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梓

更新时间:2024-10-11 17:07

张冠梓,男,汉族,1966年8月生,山东兰陵人,1990年9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入党,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思想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教育: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

人物履历

1983.09—1987.07,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

1987.09—1990.09,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0.09—1992.04,北京市昌平区委党史办公室科员

1992.04—1999.0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其间:1995.09—1998.07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08评为副研究员)

1999.02—2000.0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副主任

2000.05—200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青年工作处干部

2000.12—2001.07,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青年工作处副处长

2001.07—2002.08,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青年工作处处长

2002.08—2002.10,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主任助理兼青年工作处处长

2002.10—2005.08,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主任助理(其间:2000.10—2002.11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2003.08评为研究员)

2005.08—2007.01,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办公室副主任

2007.01—2008.09,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其间:2005.11—2007.1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8.09—2009.09,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干部(出国免职)(其间:2008.08—2009.08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9.09—2010.08,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2010.07提为正局级)

2010.08—2011.01,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2011.01—2017.0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

2017.06—2017.08,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东莞市委常委(挂职)、副市长(挂职)人选

2017.08—2019.08,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东莞市委常委(挂职),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社会任职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9年8月22日,东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免去张冠梓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

2023年3月1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张冠梓为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

出版图书

科研领域

研究领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少数民族法制史、法律人类学与法律社会学。

科研成果

《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作为法的文化与作为文化的法——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的演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九、第十册)、《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哈佛看中国》(政治与历史、经济与社会、文化与学术三卷)、《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等。先后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学论文一等奖、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金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二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荣誉。

学术成果

著作

1.《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专著)

2.《法律多元与社会多元:瑶族个案分析》(专著)

3.《中国历代民族立法》(专著)

4.《边缘化思考——一个法人类学者的探访笔记》(专著)

5.《天之骄子——帝王风采》

6.《互联网与新时期的青年工作》(主编)

7.《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学术报告》(副主编)

8.《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报告》(一)(副主编)

9.《国情调研·2002》(上)、(下)(主编)

10.《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主要编辑之一)

11.《中国百姓蓝皮书》(主要策划、编辑之一)

12.《中国青年创新论坛·中关村论坛》(合编)

13.《青年塑造未来(下)》(合编)

14.《哈佛看中国:政治与历史卷》(主编)

15.《哈佛看中国:经济与社会卷》(主编)

16.《哈佛看中国:文化与学术卷》(主编)

学术论文

1.《作为法的文化与作为文化的法——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的演进》

2.《法律移植中的文化误读与中国法治化的道路选择》

3.《现代社会中国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命运与重构》

4.《冲突与调适:南方山地民族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及其走向》

5.《禁忌:类同于法律属性的初级社会控制形态》

6.《试论南方山地民族的神判与固有法》

7.《初民的审判——神判》

8.《浅论中国古代的民族法制及其精神》

9.《1998年南方民族史研究》

10.《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研究及其文献整理》

11.《法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及其流变》

12.《法人类学:法学研究的“另类”视野》

13.《近代瑶族社会控制研究》

14.《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

15.《排瑶村落组织的结构分析》

16.《试论瑶族的石牌制度与习惯法》

17.《另一种潮流:族际流动在西部》

18.《人口南迁的水波效应与中国文明整合的历程》

19.《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

20.《试论汉初社会的务实风尚》

词典、工具书

1.《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九、十册编辑点校)

2.《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法律史卷》(合著)

3.《法律辞典》(合著)

4.《资治通鉴大词典》(合著)

翻译

《论法律多元主义》

调研报告

1.《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丛书·西盟佤族卷》

2.《中国国情报告——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长征沿线的少数民族:过去和现在》

4.《关于甘孜藏族地区民族宗教工作》

5.《侗家风雨桥》

6.《瑶族的节日》

7.《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影响》

8.《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

9.《互联网:当代青年的双刃剑》

10.《切勿忽视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负面影响》

11.《如何看待互联网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文章

1.《无限美好的远大理想,长期艰辛的不懈努力》

2.《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3.《信念:本不该陌生》

4.《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5.《改造我们的学风》

6.《哲学社会科学:追求世界水准和中国气派》

7.《攻击鑫诺卫星是严重的犯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