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6 23:05
《广陵医籍丛刊》是耿鉴庭编写的医学类书籍。
耿鉴庭在改革开放以后还主编了《广陵医籍丛刊》,遍收扬州医家及流寓扬州的外籍医家的各种刻本和稿本,在每项著作前都加入题跋及序,使扬州地方中医典籍的特点及成就得以宏扬,从而开中医地方典籍出版之先河,丰富了中医典籍的宝库。
耿鉴庭教授,江苏扬州人(祖籍山东,清乾隆间迁扬。),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扬州六世祖传的世医,耳鼻喉科方面有许多历世相传的秘验方。其父耿蕉麓为扬州著名儒医,名噪大江南北,犹以医德望重乡梓,所居里巷,名之为耿家巷。十四岁即完成儒学经典教育,后专习医学,遍读医宗经典,并随父应诊,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十八岁开始独立应诊,二十岁复入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学习,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成为中西医兼通的医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耿鉴庭先生思想进步,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其间,多与扬州江树峰、陆勤等进步人士交往,传阅进步书刊,积极参与进步活动,对其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从事中医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耿鉴庭先生思想进步,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其间,多与扬州江树峰、陆勤等进步人士交往,传阅进步书刊,积极参与进步活动,对其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从事中医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后,耿鉴庭先生曾以扬州医界代表被推举为扬州市人民代表,积极投入扬州卫生医药界和文化界各项振兴工作,并对扬州文博图书事业做出一定贡献。1953年和1954年,耿鉴庭先生数次应召参与筹建中医研究机构的活动。1955年,奉中央卫生部调令,赴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建院工作,时年40岁,是全国征集突出建树中医医、教、研人才中最年轻的。赴京以后,在科研、教学、临床诸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生熟悉中医典籍,是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和中医古籍出版社的创始者.曾任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长;中医古籍出版社副社长。曾主持编纂中医书联合目录第一版、第二版。是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预防医学组常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中心图书馆馆长;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耿鉴庭先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1990年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耿鉴庭教授应诊之余,于文史方面涉猎颇广。在目录学、训诂学、金石学、古器物学、文物考古均有相当研究。对扬州文献、文物的搜集、保护不遗余务。其中,犹对医药文献、医药文物更加注重,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中医研究院创建时所集的中医古籍为基础,发起与北京图书馆协作,把全国60多家图书馆珍藏的中医书,编成全国第一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特别是他在改革开放以后还主编了《广陵医籍丛刊》,遍收扬州医家及流寓扬州的外籍医家的各种刻本和稿本,在每项著作前都加入题跋及序,使扬州地方中医典籍的特点及成就得以宏扬,从而开中医地方典籍出版之先河,丰富了中医典籍的宝库。七十年代末,经先生多方奔走,艰辛努力,在陈翰伯、王子野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医古籍出版社,先生任副社长兼总编辑。为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作了大量工作,从而使中医孤、善本的搜集整理编纂工作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