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30 06:18
争议最大的人性主义作家,以地摊文学的直销方式把自己的作品深入民间最广的自由撰稿人,凭透过缝隙般犀利的目光洞穿人类的欲望现象和生存的主题,用欢快明亮的字眼点缀人情美妙的小说故乡、抑扬顿挫的华丽词操构建波澜壮阔的文学风景;他的作品洋洋洒洒、风格各异,尤以《散金碎银》、《心边》见长。
张继前(1962年6月21日~)字正飞、笔名岚芳,云南大理祥云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红粉香尘》《散金碎银》《心边》,短篇小说《相思草》,系列短篇《苏修世家》等。人性主义作家,新浪原创派原创作家,铁血读书频道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他的作品立场永远不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站在民众方面,提倡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中文名.....................张继前
外文名....................ZHANG JI QIAN
笔名........................岚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6月21日
职业........................自由撰稿人
处女作.....................《戎装将军和礼帽先生》
主要作品..................《散金碎银》《心边》《红粉香尘》
座佑铭..................不烹低级下流、供人调笑的市场快餐,不写赤膊上阵、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
主要成就...................落笔成文。
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于云南省祥云县米甸镇招乍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大家庭。乳名叫六十,意思是祖父花甲之年得孙。招闸尾是个山峦起伏、交通闭塞、杂姓混居的村庄,张继前的家庭结构就像这个村庄、是个姓氏庞杂的家庭。“记者:(笑了笑)类似的家庭结构数不胜数,你的高祖或祖父有没有与众不同之处?
作家:(燃了支烟)没有,可这是我的个人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笔,而不是文学版本上的引子或楔子之类。我祖父祖母婚后多年不曾生育……我祖父弟兄五个,祖父的五弟、我的祖叔中途丧偶,再婚入赘、成了罗姓姐妹的继父,于是,他就把年满八岁的二女儿,我的母亲过继给了他的二哥、我的祖父。顺其自然,我的母亲长大后,招赘了我的父亲。说到我的父亲,又有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父亲原籍宾川拉乌,出生于一个方圆百里声望显赫的家庭。他的祖父吕开邦、大号吕凤麒,是精打细算、富甲两州四县的业主;肥田沃地、高搂大厦遍布峨溪,果木数箐、骡马成群、草场千顷牛羊满山;可惜此君缺知少学、性格暴燥为人骄横,兼之辛劳成疾英年早逝。我在《散金碎银》中写过一笔的狄霸山,其原型就是我的高祖吕开邦。我父亲的祖叔吕开泰、字瑞启,该君的为人品德与其兄截然相反,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博古通今淡泊名利、走南闯北说书为生,如同行云野鹤一去不回。多年以后,我的叔祖吕文华先生总是将我、他的侄孙拿去和他的叔父吕开泰作对号入坐的比喻,茶于饭后闲言碎语之间、总是以我为荣。说到我的祖父吕文智,那真是吕氏门中的耻辱,此人不学无术恶劳好逸、吃喝嫖赌风流成性,虽然他撒手人寰时才二十八岁,却败去了吕氏家产的三分之二;接着全国解放土地改革、吕家产业依法充公,我那刚与小叔子喝了圆房酒的祖母吕王氏只好带着先夫遗留的子女合家迁往米甸、成了张氏家族的邻居,歪打正着无巧不成书、促成了我父母双亲的婚事;就在同年,我外祖母一家也迁往米甸、又做了张氏家族的邻居。
记者:可想而知,杂姓云集纠纷连绵;你那多愁善感的病根就是来源于层出不穷的亲情摩擦?
作家:不、亲戚之间没有任何纠纷和矛盾,相反的是凝聚了一个杂姓家族的力量,从阵容上抵御了本地人家的岐视和排挤;说到我的病根,确实与杂姓云集的亲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得到的疼爱实在太多。”
“张继前生活在内心,他斜睨一下,似乎就能知你想看什么,听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只是他性格中有生了根儿的忧郁,再聪明也不能像年轻时的吴奎南那样说话‘像雀子一样讨女人喜欢’——人人都知道永远有那么多各种年龄的女人倾慕吴奎南,却很少有人清楚什么样的女人会青睐他。”
一九八0年,张继前结识了山乡少女叶慧仙,她高中毕业、是零星山村里屈指可数的漂亮女孩;两人的邂逅、颇有几分才子佳人的浪漫色彩,出于对文学
的共同爱好,彼此一见如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那期间、张继前写出了处女作《戎装将军和礼帽先生》(1986年发表于《金沙江文艺》),作为第一读者、叶慧仙惊喜不已,称其为“初恋结晶”;可形影不离的美好时光不到一年,叶慧仙的位置就被另一少女取而代之,这位少女就是张继前的发妻夏美兰。
夏美兰虽然只读了五年小学、也没有叶慧仙才色俱佳的资质,但与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叶慧仙相比,张继前觉得夏美兰更加清纯可爱、且又是远房表妹。一九八二年春天,张继前与夏美兰喜结良缘,那期间、叶慧仙把自己紧锁在远居深山的垛木房里为了金榜题名而昼夜功读,似乎要以另外的命运来弥补意外的失恋。
婚后、夏美兰以包容一切的胸怀助夫持家,家里家外,敬老爱小、好让不争,早出晚归、不言辛劳,面对一颗烛光一般明朗的心,张继前写出了题名叫《洁》的小小说。一九八六年六月,长子旭曜出世;一九八七年冬,夏美兰突发急症、不幸早亡。叶慧仙得讯,给张继前寄来一本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如果说,张继前藐视红尘、淡泊名利的根源是因夏美兰的英年早逝而起,那么他仅隔一年又与段玲芳匆匆再婚的行为就无从解释;之前,他在痛失爱妻的悲伤时光里拜读了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那本令他困惑终生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并且、看到了叶慧仙夹在书中的信;信中,叶慧仙大量引用了达吉雅娜向奥涅金吐露的心语、以表达她对爱的狂热和无奈,甚至把他比喻成“华而不实、空有满腹经伦却一事无成”的奥涅金,他这才意识到他已深深的伤害了一颗少女的心;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结识了段玲芳之后不顾亲人的极力反对、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离弃了养育自己的家庭。一九八八年秋、张继前与段玲芳正式结婚,次年春天,女儿国玺出世。
张继前的个性、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生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看不起那些把钱材和地产看得比生命还重、仅为了衣食饭碗的生存大计埋头苦干的人,更看不起为了丁点小事就与周边邻居斤斤计较的人,这也是他离开父母弟妹另立门户的原因;父母要求他放弃梦想、以实实在在的辛勤劳动建家立业,而他所想的是要以事半功倍的智慧去创造不同凡响的伟绩。奥涅金拥有其叔父遗留乡下的庄园继承权、有去到乡村试图农事改革的资本,而张继前除了满脑子的书本人物、以及换了人间的陋室一无所有;张继前和奥涅金最大的共同点是彼此都失去了珍贵的恋人,奥涅金因为恶劳好逸的坏毛病导致其在乡下一败涂地,张继前因为华而不实的人生理念、抱着温柔的梦想在硬绑绑的现实里举步唯艰。
张继前的家园——禾甸镇箐门口村位于禾甸坝子的东山脚下、是座梯田环绕的乡村,村后的山谷里埋藏着颇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叶慧仙和夏美兰相比,段玲芳是个没有进过校门的年轻寡妇、丧偶后只身独居,与张继前的结合、是因为她喜欢他身上的才气;选择这个家庭安身立命,张继前最看重的是段玲芳上无父母或公婆的负担、下无先夫遗留子女的累赘,更重要的原因、他厌倦了人口众多的生活氛围。
“现实又成了语言,可张继前的书中并没有韬略和计谋,没有他日常流露的小聪明,这就是文学在遮掩吗——他在书中竟然更像苦力,难怪他说他写书的时候是最正直的,最骄傲的时刻——张继前徒劳地旅行,只是为了促成那些奇怪的长句子,只是一些对人生的悠长叹息,却不是故事。”
张继前的追求并非一般人那样只满足于衣食无忧和起房盖屋,他要的是出人头地的成就,而在能够成就状元的七十二行里,他唯一喜欢从事的行业就是写书、事实上他也只能走文学之路。于是、历时将近两年的奋笔疾书,张继前的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独木桥》问世了;可随着笔杆的轻轻落下、沉重的问题也接撞而至,当沉甸甸的手稿背着邮票走难闯北的旅游了大半个中国后再次回到家里时、他和妻子都相对无言的怔住了。
张继前正为自费出版的款项愁得坐立不安时、他的老文友吴奎南却找上门来开导他说,“想当作家就必须先当老板,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吴奎南曾靠开采煤矿发了横财,是大里州第一个农民企业家、是全县范围内最有钱的大老板;为了实现作家的梦想,张继前只好放下清高的架子、在吴的劝导下创办了一座煤窑;虽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开采出了优质的煤炭资源,但由于他除了一腔“好让不争”的处世情怀、毫无实际的工作能力去经营企业而导至小煤窑很快破产,非但没有赚到自费出书的款项、反而欠下了比出书款项多出三倍的债。
眼看家庭走向危机,张继前只好背着《独木桥》的手稿走进杂志社;该社虽然没答应给他出书、也拒绝连载他的长篇力作,海男一目十行的看了手稿后、给他出的主意是把手稿卖给书商。
一九九五年春天、张继前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人流如潮的旅游景点,他把电脑排版的《独木桥》稿件分缉打印、套上自己设计的封面装订成书,以每册20元30元50元的不同售价摆地摊卖文本,向社会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这年春天、他让智慧认识了梦想以外的社会,那段经历、他让梦想回报了自己。
就在那个春天,张继前邂逅了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女人——蒋海燕;在平凡的女人中,蒋海燕是位身世背景极其复杂、但在个人事业上很有成就的女子;她生于腾冲、成长于曼德勒,识汉语文字、习异国风情;虽然在畹町、瑞丽和腊戌等地拥有餐厅、酒巴和客房楼等资产,但更注重烟草的种植和加工;她对张继前的第一兴趣、是他非常畅销的地摊文学,认为他目光独到、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第二兴趣是张继前的谈吐和才气,觉得他内含社交活动的精明、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经过彼此的人生诉说,她向张继前伸出了爱心和援手。
一九九六年、张继前跟着蒋海燕开始了印卖文本的漂泊生涯,“她先是把我带到潞西、瑞丽、畹町一带赌客云集的场所,后又将我领到缅甸的腊戌、克钦邦、瓦城、蒲甘等地的规模庞大、华人汇聚的赌庄或赌馆。那段时光,是我有生以来极其逍遥的日子;身上穿的是闪光的皮鞋名贵的吊裤、笔挺的西装飘飞的领带,睁眼见的是腰缠万贯谈吐不俗的绅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她每时每刻在某男某女的面前都在用极其华丽而又极其贴切的词操作为展现我和我作品的海报”。这一年、张继前把《独木桥》正式更名为《红粉香尘》,并在瑞丽江边的竹楼写了《弄岛情话》《雾里啊哥》两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短篇小说。
二00五年,张继前基本偿清了因开小煤窑欠下的债务、开始了《散金碎银》(又名《独雁萍踪》)的创作。
经历长达八年的漂泊旅途之后、张继前对自己作品能否得到出版的问题看得很淡,却把写作的定位提得更高“不烹底级下流、供人调笑的市场快餐,不写赤膊上阵、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认为只要心灵得到娱悦,写作何必为了谁。
在祥云农村作家中,48岁的禾甸镇黄联村民张继前所创作的作品,应算当地文学创作的一个亮点。他的文学
创作有很高的定位;既坚守纯文学和作品大气厚重、品位精深,为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创作长篇小说,潦倒的环境中亦不改初衷。他发表作品虽不算多,但却不妨碍他在祥云乡村作家中所具有的突出贡献。他多年来耗尽心血创的达百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无论是前期的《红粉香尘》,还是之后的《散金碎银》,都是风格独特内涵深厚之作,昭示着她在小说创作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艰苦探索。两部长篇小说也许难以出版,但他的文友都为他虔诚坚守纯文学创作和精品力作的坚韧诉求怀着由衷的敬意。
1980年开始创作,寓言《戎装将军和礼帽先生》,载于《金沙江文艺》1986年第2期。
1985年,小说《洁》,发表于《大理报》(洱海副刊)
1987年,小品剧《春杏》,前所乡文艺宣传队演出。
1988年,传说《姑爷赔粮》,入选《云南民间故事卷》。
1989年,短篇小说《绝非偶然》,发表于《收获》。
1992年,长篇章回小说《独木桥》(后改名《红粉香尘》)完稿,
1996年,短篇小说《雾里啊哥》《弄岛情话》,发表于《孔雀》。
2008年,系列短篇《苏修世家》栽于《祥云文化》,《苏防修的爱情》载于《人民文学》。
2009年《相思草》(原名《心边》)获祥云烟俗文化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