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

更新时间:2024-08-06 15:14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

概念

中医法则

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例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属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常用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辩证看待

中医学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重视同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所谓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异同。相同的证可用相同治法,不同的证就必须用不同治法,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理,感冒病各个不同的证候,必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临床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顽固性膈肌痉挛三病虽表现各不相同,但其总病机不外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灵活应用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病机相同,即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也就是说,异病可以同治主要是因为不同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因同源、病机吻合时,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自从事中医工作以来,跟随家父邵经明教授,始终牢记辨证论治的思想,处方用穴总离不开辨证论治,临床上从不拘泥于某一方只能治某种病,而是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临床案例

现将运用“异病同治”原则,取中脘、内关、足三里为主治疗临床案例,简介如下:

女,38岁。胃脘部间断隐痛近6年,加重1周,于1996-04-21初诊。患者近6年来上腹部无规律阵发性疼痛,程度较轻,未引起重视。但症状渐渐加重,常因饮食失宜或劳累而诱发,冬季发作较频,且伴纳差便溏。半年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先后服用吗丁啉胃复安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等药,病情虽有所改善,但终不能治愈。本次发病因工作较忙,加之进食寒凉,胃脘部疼痛较甚,服用上药无效,故前来我院就诊。

症状: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四肢欠温,上腹部轻度压痛,喜暖,舌淡胖、边见齿印,脉沉细。证属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胃气不和。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并配合艾条温和灸。一诊后患者即感胃脘部舒适,疼痛有所改善。1次/d,治疗5次后,胃痛明显减轻,偶有隐痛,无明显畏寒,共针治10次,诸证消失。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继针10次。随访1年病情未有反复。

小结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它是上消化道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故目前治疗本病,首选胃肠运动促进剂,如吗丁啉、胃复安等,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使胃肠动力恢复正常,部分患者症状因而得到控制或缓解。但长期使用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为和,脾升胃降保持了中焦气机升降适度,纳运正常。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以脾胃气机失调为主要病机,尤以胃气失和为其关键。不论是何因所致,都伴有气机不畅,脉络阻滞,即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调理气机为其首法。治胃之方,功在于运,运者行也,动也。六腑以通为用,调畅气机,则五脏得藏,阴阳气血平和,疾病得除。所以治胃,皆以行为旨。中脘为任脉穴,交于足阳明胃经,且居胃腑之上,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具有健脾胃、理气机、调升降等作用;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循行于胃心胸部,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下合穴,配五行乃土中之土穴,善治脾胃病,具有健脾胃、行气消胀、通络止痛等功效。

《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即说明足三里治肚腹病效佳。三穴是治疗胃痛的基本处方。该患者有多年的胃痛病史,久病必虚,脾俞、胃俞乃脾胃之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可改善脾胃功能,消除脾胃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候。脾俞、胃俞配入主穴更能发挥健脾益胃,理气止痛之效。又因遇寒凉易发,故配合艾灸以温阳益胃,散寒止痛。

条件

科学认定

异病就是病症怪异、奇特和伴带有神秘的病症。但是不可可以把所有病症出现的怪异现象定位与异病。更不可以把一病同治与异病同治混淆视听,不可以合法身份或权威性发言。奇迹每天都在发生,不一定要每次都要亲自眼见,才是事实。王法虽有制约,但它也无法制约奇迹发生。

异病同治条件

异、实综合症,异、虚综合症,虚、实综合症,异、虚、实综合症。具体以患则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实际有效的综合(中、西以及其他医种)治疗。

一病(异病)同治

实则是一病多治冠以异病同治实际就是把病情严重化,异病(癔病)本意:病情奇特,病症表现怪异,康属于异病(癔病)表现。看一下他们的异病同治吧。实事求是,不要冠一个炫耀的光环,让人崇拜。集思广益,不以大压小,取长补短,各思其责。众所周知水克火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交通工具日益更新,但是,他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这就是利弊共存的事实。

网友观点

不同疾病中医辨证看法

尽管某些人连举例也找不出恰当的,我还是要说明一下,异病同治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其道理是在于药物的多种药理作用,比如阿司匹林可以用来止痛退热(而不是治感冒),也可以用在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中,是因为阿司匹林不仅有消炎退热的作用,还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不是这么回事,是指不同疾病在中医辨证看来是同样的证,就可以用同样的治疗,比如胃炎和胃癌早期症状可能完全一样,中医就可以用同样的药物治疗,并且自认为同样有效,其实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能对于某些症状,比如上腹部烧灼感,少数胃癌病人对一些胃粘膜保护剂短期反应与胃炎相似,但这绝对不能算有效,有效地治疗必定是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上,只有诊断正确了,治疗才可能真正有效。

并非所有症状都适合

还举胃病的例子,有的溃疡型胃癌病人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溃疡呈现愈合表现,但是绝对不可能治愈,溃疡必定还会复发,并且进展,如果不治疗最后只能是全身转移,失去根治机会,所以对胃溃疡必须常规活检,排除恶性才可以进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否则就有可能误诊。而对于良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复发。如果按照中医的异病同治,对胃癌病人必定会延误诊治。(lw56103)

相关书籍

异病同治临症经验集萃

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述

异病同治临证经验集萃——162味中药的奇方妙用参数/规格/介绍信息将因报价商城不同而描述可能不同,一兜网作为比较购物搜索引擎在为你提供详情快照信息作为参考的同时,将为您提供各个商城的异病同治临证经验集萃——162味中药的奇方妙用参数/规格。

作者

谢文英,李素领,车志英主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