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璈

更新时间:2024-02-22 22:16

张嘉璈(1889年11月12日-1979年10月13日),字公权,生于上海嘉定。清末秀才,居上海金融“四大名旦”之首,是民国时期银行家的杰出代表。

人物生平

1889年11月12日,张嘉璈生于上海嘉定一个儒医兼经商的家庭(一说1889年11月13日)。1902年,14岁的张嘉璈考入了上海广方言馆,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6年留学日本,入庆应大学学习经济学;1909年回国先投身《国民日报》、《交通官报》等媒体,继而投身政界,任浙江都督府秘书;正是在这任上,发现了尚在学生时代的天才诗人徐志摩,并撮合了妹妹张幼仪与诗人的婚姻;之后,因不堪政治之黑暗,转而投身金融界。1913年底,张嘉璈入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任副经理。1917年8月调往北京,升任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后又升任总经理。

1928年,中国银行在国民政府的干预下进行改组,但实权仍掌握在由副总裁改任总经理的张嘉璈手中。1935年3月,蒋介石强行将张嘉璈调离中国银行,改任张为挂名的中央银行副总裁。此后,张嘉璈历任铁道部长、交通部长、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47年3月,张嘉璈又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1948年5月辞职。1949年3月下旬,已和国民政府脱离一切关系的张嘉璈办妥了赴澳大利亚的签证,4月下旬离开上海,此后辗转于澳大利亚和美国高校从事经济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通货膨胀的曲折线》《1939至1950年中国的经验》等书,该书至今仍是国际上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著作之一。1979年10月13日,张嘉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辞世,终年90岁。临终嘱咐,愿“附葬先垄”,再回故里。

人物事迹

维持银行的独立

在上海,张嘉璈结识了李铭陈光甫徐新六等年轻金融家,编织了最初的人脉网。他们多出身江浙两省,故被外界目为“江浙财团”乃至“江浙财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金融史,就像所谓财阀与各路政治势力斗法的历史。“财阀”偶有胜绩,最终仍是惨败。

张嘉璈与各路“军阀”的第一次斗法发生在1916年5月。当时北洋政府财政拮据,为纾解困境,竟命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停兑钞票、止付存款。“停兑令”一出人心惶惶,北京、天津、济南等地掀起挤兑潮,市面动荡、百业萧条。命令传至中行上海分行,张嘉璈和上司宋汉章一致认为如若奉命,不仅中行信誉扫地,更会给新生的中国金融业带来灭顶之灾。于是在张嘉璈的支持下,中行上海分行连续三天照常兑现钞票、付现应付款,并在《申报》上公开拒绝停兑令,以此赢得上海市民信任,平息了挤兑风暴。这次斗法,28岁的张嘉璈态度坚定、勇于任事,在金融界树立起威望。1917年,张嘉璈升任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后又升任总经理。

其时军阀混战愈演愈烈,他们把银行当敛财工具,强迫其为各项开销垫款。长此以往,中国银行有沦为“军阀提款机”的危险。张嘉璈痛定思痛,大力引入商股。他认为只要改变所有权结构,使商股超过官股,中行就能摆脱军阀操纵及政权更迭的影响。至1923年,商股已占中行全部股份的99.75%。

这种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在那个纸币贬值的年代,中国银行发行的京钞总体坚挺,就同其与军阀保持距离、相对独立有关。张嘉璈也利用这段时间,按照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规则对中国银行进行改造,如成立监事会,推动采取西式会计,完善银行规章等。

推动中行国际化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欲将中国银行继续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为保持独立自主的商业地位,使中行成为真正的近代化、国际化大银行,时任中国银行副总经理的张嘉璈放弃了中国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使中行成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这个定位,是基于1919年至1928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做出的决定。从1919年开始,中国和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贸易额逐年稳步上升。中国银行希望专注国际汇兑业务,服务贸易金融。1930年初,中英、中日、中美贸易分别为中国外贸进出口前三位,而新加坡则是侨汇来源最多之地。于是,中行海外分行网络建立从这4个国家开始。

张嘉璈当选为中国银行总经理后,决心锐意改革,遂于1929年5月启程出国考察,学习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张嘉璈一行历时10个月走访了苏联、法、德、英、美等18个国家。除了设立伦敦经理处,他还与英、美、法、意等多家外国银行建立直接通汇和代理关系,为中国国际汇兑业务的开展建立了全球网络。回国时,还聘请了4位英、德银行专家,协助中行改革了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包括会计、业务和人事管理制度。1929年,中行改革人事制度,实行量才录用的考试聘任制度,完善服务待遇规程,严明组织纪律,加强教育培训,在金融界树立了新的风气,为同业所普遍效仿。1930年,中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改革会计制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强内控,节省费用,奠定了近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础。

在辅助工商的经营宗旨基础上,中行积极进行着自己的转型。为了便利中外民间的资金流通,中行一方面推广出口贸易的汇兑业务和推进侨汇业务,一面为国内筹措外汇资金。1930年7月张嘉璈在总行设立国外部,统管海外分行网络,至1936年部门盈利46万余元。同时,中行资产总额也快速上升至17.19亿元,比1927年增长了两倍多。这为中国银行日后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明确了中行以经营外汇业务为发展方向。

“农民贷款”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金融资产集中于都市,而农村金融枯竭。张嘉璈关注到这一状况。1933年,张嘉璈先花了一个月到西北各省调研。第二年又花了一个半月,去四川调研。从西北调研回来之后,张嘉璈开始呼吁上海金融界及工商界转移目光,向内地投资,救助穷人。1934年4月5日,张嘉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学会的学术研讨会上以“内地与上海”为题发表演讲表示,内地不景气,上海的产业界和金融界亦将随之衰落,必须“立刻送钱、送人才到内地去”。

中行于1932年开始在农村试做合作社贷款,至1934年底,计贷款197万余元,到期陆续收回133万余元。与中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合作社共944个、社员5万余人,分布于6省40县。1936年中行对合作社贷款增达808万元,扩展至10省117县,关系94个合作社联合会、3200个合作社、20.5万农户。此后,张嘉璈所领导的中国银行两年之内在13个省份增设了分支机构27处。1934年农业贷款余额为2216万余元,1936年达4354.5万元,增长96.5%。张嘉璈等银行家掀起的这场“农民贷款”运动为当时的乡村贫民们开辟了一条血脉通道,将珍贵如血液的资金不断注入其中。

出版图书

亲属关系

张嘉璈祖父以举人身份任四川内江县令、邛州知州,在川十余年,有政声。辞官后,退居乡里,始定居嘉定县城。张嘉璈有兄弟八人、姊妹四人。大哥张嘉保,是上海棉花油厂的老板;二哥张嘉森,也曾留学日本,是国家社会党的创办人,曾任民主社会党中央主席,是民国时期颇为活跃的政治家;八弟张嘉铸,是开发黄豆多种用途的先锋,任中国蔬菜公司的老板;九弟张禹九,是20 世纪30年代新月派诗人,还是著名的新月书店的老板,在海派文坛上颇有名气 。其孙女为张邦梅,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所,研究中国文学,著有《小脚与西服》一书;二妹张嘉玢,即张幼仪,是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还是南京路上著名的云裳服装店的老板,她还是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小妹张嘉蕊是服装设计师,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张家自张嘉璈一代开始按嘉、国、邦、明排辈,意谓“国家美好,国土光明”。张嘉璈共有九子。第五子张国立,很早就去了日本,娶一女子,本姓谭,后随夫姓,叫张掌珠,很会持家,又会烹饪,开了一家中国餐馆“张夫人饭店”,在当地很是有名。他们有个女儿也叫张邦梅。张国立于1990年代在家中的四合院散步时中风,后去世。第七子张国魁,原先在上海造币厂任摄影工作,后来从机件维修工做到总工程师,娶妻林爱伦,福建人,生二子,邦德、邦华。第八子张国星,原在北平救济分署任会计,平津战役打响时,妻子分娩在即,留在了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做了北京冷热汽管厂的一名会计,生有一子二女。张嘉璈上世纪六十年代抵美后,就与在上海和北京的七子八子辗转建立了联系。第九子张国井,可能因为张国立的关系,长居日本,先在五哥嫂的“张夫人饭店”帮工,后来还在药厂、酒店工作。这个最小的儿子终生未娶,没有留下子嗣。第六子,居加拿大,不详其名。

相关研究

赵柏田. 银魂 张嘉璈和他的时代[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08.

(日)伊原泽周编注. 战后东北接收交涉纪实 以张嘉璈日记为中心[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03.

洪葭管.张嘉璈与中国银行[J].近代史研究,1986,(第5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