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2 20:28
张学正,男,1936年生,曾任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天津市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天津孙犁研究会顾问等。
195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重点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教授,已退休。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
南开大学文学院张学正教授
1979年—2002年,先后在南开大学、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吉林延边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选、中国当代小说史专题等课程,多次被评为系、校、市优秀课程。
主持编写《新时期小说百篇评析》(1985)。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1985年第1版,1993年第2版,2003年第3版,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
合作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上下,22院校编写,1986年修订版被国家教委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
合作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12册)《中国当代文学名作赏析丛书》(12册),《中国当代文坛群星》(3册),并主编其中的《当代电视剧名片赏析》、《当代儿童文学名篇赏析》,任三丛书编委。
发表论文:《新时期小说人物论》(1986)、《新时期小说中的现代人形象》(1987),《深刻表现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心灵历程》(1988)、《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中的几个热点问题》(1989)、《世纪之交文学题材断想》(1994)等。
1987年,在国内较早开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课程,独立设计教学内容体系。
专著:《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1997,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主编:《8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丛书》(6册,1988,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
主编:《文学争鸣档案——1949—199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2002)。
发表论文:《论“新写实”文学思潮》(1991)、《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综论》(1991)、《在多元文学交融中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嬗变》(1995)、《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思潮扫描》(1996)等。
作品研究
孙犁研究
对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孙犁的晚年心态与创作有较深入的研究。
发表论文:《一部“忠实而有分量”的作家传记》(1991)、《真诚:孙犁现实主义文学之魂》(1995)、《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1998)、《寻觅旧梦——评孙犁晚年的思想与创作》(1998)、《说不尽的孙犁——孙犁研究的回顾与期待》(2002)、《孙犁:都市里的田园梦》(2003)、《巴金、孙犁的晚年心态》(2004)、《痛定思痛各不同——巴金与孙犁晚年创作的比较》(2004)、《“风云”的另一种色彩——谈孙犁抗日小说的艺术个性》(2005)、《一面不褪色的文学旗帜——〈孙犁精选集〉前言》(2005)、《孙犁与〈白洋淀纪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之一章,2006)。
编选:《孙犁代表作》并撰《前言》(1994)。
合作编选:《孙犁作品评论集》(1981),《孙犁作品评论续编》(1991)。
王蒙研究
对王蒙新时期的创作、王蒙的多元化文学观、理性精神及思想家王蒙有较深入研究。2003年9月,应邀参加“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发言。
发表论文:《艺术王国里的歌神与勇士》(1980年)、《探索通向心灵的道路——评王蒙的小说近作》(1981)、《创造一个多元化的艺术世界——评王蒙的“例外”说》(1983)、《王蒙论——〈王蒙代表作〉前言》(1990)、《跨越世纪——〈王蒙代表作〉修订版前言》(2002)、《“理性的从容”——论王蒙的理性精神》(2004)等。
编选:《王蒙代表作》(河南人民1990)、《王蒙代表作》修订版(人民文学2002)
《破译“心灵的密码”——读〈两代风流〉札记》(1986)、《王朔从文坛匆匆走过》(1995)、《生命“黑洞”的探索者——王安忆近年小说创作的新拓展》(1997)、《革命话语与人性话语——重读〈红旗谱〉及对当代革命历史、革命战争题材创作的再思考》(2004)。另外还评论过张贤亮、张承志、贾平凹、刘心武、梁晓声、高晓声、张炜、韩少功、谌容、徐迟等人的作品,发表有关文章1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