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题名记碑

更新时间:2024-10-22 16:40

开封府题名记碑,北宋文物,存于开封市博物馆

文物特征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开封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青石材质,由碑座与碑身两部分组成。碑座呈梯形,下底长105厘米、宽49厘米,上底长99厘米、宽40厘米,通高30.5厘米;碑身呈长方形,丰圆额,通高214厘米,面宽96厘米,身厚24厘米。碑身单面刻字,碑额篆书“开封府题名记”,3列6字;碑身楷书,22列,每列字数不等,共计3202字。碑文周边阴线刻缠枝牡丹和蔓草纹饰。碑文内容是从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即公元960年,到宋徽宗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共计146年间183名开封知府的姓名、官职、上任年月等,是记载这一时间内,有关开封府历任行政官员最完整的资料。在碑的中部有一处凹痕,凹痕处被磨去的名字是包拯。包拯于1057年正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虽然在开封府任职仅一年零三个月,但他革除弊政,执法如山,受到了人民的爱戴,人称“包青天”。所以后人在观看时就不由得要去摸一摸包拯的名字,对他的事迹评说一番,久而久之,指痕越摸越深,包公的名字几乎见不到,只留下了半指深的指痕。除包公外,提名记中还记载有许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如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蔡襄等等。

文物历史

《开封府题名记》原在北宋开封府署,明末河水淹城,府署圯坏。清初,迁开封府署于今开封县街,在府署前建包孝肃公祠,移《开封府题名记》于祠内。民国初年,废府存县,开封府署改开封县政府,祠仍存。解放后,开封建市、县级机构迁出市区,原府署改为小学,祠被圈入市人委院内。文化革命中,因修人防工事,《开封府题名记》及《开封尹题名记》被置大街上。《开封尹题名记》被破坏,《开封府题名记》由开封市博物馆运回。

时代考证

《开封府题名记》不见于《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中州金石记》等金石书。但县志有著录,且早在宋人周密癸辛杂识》中提到:“开封府尹题名起于建隆元年居润,继而晋王、荆王而下皆在焉,独包孝肃公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元人王恽在《宿开封后署》诗中提到:“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鸟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楼”。明末人著作《如梦录》中亦称:“(开封府署)东有包孝肃公祠,祠内有宋开封府题名碑,起建隆元年督(注:原文如此,应为昝)居润,讫崇宁四年李孝寿,共一百八十三名。又有开封尹题名碑并记崇宁四年李孝寿,讫上官悟共四十八名,末附金韩仲适一名(清人原注:碑在今府署东南隅包公祠内)。”

据上所述,《开封府题名记》“指痕甚深”和“自咎居润至李孝寿共一百八十三名”均与此碑相吻合。从碑刻看来,其额和边所采用的纹饰,是宋代习见的缠枝牡丹和蔓草。碑文中王曙(即宋英宗赵曙,据《宋史》,王曙以右谏议大夫......勾当三班院,权知开封府。其职衔与碑刻均合)的避讳和王宁(据《宋史》,崇宁时以显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府事浩攘,讼者株曼千余人,缘系满狱。王宁昼夜决遣,四旬俱尽。又阅月狱再空,迁龙图阁直学士吏部侍郎,出知杭州。……蒲城妖贼王宁适同姓名,请更名宓。......大观三年诏赐名襄)的名字,说明这块石碑刻于宋英宗以后,徽宗大观年以前。据《宋史·职官志》开封府崇宁三年蔡京奏:“乞罢权知府,置牧一员,尹一员专总府事,少尹二员,分左右贰府之政事。牧以皇子领之。尹以文臣充,在六曹尚书之下,侍郎以上。”“又请移开封府治所于旧尚书省。从之。”此碑最后一名知府为崇宁四年上任的李孝寿,且李的下边空余了很多的地方。只是因为开封府的长官改为府尹,不便再在知府的题名碑上续刻,故又另刻一块开封尹题名碑。完成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的,很可能就是这位先任知府接任府尹的李孝寿本人。

从全碑的字体看,李清臣以前,似为一气呵成,王安礼以后为李孝寿所补镌,特别是吕夷简吕公弼吕公绰等名下,吕嘉问之名补镌得极为明显。

文物价值

《开封府题名记》对研究宋代史实,有不少参考价值:

碑文内容

《开封府题名记》碑最终成碑于1105年,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人为损坏,但仍基本完整,大部分文字尚可辨认。检校碑文,共有50处文字漫漶不清或脱落不存,经过开封市博物馆原馆长徐伯勇、河南大学周宝珠教授、开封市博物馆原馆长刘顺安等三位先生考证,还原了35处佚文。剩余15处碑文空缺,2022年由开封市博物馆研究员葛奇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仍空缺的碑文再次进行辑补。具体碑文及佚文辑补成果见下方图册:

文物意义

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了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共145年间183人次开封知府的姓名、官职、上任年月等,保存了这一时期内有关开封知府最完整的资料,是研究宋代开封府及宋代历史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开封府题名记碑原立于北宋开封府衙署内,明末黄河水淹开封,清初开封府署迁于现开封县街,该碑也被随之移入署前的包公祠中。后经数百年人世沧桑,这块被遗弃于大街上的石碑,险些与其他碑刻一起被砸毁,由于博物馆及时抢救而幸免于难,得以见到全貌,以感受包拯的清节美行,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赤子之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