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麟

更新时间:2023-07-25 13:14

张英麟(1837—1925),字振卿,亦作振清,号沈诏,晚号南扶老人,山东历城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授弘德殿行走。光绪年间,历仕福建云南乡试主考官,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奉天府丞兼学政,晋内阁学士,奉天学政,擢吏部侍郎,充会试副总裁,授京旗、蒙古副都统,官至都御史。辛亥革命爆发,内阁改制,遂乞罢归。民国十四年(1925年)卒。民国十六年葬于历城红庙庄祖莹。

人物生平

张英麟是清同治四年(186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之职。同治十三年(1874)与检讨王庆祺在弘德殿任行走。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以王庆祺“忘亲嗜利”“素行有亏”等罪名,革职永不叙用。张英麟见事不妙,又值母亲病危,当即告假回家。

光绪帝即位(1875年)后,张英麟主持过福建、云南两省的乡试,出任过奉天府丞兼学政。后晋升内阁学士、顺天学政、吏部侍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张英麟正主持通州乡试。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与光绪西逃,百官纷纷外逃,张英麟却留在京城,守护着学政关防以待交替。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英麟以侍郎迁任副都统,不久晋升都统。光绪三十一年(1905)5月,张英麟担任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的主考官。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清朝宣统帝宣布退位,张英麟随辞官回济南。

辞职回乡的张英麟做得最令人称道的有两件事,一是将中断多年的《山东通志》继续进行编纂,他亲任通志总校,使该志得以告竣。《山东通志》是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巡抚张曜奏请设通志局进行纂修的,但不久,张曜死于任上,所聘总纂孙葆田去职,志局几同虚设。20年后,杨士骧任山东巡抚,以孙葆田任主纂,重新整顿志局,经过六年艰苦努力,孙葆田去世前,书稿完成大半。之后,在籍候选道历城人毛承霖提调局事,又经半年时间将书稿完成。这时,清帝退位。通志遂无人过问。张英麟回济南后,集资开局,聘于宗潼任主笔,对原书进行校补定稿,1915年交付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出版,又经历3年而最终完成。

在此同时,张英麟、毛承霖等还主持纂修了《续修历城县志》。1924年秋,《续修历城县志》纂成,因时局动荡,直至1926年夏方印刷成册。《续修历城县志》共54卷,它上接乾隆《历城县志》,记述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宣统三年(1911)间济南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诸方面之事,是研究济南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派系林立,张英麟见省城形势混乱,不久即移居青岛,过着寓公生活。1925年冬,张英麟去世,终年八十八。

亲属成员

配孙夫人,有贤行,先于光绪十七年卒。侧室杨宜人。

子二:元钧,孙夫人出,丁酉举人,内阁中书,壬子后侍隐不仕;元钫,杨宜人出。

孙二:方来;方华,出嗣公犹子元恩,均元钧出。

曾孙三:曾峻、曾崿、曾崇均方来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