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交

更新时间:2022-07-07 10:08

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两亲配子的受精结合。异交产生的后代具有杂合基因型。两亲的基因型差异愈大,则其后代基因型杂合程度愈大,即杂合的等位基因位点愈多。杂合基因型是产生基因交换、重组和产生新基因型的基础。

遗传效应

所以,有选择的异交[人工杂交]是创造遗传变异的一种主要方法。 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异交使后代的生活力增强,主要表现为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等性状的增强和产量的提高,即数量性状方面比亲本明显提高,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强弱与基因型的杂合程度相关联。在杂交亲和的情况下,一般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愈大,则杂种优势愈强。因此,利用异交增强后代生活力的效应,即利用杂种优势,也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

两个遗传上不同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其群体属于同质杂合群体。

异花基因型

在长期开放授粉的条件下,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且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异质的,没有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这样的群体属于典型的异质杂合群体。因此,它们的表现型是多种多样的,缺乏整齐一致性,且其基因型与表现型不一致,根据表现型选择的优良性状常不能在子代重演。

但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即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移等影响的体系中,经过若干代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群体内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不再发生改变,即保持遗传平衡状态。这是著名的Hardy-Weinberg法则。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便是处于这样状态,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杂合群体,因而也能在生产上应用多年。

由于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内遗传组成完全一成不变是很难的。新基因的进入(异交或突变),原有部分基因的丢失(常由小样本选择引起),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原群体的遗传组成。所以,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特别容易退化,需要严格的良种繁育程序。很多异花授粉作物主要地利用杂种优势,群体的遗传组成简单得多。

天然异交率

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后代中杂中个体所占的比率。

其测定方法如下:

天然异交是与人工杂交相对而言的,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天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通常是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以具有隐性性状的品种为母本,将父、母本等距、等量隔行种植,任其自由传粉结实,然后将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播种,进行后代苗期性状的测定。如果测定的性状为种子性状,表现花粉直感,则当代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已是F1代)可直接进行测定。计算出F1中显性个体出现的比率,就是该品种的天然异交率。

天然异交率=( 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 F1总个体数)×100%

也有人把上述结果乘以2,作为实际的天然异交率。这是因为同品种的植株间,也有同样的天然异交机会,只是由于性状相同而不能测定出来而已。

很多因素会影响天然异交率,如株行距大小、种植方向、风向和风力、温度和湿度、降雨以及传粉昆虫的数量等。作物本身品种间的差异,如开花期、开花习性、杂交亲和性等,对授粉也有影响。因此,要在不同年份、地区、不同品种重复测定,才能获得作物异交率的真实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