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2:53
《律历渊源》是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所著,1712年创作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 《律历渊源》是公元1712年由康熙帝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
《律历渊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是在90年前的《崇祯历书》的基础上编成的,只是根据南怀仁《灵台仪象志》和《康熙永年历法》等做了一些数据修改,新的内容很少,正如程贞一先生所指出的:“《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律历渊源》第二部分《律吕正义》5卷,介绍了西方五线谱的编造和用法,是其特色;也肯定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但到乾隆编《律吕正义后编》(1746年)时,又加以否定,并以问答形式,罗列其“十大罪状”,大大倒退了。
《律历渊源》第三部《数理精蕴》有53卷,被誉为数学百科全书,内容最多,影响也最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不足的一面。这部书只介绍了中世纪的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对17世纪新出现的数学只介绍了对数和计算尺。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帝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其中第二部《数理精蕴》的编纂,就是在康熙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编撰背景
康熙时期,中国传统的数学著作大都散见于各个朝代的各种文集中,查阅起来十分麻烦;而西方数学知识又是明末利玛窦以后才陆续传进来的,翻译刊刻的数量很少,难以流传推广。这种局面对民间学习数学很不方便。玄烨担心长此下去某些数学知识有失传的危险,很想将所有的数学成果都收集起来,编一部天文数学丛书。但他身边懂得天文数学并从事这种研究的仅几名西方传教士。他们精于西法,却不懂中国传统文化,难以胜任编书的任务。况且由于那时罗马教皇派使臣到中国颁行教皇谕旨,干涉中国内政,玄烨也不愿意把这样的重任交给外国人。
从康熙四十年代末期起,玄烨开始物色和培养自己的数学人才。当时初露头角的数学人才有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人,都被玄烨召至宫中,并亲自指导他们学习西方数学。他给梅珏成讲解“借方根”,给陈厚耀讲“西洋定位法、虚似法”。
康熙五十二年,玄烨又决定兴办算术馆,地点设在畅春园蒙养斋,“简大臣官员精于数学者司其事,特命皇子亲王董之,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清会典事例》)。进宫前担任过苏州府学教授的陈厚耀,深知一部完整准确的教科书对教育的重要,曾向玄烨提出过“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的建议(《畴人传》)。这个建议与玄烨多年来的想法正好合拍。
就在设立算学馆的这一年,玄烨命皇三子诚亲王允祉负责组织编纂大规模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等人都是这部书的主要编纂者。全书是在玄烨亲自主持下编纂而成的。他不但亲自拟定编辑方针,而且还把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算稿拿出作为编纂数学部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