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23:29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冤句县(今庄寨镇),属东郡管辖。
西汉初年,冤句县属梁国。
西汉景帝年间,冤句县属济阴郡。
南朝宋时,废冤句县。
北魏复置冤句县。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冤句县为宛亭县,属兴仁府济阴郡。
金大定八年(1168年),宛亭城被黄河冲毁,废宛亭县,省入济阴县。
明洪武四年(1371年),庄寨境分属曹县夏侯都、东明县东明都(明代划入曹县)和祥符县辛安都(明代划入曹县)。
明永乐二年(1404年),庄姓自山东青州府益都马儿山阳枣林迁居至此,因构筑寨墙而名庄寨。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分属曹县桃源、辛安、东明三里。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曹县第十区(驻桃源)。
1938年10月,中共苏鲁豫特委在曹县西北郭小湖(今曹县庄寨镇郭小湖村)建立考城抗日县政府,1939年3月撤销。
民国三十三年(1943年)8月,属齐滨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曹县第七区(驻桃源)。
1958年3月,庄寨从桃源分出,设立庄寨乡;9月,庄寨乡与桃源乡合并设宇宙人民公社;10月,改称桃源集人民公社。
1960年2月,桃源集人民公社更名为庄寨人民公社。
1979年1月,庄寨人民公社东部50个村庄划出,成立桃源集人民公社;南部4个村划归大寨集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撤销庄寨人民公社,成立庄寨镇和白茅乡,均属曹县庄寨区。
1988年12月,撤销庄寨区;撤销白茅乡,原白茅乡行政区域并入庄寨镇。
2020年8月,撤销庄寨镇、桃源集镇,设立新的庄寨镇。
2021年7月12日,曹县辖区的原庄寨镇、桃源集镇两镇合并,成立新的庄寨镇,并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
截至2021年10月,庄寨镇辖3个社区、6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菏泽市曹县庄寨镇人民路北。
庄寨镇地处鲁豫两省四县(区)交界处,东连韩集、常乐集镇,西南和南面与兰考县南彰镇、许河乡相接,西北与东明县马头镇、大屯镇相连,北与牡丹区大黄集镇接壤,总面积147.34平方千米(一说144平方千米)。
庄寨镇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米,地貌以缓平坡地为主。
庄寨镇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冬季寒冷干燥。灾害性天气以倒春寒、冰雹、暴雨、干热风为主。
庄寨镇土壤母质为黄河泛道沉积物及冲积物,质地比较适中,含有较多的石灰质,土壤多呈微碱性反应。境内土壤分为典型潮土和盐化潮土两个亚类。盐化潮土分布在镇域西北部(祥符寨一带)、镇驻地东北(马坊、秦寨、赵寨一带)、镇域西南部(娘娘营、东寺、张寨一带)和镇域南部东鱼河南支以北(白茅、纸坊、王言庄、陈小营一带),土壤盐分含量高,地表有盐斑,土层紧实,养分含量低;其余为典型潮土。
庄寨镇境内沟渠纵横,塘汪密布,主要河流沟渠有北柳河、新冲小河、赵王河、纸坊沟、东鱼河南支等,境内总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镇域南部曾有水库1座(太行堤水库中的白茅水库),开挖于1958年,淹地面积39.5平方千米,蓄水位60米,库容13.5亿立方米,1962年停蓄还耕。
据2000年至2002年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勘探,庄寨镇庄寨村及周边地区地下有地热田分布,热储层埋深1688.47~1950米,可采厚度264.53米,平均温度72℃,水质为硫酸·氯—钙·钠型水;当降深44.18m时,地热井井口水温69℃,单井出水量99.43立方米/时,地热井有开采利用价值。
2012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在曹县庄寨地区开展煤炭资源勘查项目,初步估算地下煤炭资源储量14亿吨,种类为炼焦用煤。
截至2009年末,庄寨镇有居民16215户,户籍人口62616人,其中男性32275人,女性30341人,人口密度973.2人/平方千米;有少数民族9个,其中蒙古族15人,满族9人,苗族5人,回族2人,其他少数民族19人。
截至2013年末,庄寨镇有居民18704户,总人口93000人,其中户籍人口66000人。总人口中,男性48239人,占51.87%,女性44761人,占48.13%;14岁以下15996人,占17.2%;15岁~64岁50964人,占54.8%;65岁以上26040人,占28%。2013年人口出生率8.12‰,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1.72‰。
截至2017年11月,庄寨镇总人口1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
截至2021年7月,庄寨镇人口超过18万。
2016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2889元。2019年,全镇完成税收收入2.1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纳税过100万元企业52家。2020年1至8月份税收收入19612万元,同比增长33.14%,财政收入已达到11725万元,同比增幅28.12%。2020年,庄寨镇实现税收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8%;财政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6%。
庄寨镇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蒜、油菜等。1946年庄寨实行土地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起逐渐开展牲畜规模养殖,1995年全镇建成规模养殖场40个,畜牧业总产值1800万元。2000年,庄寨镇初步形成了北部大蒜产区、中部林果蔬菜花卉产区、南部水产养殖区3大片区;全镇蔬菜种植面积903公顷, 总产1354.5万公斤,主要种植大蒜、韭菜、黄瓜、豆角、芹菜、西红柿等10余个品种;果园面积105公顷,果品产量1665吨;大蒜种植面积1000公顷;花卉种植面积70公顷;水产养殖面积330公顷。2000年,庄寨镇粮食总产1629.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5亿元;桐粮间作面积700公顷,四旁植树2.5万株。
截至2013年,庄寨镇耕地面积3533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1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19公顷,总产量37520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56公顷,总产量820吨,棉花播种面积9公顷,总产量15吨。2013年庄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100万元。
1949年,庄寨工副业生产几乎为零;1978年,境内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多门类格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0余人,产值突破100万元;1984年,庄寨镇第一家桐木加工厂建立;1992年兰星木制品和金鲁木制品2家龙头企业成立,主要生产各种桐木拼板和装饰装修用板材,带动了大批私企和个体加工户。2000年,庄寨镇有木材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工业门类,其中桐木加工为主导产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有500多家,全镇60%以上的农户从事木材加工,从业人员3万余人,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2.5亿元。
截至2013年,庄寨镇共有规模企业36家,总产值52.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1.65亿元,利税5.1亿万元;有林木加工企业1760家,个体加工户5000户,全镇80%的农户从事木材行业,年木材加工量300万立方米,产值100亿元,产品以高档家具及细木工板、密度板、生态板等各种胶合板为主,桐木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5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庄寨镇工业园区建成面积1.86平方千米,入驻企业52家,园区企业产值48亿元。
到2021年,庄寨镇有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个体加工户超5000家,年木材加工量300万立方米,年产值500亿元,木材加工从业人员5万余人。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山东省名牌产品5个。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1家。庄寨镇家具联盟产业园区建成面积30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6家,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10亿元。庄寨镇生产的棺木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有“棺材小镇”“板材之都”之称。
明清时期,庄寨南部的白茅、东部的桃源集得运河、黄河水运之利,为曹县西北部货物集散地。后黄河改道北徙,商业萧条。1963年,庄寨公社有各类商业网点、批发、收购站点20余个,从业人员100余人。1980年,全镇有国营网点12处,集体商业34处,个体商业70余户,农村有小商贩100余户。2000年,庄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5000户,从业人员2.2万人,年贸易交易额6亿元;镇驻地建有木材、农机、粮食、百货、蔬菜、服装等八大专业市场,其中桐木专业市场为全国最大的桐木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年交易木材60多万立方米,交易额5亿元;鲁西南商城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逢集时有2万余人前来交易。
截至2013年,庄寨镇共有商贸服务业户180家。其中餐饮业户25家,批零贸易业户93家,金融保险业户8家,维修服务业户5家,大型超市4家,宾馆20家,大型洗浴中心10家,大型娱乐中心4家,足浴城6家,交通运输服务业户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4家。有大型商贸市场6处,各类服务网点5000户,从业人员1.2万人,年贸易交易额30亿元。
庄寨镇距陇海铁路、京九铁路、新石铁路三大铁路干线最短车程不超过35千米;日兰高速公路(G1511)经过镇域西北部,境内长4.8千米,镇驻地距日兰高速曹县西出入口5.6千米;220国道自东北向西南穿过全境,境内长11.2千米;350省道自东向西进入镇区与220国道交会,境内长2.3千米。 建成的日兰高速铁路从镇东南斜穿,设庄寨站。
1993年,庄寨镇制定了镇域和小城镇建设规划。1996年起,庄寨镇在镇区建设别墅式新村居民区、鲁西南商城、人民广场、镇政府大楼、金鲁宾馆、六纵八横路网等十大兴镇工程,1999年全部完工,小城镇框架格局基本形成。
2012年,庄寨镇新规划“两区三基地”功能分区以及5个城镇社区、6个农村社区;2013年实现白茅东村、娘娘营南村、王庄村、张辛庄村4个村整村改造。截至2013年底,全镇建有各式楼房140万平方米,高档住宅、商居小区8处;修筑镇村柏油路170千米,安装路灯1430盏。2014年,庄寨镇镇区建成面积达到7.5平方千米,实行物业化管理,有城管、环卫、市政园林等专门机构和队伍,镇区污水处理率100%,全镇90%的村实现垃圾日产日清。2021年,庄寨镇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8个,总占地2600亩,已开工8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
民国初期庄寨有数家私塾,学生20余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齐滨县抗日政府在庄寨、祥符寨、冯寨、虎头王办小学4处,有学生100余人。次年建立齐滨中学(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共2个班,学生100余人。1949年庄寨有小学7处,16个班, 学生63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8.7%。1985年有扫盲班36个,学员1600人,扫盲后多数学员达到初中文化水平。2000年,庄寨镇有幼儿园2处,中小学26处,在校学生6320人;其中初中3处,在校学生2340人,高中2处,在校学生600人。2013年,庄寨镇有中学2处、小学14处,在校学生1162人,有幼儿园14处,在园儿童2610人;共有教师378人,其中高级职称170人、全国特级教师1人;有市级规范化学校2所,省级规范化幼儿园1所。小升初升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截至2020年,庄寨镇共有幼儿园56所,在园儿童6188人,教职工482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18000人,教职工931人;中学3所,在校学生2651人,教职工185人。
新中国成立前在庄寨镇流行的剧种有山东梆子、二夹弦、大平调、豫剧等,尤以白茅集的山东梆子较为著名,在曹县颇有影响。1989年庄寨镇建砖木结构影剧院1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90年建电视差转台1座,发射塔高120米,收视半径50千米。2000年,庄寨镇有电教室、农民夜校、青年之家、党员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建有文化站1处,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曲艺队、剧团等。
截至2013年,庄寨镇有综合文化站1处,有秧歌队、腰鼓队等民间文艺队伍15支;有30个村建有文化大院,8个村建有标准化农家书屋。
1981年,庄寨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人。1985年,庄寨镇自然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全镇有科技人员156人。2000年,庄寨镇有农业技术服务站1处,技术人员38名。2011年起庄寨镇实施“科技增收”工程,直接促进农民人均增收800元。2012年实施“发明创造工程”。截至2013年底,庄寨镇共有发明专利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市级3个。
民国时期庄寨有十几名中医,几个大村庄开有中药铺。1956年庄寨镇建卫生院1处,有医务人员16名。20世纪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92年,庄寨镇卫生院有8个科室,职工97人,病床30张,平均日接诊150人次;全镇有卫生室39个,乡村医生44人。2000年,镇驻地有镇中心、博爱、金鲁、白马寺4家大型综合医院,其中庄寨镇中心卫生院有床位60张,医护人员117名,年门诊病人9万人次,住院600余人;有村级卫生室81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5人。2013年,庄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53人,床位120张;有民办医院4家,医务人员46人;有村级卫生室26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9万人,参合率100%。
截至2021年,庄寨镇有医院4所,床位数306张;定点零售药店10家。
截至2021年,庄寨镇境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另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6个,历史建筑3个。
桃源花供是每年正月初七曹县桃源集祭祀火神的民俗活动,自明代在周边省已负盛名,素有“天下第一供”之美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从水里漂来一轴子,桃源集的人捞上来一看是火神爷的神像。不久黄河水退去,附近贫瘠地都变成了膏腴之地,人们都说是火神爷保佑的结果,于是村民就在每年火神生日进行祭祀,穷苦人家买不起鸡、鱼、猪肉等祭品,就用白面捏制替代,后来又增加了用白萝卜刻成的香瓜圣果、亭台楼宇,面粉做成的水果、蔬菜、花草及戏剧人物、珍禽瑞兽等祭品,火神祭祀的色彩逐渐淡化,花供的制作、摆放成为重头戏,火神会也就成了花供会。随着花供会规模的壮大,过会方式由原来一家一户办理,发展为全村统筹办理。桃园集七街轮流办会,每次办会由一街主持(俗称“坐台”),其余六街做供。随着花供会的影响越来越大,1990年开始由一年一办改为一年一小办、三年一大办。
桃源花供会主要包括搭神棚、彩棚,进香,做花供,朝台进供等,赛花供是花供会的核心习俗。赛花供主要包括花供的制作、摆放、进贡、欣赏。花供从初六中午开始制作,初七日凌晨六桌花供制作完成,每桌花供都有200多个种类。摆完花供,早饭过后开始进贡。进贡时,以街为单位组成进贡队伍,进供时由鞭炮开路,彩旗队、锣鼓队、秧歌队、花供队伍其次,最后是上香队伍。花供队伍将花供集中到八仙桌上,两侧用竹竿做成轿状,或四人抬,或八人抬往彩棚,抬往彩棚的过程走东串西,供人们供奉观赏。进供从上午九点开始,半个钟头一班,按次序进行。数万人随花供队伍行进而移动,鞭炮震响,锣鼓齐鸣,场面十分热烈。因此当地有“桃源花供——走着瞧”的说法。
庄寨镇白茅村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出生地。白茅村汉代时为济阳县治所,刘秀父刘钦是济阳县令,刘秀出生在济阳县署。民间传说,刘秀降生时正值严冬,天气奇寒。附近乡民见县署内红光冲天,以为失火,去救火却没见火,只听房舍内传出响亮的婴儿哭声,人们十分惊讶。当年济阳大熟,谷物一茎九穗,刘钦认为是好兆头,遂给儿子起名“刘秀”。
庄寨地处鲁豫边区,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曹县的敌后活动根据地之一。1936年秋,中共党员于子元受直鲁豫特委派遣,到庄寨以卖烟、作画、教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底与中共党员王石钧、曹县三区义合乡乡长郭心斋在郭小湖村建立地下交通站。1938年5月,义合乡抗日自卫队在庄寨郭小湖村建立;同年秋,鲁西南抗日救国会(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总会第三分会)成立;10月,中共曹县县委在郭小湖村组织建立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于子元任县长,杨履谦任秘书,组建了60余人的基干大队。次年3月县政府撤销。1943年,庄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6个联合村基层政权,对日伪势力产生了较大的防范牵制作用。
陈豨(?—前195),秦末冤句人。秦末农民战争时期随刘邦入关,为游击将军。汉初,以战功封阳夏侯,任代相,领兵防御匈奴。因门客众多,遭疑忌。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举兵叛汉,自立为代王。后被汉将周勃击杀。
刘秀(前6—57),字文叔,西汉济阳县(今曹县西北白茅村一带)人,汉高祖九世孙,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九岁时随其叔迁居南阳。新莽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其兄刘縯在舂陵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帝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天下归于一统。刘秀在位三十三年,轻徭薄赋,强化中央集权,使东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黄巢(?—884),唐代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战争领袖。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响应王仙芝长垣起义,率领数千农民挺进曹州(今曹县韩集镇堤上范村南)与王仙芝会师。王仙芝战死后黄巢统领义军,称“黄王”,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入安徽,渡长江,转战江西、浙江、福建,南下广州,又挥师北上攻入长安,即皇帝位,称“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在官军反扑下撤退,在泰山狼虎谷兵败自刎。为纪念黄巢,2000年4月庄寨镇开辟广场立黄巢骑马奔腾的青铜雕塑一座。
郭心斋(1904—1986) ,庄寨镇郭小湖村人。1935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曹县三区义合乡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冀鲁豫支队第五大队副队长,八路军334旅688团参谋长,鲁西南独立团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东垣县、菏泽县、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豫第五专署副专员,菏泽专署副专员,中共菏泽地委统战部长,山东省人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山东省委青岛疗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青岛市政协常委等职务。
王子平,庄寨镇大马王村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1939年4月入党,历任曹县抗日政府财政科长、鲁西南专署财政科长、东明抗日政府县长、鲁西南专署战勤指挥部副司令员、平原省黄河河务局秘书处处长、国家水利部黄河委员会财务处长、水利部(水电部)水文局局长等职务。1983年12月离休。
庄寨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山东省“百新工程”示范镇、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山东省土地管理先进单位、菏泽市外向型经济示范镇、菏泽市经济发展明星镇、菏泽市双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2年5月,山东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