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8 15:58
安德烈·巴赞发表于1945年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借用一哲学术语,提出关于电影本性的核心命题: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统一。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它产生于被摄物的本体,它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影像本体论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独特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影像本体论的心理学依据是人类用逼真的摹拟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电影影像通过摄影机自动生成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影像的心理学,完全满足了把人排除在外,单靠机械复制幻象的欲望,因此,摄影的客观性可以赋予影像以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具有的说服力。
影像本体论特别重视摄影机和透镜的功能,认为电影的使命就是用世界自身的形象重塑世界,而任何破坏客观世界的完整统一的电影技巧都应禁用,因而影像本体论的美学理想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严守空间的统一,保持时间的真实延续,强调叙事的真实,创造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幻景。影像本体论对战后西方电影产生过重大影响,成为支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动力,但是也受到了电影理论界尤其是结构主义者和电影符号学家的批评。电影符号学认为,影像不是世界的逼真复现,不是现实的同一物,而是人在不同认知条件下观察世界的结果,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这一理论是对影像本体论的根本否定。70年代后期,美国电影学家对影像本体论概念作了新的解释。雷杰纳·考威尔在讨论美国先锋派电影的若干形式主义倾向的论著中,把影像本体论概念与表现影片制作过程和结构的自我反映型影片联系在一起,着重探索作为物质形态的影片、片基的物质性、光对电影的作用、声像关系等范畴。这样,影像本体论便从电影是在没有人的干预下再现自然对象和事物的手段(存在于光化学过程中的固有性质)的固有概念,转变为探索电影制作的光化学特性的现代概念。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严格区分片基、光影、声像等电影性元素和情节、叙事、表演等非电影性元素,探索电影性元素的表现力。这一理论对西方实验电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文版的问世,中国电影学者对影像本体论展开了认真的讨论,肯定了影像本体论作为真实美学的理论基石的重要作用,也批评了这一理论忽视体现在题材选择的主观性、光影处理的艺术性、电影手段的丰富性、影片风格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的电影艺术审美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