电4万度。水头8米,流量0.9立方米/秒。

大峡电站,位于大南岔河上游吊滩乡大峡门,1974年由县水电局帮助公社初建,设计装2X120千瓦机组2台,1981年改建,集体投资10.6万元,国家投资35.8万元。装机容量320千瓦(2台),年设计发电量161.2万度,实际发电30万度。水头27米,流量1.7立方米/秒。

新营尕庄电站,位于新营河中游新营乡尕庄村磨湾子,1982年由临夏州水电局设计、县水电局帮助公社施工建成,集体投资7万元,国家补助16.88万元。装机容量320千瓦(2台),年设计发电量161.2万度,实际发电30万度。水头25米,流量1.1立方米/秒。

铁沟电站,1983年由县水电局负责设计施工建成。装20千瓦机组1台,设计年发电量11万度。

康家坪电站位于牙塘河下游城关镇康家坪,1981年9月动工,1983年10月建成,1984年试运行,1985年正式投产,总投资108万元。装机容量640千瓦(2台),水头27米,流量1.73立方米/秒,年设计发电量415万度,1985年实际发电322万度。

流域概况

地理环境

广通河流域,西部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东部属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属温带半干旱气候,2017年平均气温7.9℃,最高极端气温34.7℃,最低极端气温﹣16.4℃,年降雨量382.8毫米,无霜期140天,年日照2198.7小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广通河上游位于太子山北坡,山大坡陡,海拔高降雨多,气温较低,入口密度小,植被茂密,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分布广泛,是流域内重要的水涵养区源和下游河流产水区。下游在广河—和政盆地,山小坡缓,气候温和,入口分布密集,生态破坏严重,除了耕地外都是裸露的黄土和盐碱地。

广通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区域。21世纪初,和政县总人口21.6万人,广河县总人口25.94万人。和政县有汉、回、东乡等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7%。广河县回、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

社会经济

广通河流域,先秦属西羌耕牧之地。秦设陇西郡和袍罕县,归于秦国的行政管辖之下。汉在广河境设大夏县,属陇西郡。东晋太宁三年前凉在和政县置金剑县。南北朝时期到唐,属河州。唐后期陷于吐蕃统治近300余年,至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大夏复归于中原王朝,和政县境设宁河县,广河县境设定羌城。元设河州路,隶之。明设定羌巡检司、和政驿(属河州卫)。清改定羌城为太子寺城。民国设和政县、宁定县。1961年12月宁定县更名广河县。

广通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丰富。和政县是河湟花儿的发源地之一,松鸣岩花儿会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古动物化石富集,境内发现化石出露点80多处,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广河县自然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与夏商过渡期典型文化——齐家文化的发祥地,有马家窑文化遗址和丰富的古动物化石遗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美称。

和政县农业、旅游是该县的主打产业。总耕地面积23.54万亩,人均耕地1.1亩。和政县植被覆盖率达95%,森林覆盖率达35%。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南阳山等为代表的“宁河八景”,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油菜、蚕豆、玉米、中药材等,特色林果啤特果闻名遐迩。广河县,历来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商埠,具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穿此而过,明代又是“茶马互市”的一个重要市场。改革开放后,常年有5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商贸流通和务工创业。县内民间资本相对富足,有各类集贸市场26处,特别是皮毛市场与国内各大市场接轨,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三甲集镇被誉为“西北皮毛集散第一集”。2016年全县有大小民营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加工、建筑、交通运输、咨询、信息等门类比较齐全。

广通河流域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之一,和政县是甘肃省58个重点贫困县,广河县是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政县2018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7.6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3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广河县2016年完成生产总值21.2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60元。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