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村镇

更新时间:2024-09-25 21:38

庞村镇,河北省定州市辖镇,地处定州西北部,东与清风店镇为邻,南连西城区街道长安路街道,西邻砖路镇,北与唐县王京镇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总面积46.62平方千米,2018年末,庞村镇户籍总人口51512人。

历史沿革

1953年,分属庞村乡。

1958年,属清风店公社。

1961年,析出,建只东公社、东南宋公社。

1984年,改为只东乡、东南宋乡。

1994年,只东乡、东南宋乡合并为庞村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庞村镇辖庞村、北陶邱、南陶邱、北只东、张只东、东只东、于只东、杨只东、西只东、北东丈、小西丈、大西丈、东南宋、西南宋、东坂、苏泉、西坂17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庞村镇辖17个村委会,镇人民政府驻庞村村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庞村镇地处定州西北部,距定州市人民政府8.3千米,东与清风店镇为邻,南连西城区街道长安路街道,西邻砖路镇,北与唐县王京镇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总面积46.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庞村镇地处华北平原,属冲积平原,地面平坦开阔。

气候

庞村镇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暖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多干热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

水文

庞村镇境内有唐河流经。

自然灾害

庞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发生在1963年8月3日,造成4.1万亩小麦受灾。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庞村镇辖区总人口47096人,男性25536人,占53.29%;女性21560人,占46.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4604人,占94.71%;回族2492人,占5.29%。2011年,庞村镇人口出生率16.77‰,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10.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49人。

截至2017年末,庞村镇常住总人口46241人。

截至2018年末,庞村镇户籍总人口5151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庞村镇农业总产值34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财政总收入65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1万元,增值税42万元,企业所得税14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庞村镇有工业企业105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8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庞村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15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及其他杂粮,总产274.8万吨;经济作物瓜菜种植面积22279亩,总产9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50亩,总产119.8吨;种植业总产值14422万元。

2011年,庞村镇畜牧业以饲养大牲畜、生猪、羊、家禽等为主,大牲畜存栏1000头,生猪存栏16000头,羊存栏29900只,家禽存栏386900羽;畜牧业总产值16120万元。

第二产业

庞村镇体育器材、武术器材加工是传统产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主营产品150多种,其中100多种实现本地化生产。包括室外健身器材、篮板篮架、路径、教学器材、武术器材、军训器械、服装护具等各类体育器材和影视道具。

2008年,庞村镇建设西坂工业园;2011年末,西坂工业园已有6家企业入驻。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庞村镇有商业网点132个,职工27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89万元,比上年增长4.2%;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32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00余万元。

2011年末,庞村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2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交通运输

庞村镇境内有曲港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多条公路干线交会。

1995年,庞村镇建成庞村镇客运站。

2011年,庞村镇镇区道路总长32千米,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1条,日发客运汽车35班次,日均容量700余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庞村镇有幼儿园(所)13所,在园幼儿653人,专任教师59人;小学6所,在校生739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8人,专任教师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庞村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8户,各类图书室17个,藏书3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198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庞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32个,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5张;专业卫生人员130名,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30人,注册护士75人。

2011年,庞村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万人次,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庞村镇全镇各中小学校均有标准化体育场,体育器材完备。99%的城市社区和9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6%。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庞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户,人数36人,支出8.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2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2户,人数1535人,支出1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62元,比上年增长19.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3人,支出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医疗救助5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10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临时救济32人次,支出0.8万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庞村镇镇区有主变压器14台和北庞村35千伏变电站1座;镇驻地有花坛9个,绿化面积0.13公顷。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庞村镇邮电局1个。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3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8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6%;移动电话用户0.3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5万户。

历史文化

庞村镇因镇政府驻北庞村而得名。

庞村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秧歌发祥地。

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定州秧歌戏音乐为板腔体。早期全部用打击乐伴奏,俗称“大锣腔”,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因发源地在定州市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

定州秧歌戏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具有特色,戏文浅显易懂;内容上善于表演反映农民生活的家庭戏;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传统演唱方法是男女腔均用本嗓唱,是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旦行由男性扮演,也从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与女性音色靠近。传统的演唱没有固定调高,演员可以据个人嗓音随意起调门。对唱时,几个人可以唱不同的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固定为D调,女腔还用本嗓,但男腔出现了部分假声的情况。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较多,颤音富有特色。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如哟、噢、哎、我那、本是、那个、再不然、你来看等。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一般用2/4拍记谱,传统板式变化很丰富,有二十八种之多。

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成立后,开始尝试使用弦乐伴奏,初学京剧模式,使用京胡、二胡和一把秦琴,后改用板胡、笙、二胡、横笛、三弦等,而“大锣腔”仍继承和保留。定州秧歌戏的打击乐是以板鼓指挥,大锣、大钗、小锣、小钗、堂鼓、梆子伴奏。

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近百个剧目。定州秧歌戏的传统剧目,保留了较多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渠道。

2006年,定州秧歌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美食

中山松醪酒,河北省定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庞村镇位于产地内。

中山松醪酒介于黄酒和白酒之间,采用黍米、松子、陈皮、葛根等数十种传统药材为原料,发酵酿造而成。经现代科学检验,松醪酒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

中山松醪酒源于宋代名家苏东坡的一首《中山松醪赋》。北宋哲宗年间,苏东坡出任定州太守。由于爱饮松醪酒,苏东坡根据当地的松醪酒酿造工艺,亲自收集材料,以当地的黑龙泉水自酿松醪酒。由于中山国曾定都于定州,所以苏东坡便把自己在定州酿制的酒称为“中山松醪酒”。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山松醪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定州手掰肠,以猪肉精肉为主,内配多种纯中草药作为香料制成。

定州新宗熏肉,北宋年间,苏东坡到河北定州任职,根据定州人的肉食习惯,和衙厨一起,制成了定州熏肉,并且书写了熏肉秘法,后传承下来,被称为新宗熏肉。

定州焖子,是一种肉类枕状熟食,像香肠,但是比香肠粗得多,大约像小腿那么粗。长度大约是30~40厘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