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更新时间:2023-11-24 08:33

为了积极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复旦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按照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科学城、提升科创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的要求,在国家相关部委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提出了在张江科学城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以充分发挥复旦综合性学科和科技优势,凝聚全球力量,进而解决综合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核心技术问题。

发展目标

为响应习总书记“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号召,复旦大学在国家相关部委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建设。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以“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为目标,确定三步走发展思路:

2020年前,培植、孵化、壮大信息技术与生命和健康,及其交叉领域(脑与类脑智能),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高水平内涵,为张江实验室输送脑与类脑智能等主力板块,促成第一期建设启动,建设一批新型科技机构;基本完成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基本建设和基础架构;实现离子重离子试验线等第二批复旦项目成为上海和国家级重大项目。2025年前,促成张江实验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拓展研究领域至新能源、环境、生态与健康,以及未来人类科学与技术等,丰富和增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内涵,为张江国家实验室作好进一步储备。

2030年前,完成建设期任务,进入稳定发展期,实现“构筑复旦大学科创高地,奉献国际顶级创新型特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争取成为大学创新典范。

建设重点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在任务组织上以“一计划两中心”为核心,即以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为核心,与张江实验室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聚焦“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带动上海在精准医学研究领域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形成全球影响力。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作为优先布局启动的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系统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

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亲自领衔。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国际科学界发现亟需全面研究人类表型组,补充所需信息的另一半,并对基因、环境、表型之间的多层次的关联、整合以及三者整体性进行研究,为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健康密码提供科技支撑。“人类表型组计划”已经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战略制高点,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并将引领生物医学发展。

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助下,复旦大学将联合全市优势资源,系统刻画健康、亚健康、疾病、特殊才能人群的表型特征,实现遗传与发育基础研究与健康管理及医疗应用的接轨,发展个性化健康调控策略和个体化防诊治医疗方案,为精准医学、精准健康和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原创性成果。

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

带动上海在集成电路研究领域综合研究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核心关键技术组织研发,培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端创新型人才,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进入纳米尺度,工艺难度与成本激增,硅集成电路的可持续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类对“智能制造、智能生活”的追求,人类开始探索多功能集成的混合集成技术。

在上海建立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将着力开发下一代高迁移率材料与器件、新型发光与显示材料与器件,以及传感材料与器件,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在新型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复旦计划,该中心通过5-10年的建设,建设成为全球微电子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功能性平台,成为上海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

逐步形成脑与类脑智能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启动“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正在建设三个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张江国际脑库、国家级脑疾病中心(华山西院)]。面向类脑智能在医疗、物流、电网、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示范创新应用,持续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启动了长三角智网赋能工程(W计划),正在策划上海三元空间群体智能市级重大专项。推动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实现从算法、方案到应用的人工智能核心原始创新。

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充分利用上海在脑科学研究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优势,开展类脑人工智能算法、重大脑疾病智能诊断、新药智能研发、类脑智能机器人等研究,同时开发脑信息采集芯片和可嵌入的脑疾病治疗芯片,发展基于脑原理的智能计算芯片。预计到2020年,建立脑科学大数据平台,在解析大脑运作和信息处理机制、设计新型高效的类脑人工智能算法、类脑计算芯片和脑治疗芯片、研究类脑智能计算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类脑技术在疾病诊断、新药研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科研队伍

2018年3月26日,首届上海-剑桥认知神经科学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英国神经科学学会前主席、剑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Trevor W Robbins,国际神经药理学大会计划委员会联合主席、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Barbara J Sahakian,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首届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士许宁生出席论坛并为Trevor W Robbins颁发复旦大学荣誉教授聘书,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为Barbara J Sahakian和蒲慕明颁发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许宁生在论坛开始前会见三位嘉宾,就如何发挥上海-剑桥脑与类脑智能研究国际重镇的联合研究优势,推动国际脑与类脑智能大科学合作计划与几位科学家进行了会谈。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士许宁生出席论坛并为Trevor W Robbins颁发复旦大学荣誉教授聘书,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为Barbara J Sahakian和蒲慕明颁发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许宁生在论坛开始前会见三位嘉宾,就如何发挥上海-剑桥脑与类脑智能研究国际重镇的联合研究优势,推动国际脑与类脑智能大科学合作计划与几位科学家进行了会谈。

此前,复旦大学已聘任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结构和计算生物学国际大师、斯坦福大学教授Michael Levitt为复旦大学荣誉教授,他将领衔复旦大学正在推动建设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计算生物研究平台。而此次Trevor W Robbins和夫人Barbara J Sahakian 团队加盟,将与蒲慕明、冯建峰共同领衔开展上海-剑桥认知神经科学的大团队合作。这是复旦大学集聚综合学科优势,吸引国际学术大师,打造张江脑与类脑智能人才高地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悉,复旦大学正在致力于打造张江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该中心位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紧邻张江科学城。该中心一期将投入建设基础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类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脑疾病研究中心、智能工程实现与应用中心等四个研究中心和八个研究单元,其中包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水平设备、亚洲规模最大的张江脑影像中心,并将以上海市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研究”为重要依托,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脑科学数据库平台和脑疾病数据平台,发展类脑智能理论和算法程式,建设高性能并行分布式超级智能算法库等研究平台。中心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脑与类脑智能研究领域顶级国际化学术大师,同时建设一支大规模的脑与类脑智能研究基础、技术、工程融合的国际化团队,开展国际一流的交叉学科研究和技术研发,致力于成为张江实验室重要支撑研究单元和国际脑与类脑智能研究高地。

建设进程

2022年11月,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复旦大学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项目顺利实现结构封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