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0 23:47
张盾(1923—1950),原名张儒珍,河北省束鹿县周家营人。少年时在家乡读小学。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束鹿县农会当勤务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至1949年在华北一带先后任过沧石县游击大队文娱厂事、宁晋县委秘书、区委副书记、短期师范学校校长、冀中十一地委宣传干事等职。
张盾,原名张儒珍,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营的一个农民家庭。
1937年张盾毕业于村小学。“卢沟桥事变” 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十四五岁的张盾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身到抗日斗争。1938年8月,张盾加入了束鹿县农会,直接参加到抗日救亡工作中。他曾担任农会勤务员、民宣队宣传员,由于他工作积极努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组织上让张盾到沧石游击二大队任文艺干事。他积极工作,利用文艺形式宣传鼓动人民奋起反抗。
1940年10月张盾调往宁晋县工作,时值日本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反复扫荡之际,抗日战争处于极其艰难阶段,不少革命同志被抓走,抗日组织遭破坏。张盾工作的五区交通站也被破坏,部分同志产生悲观情绪。张盾不怕困难,积极工作,按区委指示很快把交通站重新建立起来,传送信件,搜集敌情,及时为部队提供日伪活动情报,还创造性地在交通站挖了地洞,掩护和接送抗日人员,并利用在地洞隐蔽的时间,组织其他同志学习政治。张盾带还带领抗日干部研究,将当地的地主恶霸韩老卫抓获送交县抗日政府处决,为当地人民除了一害。
1944年冬,在五区开展减租减息和反瞒地斗争中,张盾和两个区干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对以杨海彦为首的旧村政权代表和支持他们的干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支持马家庄农会进行减租减息和雇工增资的工作。县委知道后派敌工部长林枫到马家庄调查了解后,县委肯定张盾等3个同志的斗争是正确的,批评和调走了另外3个有错误的区干部,使马家庄的减租减息和反瞒地斗争迅速开展起来。
1945年秋,张盾调任宁晋县委秘书。此时,县城刚刚解放,工作十分繁忙,他在废寝忘食地协助县委工作的同时,还组织县委机关干部学习政策和时事,带领大家种菜,改善生活。冬季,又按县委决定,主持分期分批培训全县基层干部和党员积极分子工作。
1946年夏,张盾调任城厢区委副书记,他带领区委一班人努力工作,按照积极慎重发展党员的方针和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的要求,从贫雇农积极分子中发展了大批党员,在全区每个村都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同时还建立健全了村农会和村政权,使五区的除奸反霸和清算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惩处了一些罪恶严重的地主、恶霸、汉奸、特务,使党在城厢区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张盾把党的工作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47年“三查三整”运动中,由于“左”的政策影响,他被回避到三区任秘书,仍和往常一样积极工作,白天在区政府处理日常事务,夜晚有空就走访贫农团,倾听贫雇农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区委做好工作。他勤于学习和自我修养。从1946~1950年3月他的日记中,记录了其努力学习的许多心得体会和思想修养的内容。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从山东老解放区和皖南、北京、河北等地以及部队抽调了六千多名干部,从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吸收了一万多名大、中学生,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服务团的宗旨是随军南下,挺进大西南,配合部队解放西南各省区,并为建立新政权,为新解放区的革命和建设准备各方面的干部。同年9月,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成立。9月27日,张盾调西南服务团任云南支队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这个中队的学员大多数是刚出校门的大、中学生。他关心学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员克服困难。
1949年10月,在刘邓大军的率领下,西南服务团紧随第二野战军从南京出发,向西南进发。张盾亲自检查每个学员的背包,超重的就耐心教育,使学员们愉快地留下超重的部分物品,轻装南下。从湖南湘潭开始徒步行军,每天走几十里,张盾时儿走到队伍前边,时儿走在队伍中间,观察了解情况,发现体弱的学员走路吃力,就帮着背背包,到达宿营地就召集分队长、班子汇报研究行军中学员的思想和存在的问题。当得知学员陈锦菖在路上叫苦,落在队伍后面,便和分队长、班长去看望。原来是陈锦菖同志的脚已被鞋底的钉子戳破,走路一拐一拐的。张盾同志一面表扬陈锦菖坚持同大家一起走路;一面找了个石头帮他把鞋底上的钉子敲平,让陈试试不再戳脚才离开。他不仅关心本中队的学员,还在学员中开展互助活动,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对其他中队的学员也同样关心、照顾。
张盾很重视宣传党的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搞好和群众的关系。如行军到湖北省戴家湾宿营时,派学员龙石州了解当地群众习俗,到贵州省盘县,又了解当地苗族的风俗习惯。他教育学员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搞好联系群众工作。离开宿营地时,都派人检查住地是否打扫干净,水缸是否挑满,借群众的东西是否归还。有一次炊事员在路上发觉忘记归还借用群众的一把菜刀,张盾同志即派专人送还,物主很感动。
1950年3月,张盾被分配到通海担任县委书记。他坚持执行“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团结本地干部共同工作。他十分强调外来干部要团结、帮助本地干部,本地干部要和外来干部搞好团结,互相尊重。工作中他经常注意听取本地干部的意见,有什么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在他的带动下,南下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团结很好。
通海刚解放,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张盾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当时的工作首先是建立新政权,组建新政权管辖下的各种组织,但中心工作是征粮,没有粮食就无法维持新政权的正常运转,支持还在继续打击敌人的前线部队。由于当时情况复杂,社会还不稳定,参加工作的人实行供给制,只管个人吃饭,不发薪水,很多人不愿参加工作。张盾多方征求地方同志意见,根据地方同志的建议,请来了一批小学教师参加征粮工作,并在地方同志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动员各阶层进步人士参加征粮。
共产党内的良好风气熏陶和锻炼了张盾,使他养成了谦虚谨慎,讲究民主,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作风。当时南下的同志和地方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多是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大家见到张盾都亲切地称他“张盾同志”,而不叫他的官名,他总是笑嘻嘻地和大家打招呼,一点也没有官架子。他常到城区区政府指导检查工作,看到区政府里南下的同志和地方的同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无间,十分高兴。看到地方的一些女同志帮助南下的军队的同志缝补衣服,他有时还会说几句诙谐风趣的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张盾同志工作艰苦,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亲自向群众宣传讲解征粮政策。在机关时,每天都要用电话和区委书记或区长联系一次,掌握征粮工作的具体情况。给地委的工作报告和讲话稿都是自己起草,不要秘书代劳。他经常工作到夜里一二点。
1950年4月18日,地霸吴光鼎、郭增寿与集中在碧溪村关押整训的少数反动军官串联勾结,纠集反动势力,分别在九龙、大兴发动反革命暴动,杀害了三十多名南下和地方的征粮干部。危急关头,张盾沉着镇定地组织护乡团的战士和南下的、地方的工作人员打击敌人,在玉溪军分区独立团一营和解放军支持下很快平息了暴乱,活捉匪首郭增寿,捕获叛乱分子300余人。在县城,为防范敌人暴动,张盾日夜坚守岗位,并派县委一位领导带领武装人员,在一天早上突击检查收缴了城关镇一些可疑人员的枪枝弹药,打击和威慑了城内的敌人,使城内的敌人未敢轻举妄动。
张盾原则性很强,平时待人谦和,不摆架子,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旗帜鲜明,决不含糊。1950年3月16日,县委扩大会议宣布了到各区征粮人员的名单,进山区高大河边征粮队由副县长和区工委书记带队,另外还有四位南下干部和30名平均年龄只有十四、五岁的民运队员组成。临近解放,一些经济土匪变成了与共产党为敌的政治土匪。
解放军剿匪部队正在寻找追剿这股土匪,征粮工作队因未与剿匪部队取得联系,情况不明,错误判断为土匪是在有计划、有组织地攻打区政府,大家心情紧张,仓促组织还击,隔着曲江河与土匪对峙了一天多。第二天下午,征粮队和区领导决定,撤离河边,回县城请示县委后再作打算。天黑后,征粮队由区政府后门悄悄撤出,绕过土匪放枪的张老村,爬山越岭,于第三天中午回到县城。张盾在异常紧张的工作中了解了河边征粮的情况,并召开河边征粮队会议,给大家讲明了形势,讲了新生红色政权和前线军队急需粮食的情况,严厉批评了情况末弄清,未经请示县委就自行撤离的做法,他坚决要求原派往高大河边征粮的全体同志立即返回河边继续工作,并对大家给予了热情鼓励。到河边征粮的同志听了他的讲话,认识到了错误,又回到了河边继续工作。
张盾当县委书记,不搞特殊,不谋私利,地位变了,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变。1950年3月,县委研究干部配备,副书记李志敏提议张盾同志的爱人任城区区工委书记,张盾不同意。经县委分析认为张盾的爱人入党多年,有工作经验,可以胜任,才统一了意见,报地委审批。按规定张盾应吃中灶伙食,但他坚持和一般干部吃大灶,同甘共苦。当时实行供给制,按各单位人数发给柴票,一段时间城区缺柴供应,他和工作人员一起到挑烧柴。他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时时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
1950年7月下旬,张盾到东区指导征粮和清匪反霸工作。7月30日下午9时左右,张盾正在电话室接电话,听取各区汇报征粮进度、存在问题,对各区征粮工作作出指示。浪广坝金绍云匪部第一团副团长朱炎带领匪徒11人,其中4人化装为人民解放军,诡称有要事找领导联系,持假证件混进区人民政府,向正在接电话的张盾同志开枪射击,张盾欲拔枪还击,但因伤势过重,身体不支而倒地,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盾牺牲后,通海的干部、群众十分悲痛。省委派宣传部副部长孙康,玉溪地委书记岳肖峡、行署专员孙振华等亲临通海吊唁或送葬。为了彻底消灭作恶多端的金绍云匪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〇九、一一六团,省军区炮兵部队和玉溪军分区独立第一、二营,在江川、华宁两县武装配合下,连续对金绍云匪部进行清剿,于8月20日消灭了金匪第一团,活捉了杀害张盾的匪副团长朱炎。9月8日,在抚仙湖孤山消灭了金匪残部,活捉了匪首金绍云。9月17日,玉溪地区专员公署召开征粮剿匪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枪决了匪首金绍云和朱炎,为死难烈士报了仇。
张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的忠实儿子,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为了纪念烈士,1955年,通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张盾烈士墓由县城西郊桑园迁至风景如画的秀山公园,以便瞻仰,寄托哀思。
现在,云南省通海县秀山公园的大门口处,设有张盾烈士墓,碑文上记载着张盾同志的生平。张盾烈士的英名永垂青史,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