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无

更新时间:2024-05-07 18:26

徐兴无,男,1964年7月19日生,博士,江苏扬州人,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人物履历

1964年7月19日生于江苏扬州市,原籍江苏滨海县。

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1987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考入该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课程。

1990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考入该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课程。

199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1993年留聘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1983年,徐兴无考进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直到1993年博士毕业,都不曾离开过南大校园。其间,周勋初莫砺锋等先生的指点,让徐兴无受益匪浅。

徐兴无最初的专业选择并不是古代文学。他上学的第一天就想当作家,但后来在文学院李开老师的家中,见到了一本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很震撼。他买了一本本子,把它从头到尾抄了一遍。从此,他再也不想写小说了。

上大学的时候徐兴无还是有文学梦的,很想做一个作家,郁达夫的书徐兴无基本上全看过,后来看到他的日记、游记和散文的时候,就喜欢古典文学了,就觉得他写的小说都不如他写的这些文字好,还有他的旧体诗。徐兴无在本科阶段经常去南京杨公井和新街口逛书店,喜欢看里面各种各样的小说,还有笔记小说徐兴无也很感兴趣,有一阵子想研究笔记小说。到了大学四年级,徐兴无发现自己对古典文学感兴趣。于是研究生就考了古代文学。

“读小说锻炼了我的想象力,培养了文学气质。这些书读了一点都不浪费。”徐兴无说。

徐兴无是标准南大“土著”,本硕博都在南大度过。“那些年”的南大鼓楼校区生活条件艰苦,晚上想要多看会儿书,学生们都一窝蜂去小卖部买白蜡烛,长时间秉烛夜读,1.0的视力硬生生变成了250度。

没有空调的夏天,男生们卷着席子睡到了楼顶上。“第二天醒来,肚皮是凉的,靠着水泥的背却是热的。”徐兴无摸摸肚子,并不觉得苦,“趁着年轻,要多读书。”

1997年聘为副教授

1999年10月,赴台湾清华大学参加其与北京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闻一多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02年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2003年聘为教授;2003年12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汉魏六朝宗教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文学系主任。

2009年,香港科技大学田家炳访问学人。

2010年,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部访问教授。

2011年11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2012年,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学系主任。

担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语文学会副会长、《文选》学会理事、《文学评论丛刊》执行编委、《文学研究》主编。

2016年,“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启动,徐兴无和他的老师莫砺锋教授一起,受命担任“精华编”主编。

2019年4月16日晚6:30,著名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至东南大学J3-105人文大讲堂,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儒家经典的意义结构”的精彩演讲。

讲座伊始,徐兴无指出,我们都知道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而东汉时《孝经》已跻身“六经”行列,并称“七经”,而后又因《乐》逸失,《诗》《书》《礼》《易》《春秋》《孝经》亦称“六经”。

首先是“以《诗》为首”的体例,徐兴无指出,《诗》是六经中较早成书的元典,这自然有利于它的普及,有助于它成为当时的教科书以“备学校教民之用”,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被不断地阐释,构建了丰富的意义世界。

其次,徐兴无向我们介绍了“以《易》居前”的体例。自战国时代始,《易传》的哲学不断突破,使得《周易》终于在汉代登上六经之首。“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以《易》为首”的体例正集中体现了儒家对于宇宙秩序与历史秩序的追求。

再次是“《孝经》为初”。徐兴无告诉我们,南朝王俭《七志》今已不存,陆德明称其“《孝经》为初”,其原委不可得知。但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辨析出以《孝经》为“六经”根本,居于首要地位的观念,出现于东汉。《孝经》在汉初被立为学官,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后,传记与诸子亦皆罢。汉人虽以《孝经》为传记,但被罢黜之后反而更受重视,因为它因此成为更加普及的基础教育经典。

最后,徐兴无指出,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列三种经书次第,如果从思想史的视角来看,这既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以《诗》为首”、“用《易》居前”和“《孝经》为初”,或者说从“六经”到“七经”,分别代表着先秦两汉儒家经典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也是经学中不同的义理的建构方向,分别体现了儒家突破贵族君子的旧学体系,试图探求天人之道,以及为统一郡县制帝国建构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形而上学的努力,其中包含了强列的“通经致用”的时代意识。这些生动历史被凝固在经学文献学范畴中的所谓“五经六籍”的“次第”之中,为后世的经典编纂留下了呈现经典意义体系的文化范式。

2022年3月3日下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兴无为金陵中学集团校高中校语文老师们开设题为“文化解读——谈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深度解读”的讲座。

徐兴无教授从语文教育的初衷与目标出发,提出了对语文教育进行文化开拓的主张,指出要将语文教学上升为人文教育,将课文解读上升为经典阐释,将修辞训练上升为道德修养,将情感愉悦上升为精神审美。要从历史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更加真切地了解古代的经典文本,把握它们的时代背景、创作动力、话语内涵、审美趣味,并通过经典学习与研讨活动,增长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解读能力,从而形成鉴古知今的文化自觉,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之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提升文化创新的实践能力。

讲座中,徐兴无教授还结合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短歌行》《登高》等进行文化解读示例,徐教授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底蕴给高中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角和更加深远的启示。

2023年3月10日,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在徐州举行。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徐兴无教授以“汉朝为什么伟大”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汉朝是“平民建立的王朝”,刘邦集团开启了中国“布衣天子”和“布衣将相”的政治格局;汉朝儒家、道家、辞赋文学兴起,并融合其他地域主流文化,为汉代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朝“求贤治国”,平民社会奠定了公天下的社会基础,而举孝廉等儒家用人标准和“汉采众议”议政制度维系了政权稳定性;汉朝相对重视民生,这一时期与民休息、税制较低;汉朝“道并行而不悖”,王道与霸道并行、儒家经典与阴阳五行并行,文学之士与文法之吏并存,等等。汉朝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对后续朝代有着深远影响。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

人物观点

徐兴无认为,“断章取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阅读经典的好方法。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要具备独立自主理解的能力。中学语文教育非常重要,是国民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

谈到何为文学徐兴无他说:“实际上,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叫文学。西方现代大学里的文学院也包含了文史哲,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概念很接近。”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兴无给文学下了个“定义”,“所以,文学并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意义上的‘文学’,它既是我们的文化理想,也是我们把握世界和社会最实用的工具。”

谈到人们经常提起的所谓“文人风骨”,他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其谈风骨,不如多谈谈操守。风骨好像就是,文人要有个性,对不同的事情要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是要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但是我个人认为,风骨的基础是你要有操守。”徐兴无表示,“操守”有着多重含义:思想、知识和品德的操守,还有职业的契约精神。“可能表现出来的‘有文化’会被认为是‘风骨’,但实际上,我们自己平时要做到对操守的遵循非常难。要求自己的事情做不到,你也不能要求别人做到,对吧?”

在给高中生上《论语》《孟子》研讨课时,徐兴无的授课方式另辟蹊径,带领学生们寻找经典里的小细节:“大家发现没有,《论语》里称呼孔子的学生们,只有有若和曾参被称作‘有子’‘曾子’。所以后来有一种研究观点认为,《论语》的作者是有若和曾参的学生们。”

徐兴无戏言,泛读有点像“乌龟吃大麦”,但翻着书,也逐渐把自己储备成了一个“人间数据库”。到了一把年纪再拿出来“反刍”,慢慢消化时才发现,书里到处都值得深究。

书不能全都“呼呼地”读,徐兴无建议,重要的经典作品,还是需要深读,读书也有“经济学”,这样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会大大提高。看书时,也需要注意内容的搭配。“阅读需要中西结合,有的书是拿来练脑子的,有的书是用来增长知识的,还有的书是学人家的方法的,当然,还有自己的专业书,这些都要有个搭配。”徐兴无说。

徐兴无表示,不要忽视札记的重要性,《日知录》就是本大型学术札记。札记要做,论文要写,各种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都要练一练。

徐兴无用“龙凤呈祥”四个字来形容中国文化的理想。他说,这四个字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特征,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内部结构,体现既沉潜又升腾的精神。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征,徐兴无特别强调三点:悠久持续、多元融合和家国天下。关于中国文化的结构,徐兴无则提炼出道技结合、礼法并举、三教九流等三点予以阐发。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中和刚健等三点。在徐兴无看来,当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三个亟需勘正的误区。一是知识方面,普通人由于缺乏阅读古汉语的能力,涉及历史文献,读错的字、讲错的事比比皆是。二是形式的误区,中华文化是有仪式感的,但如果刻意地搞一些不伦不类的复古仪式,就流于形式与拜物了。三是实践的误区,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时过于功利,对《易经》、阴阳五行等总是做神秘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解读。

徐兴无表明,汉臣通过抓取“拨乱反正”和“布衣出身”两个关键词,将孔子与汉高祖捆绑,使《公羊春秋》成为汉朝确立正统地位的话语配置。夏、商、周象征着的三王之道也为拨乱反正的政治方案提供依据,将汉朝纳入历史文化的传承之中。徐兴无指出,汉武帝时期政治和文化发生重大转折,在汉武帝认为已然完成拨乱反正而欲做尧舜,制礼作乐时,董仲舒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即坚持奉天法古,更化教民,二人的分歧在《天人三策》中有清晰的显现。董仲舒假经设义,依托象类,建立起一套新的文化话语机制,用儒家的方法论配合汉武帝获得文化正统,完成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建构。

徐兴无通过引用刘向父子对董仲舒态度相异的评论,进一步介绍了汉代儒学基于董仲舒和汉武帝的分歧而发生的演化。如五德说中五行相克说转变为五行相生说,“三正”、“三统”的知识被修正为“天统”、“地统”、“人统”等,进而汉从拨乱反正的革命者被解释为一开始就是文化的继承者,打破了董仲舒曾经建构的文化框架。但毋庸置疑的是,董仲舒之思想确为汉代转型起到重要作用。对董仲舒其人,徐兴无认为,他的操守值得敬仰,体现了君子不畏命的精神。

徐兴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主义思潮、人文精神失落确实影响了大学的校园文化,但是话说回来,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对文学的虔诚也并 非正常的现象。那种对文学的渴望与热恋可谓纯洁而幼稚、真诚而狭隘,只有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80年代的文学阅读还能引发一种类似“启蒙”的热潮,而当时的世界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可能已不再担当这样的角色。除了中国当代作品之外,许多当时中国大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都是刚刚解禁的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经典, 在中文专业的教材与教学中还要适当地加以“批判”,西方现代派的文学艺术更是圈锢在“自由化”的禁区,这样的“启蒙”是半开放的、变态的,不断和意识形态的管控发生着冲突,而且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和大学生阶层。

徐兴无认为,就江苏文脉来看,江苏学人在“述”的部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极大。无论是魏晋南北朝,还是明清时期,江苏的地方文化,都能够占领中国的学术高峰。

人物形象

给大学生上课时的徐兴无,衬衣整洁,双手插在裤兜,倚着讲台,略垂着头,英锐的眼神迈过架在鼻梁上的镜框,横扫教室,带着一脸自负提问:“懂不懂?你们可是研究生诶!”这效果,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个人生活

徐兴无说,他的日常就是“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生活中的色彩之一便是去菜场买菜。有时会和院里的同事相遇于菜场。他喜欢拿出挑剔文字的劲儿来品评美食,有点“美食家”的范儿。同事们也知道徐兴无这种“好为人师”的习惯,聚餐宴会时,顺水推舟地将一本菜单递到他面前,“喏,点菜哦!”

“我不把学术看得很神圣,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是最重要的。”徐兴无强调了自己的“生活主张”。在他的办公桌上,来自各路杂志社、出版社的书刊摞成了小山高。地方再挤,毛笔和砚台还是要有一席之地的。时间被割成碎片的时候,他会选择用写字来整理时间。而小时候学会的美术童子功也没浪费,每年年末,徐兴无都有固定的贺年方法。他会用电脑里自带的“画图”工具,手绘一张创意年画送给师生朋友。鼠年的作品是四个搅成一团的鼠标,猪年则是一只五彩斑斓的豪猪。2021年是牛年,徐兴无给师生们送上的是一头浅蓝色的犀牛,并配文“灵犀如意,丑牛吉祥”。

徐兴无读书时没少抄书。那时候没有复印机,研究生阶段能拿到手的复印件也少得可怜,徐兴无看书时,多半带着一个本子,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现场做摘录写纲要,记录下文章里最为要紧的地方。“这样的读书方法有个好处,抄完一遍,就印在脑子里了。”

徐兴无的办公室里,纸墨笔砚俱全。如果当天的时间被琐事切割成小块,他会利用小块时间来写上一幅字。写的是碑体,一幅字写好,心思瞬间沉静。

研究成果

撰写著作

1. 《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新译〈金刚经〉》,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7。

3.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刘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5。

5. 《孟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文献整理

1. 周勋初主编《册府元龟(校订本)》(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7),参与点校一百卷近二百万字,该项目2007年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正式奖。

编撰文献

1.《中国高校哲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5》(文学部分),与丁帆等合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中国高校哲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文学部分),与丁帆等合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中国高校哲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文学部分),与丁帆等合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丁帆、徐兴无主编,《中国高校哲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文学卷》,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周宪、徐兴无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及变革》,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编写教材

1. 参加编写《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论文集》(任责任编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参加编写《古文类选》(柳士镇张宏生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参加编写《中国古代文学》(许结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主编《新编大学语文》(与丁帆朱晓进合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 莫砺锋、许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编写其中的两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主要论文

1. 《论赵岐〈孟子章句〉》,《古典文献研究》(1989-1990)(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 《谶纬与经学》,《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3. 《论谶纬文献中的天道圣统》,《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

4. 《〈易纬〉的文本及源流研究》,《中国古籍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 《谶纬文献与战国秦汉间的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12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 《从〈孝经〉到〈孝经纬〉--谶纬学说与汉代道德构建的完成》,《学人》第十五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7. 《诗经》,《文苑明珠》(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第五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8. 《战国秦汉间封禅祀典的构建》,《新古典新义》(台北,学生书局,2001)。

9. 《清代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与梁端〈列女传校读本〉》,《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 《石渠阁会议与汉代经学的变局》,《古典文献研究》第六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11. 《<容斋随笔>中的西汉史研究》,《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2. 《西汉武、宣两朝的国家祀典与乐府的造作》,《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13. 《陈仲甫先生论韵遗墨及其他———有关〈陈独秀音韵学论文集〉的史料》,《书品》2006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 《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读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注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王国维《〈汉书艺文志举例跋〉“未达者”之一试解——兼及刘向歆父子校书和汉代今古文经问题》(《古典文献研究》第九辑,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

16. 《道德、政治、医术——谶纬文献中的儒家治气养性之术》(《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7. 《跋周勋初师藏胡小石先生临史敬君碑》(《古典文献研究》第十辑,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7)

18. 《作为匹夫的玄圣素王——谶纬文献中的孔子形象与思想》(《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一辑,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

19. 《论说与叙事——从〈左传〉看儒家的史学传统和话语形式》(莫励锋编《周勋初先生八十大寿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 《“王者之迹”与“天地之心”——汉代〈诗经〉学中的两种文化阐释倾向》(《文学评论丛刊》第11卷第1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研究项目

1.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96年度资助项目“谶纬文献与战 国秦汉间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构建”,已结项。

2. 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汉唐儒学研究”,已结项。

3. 主持教育部2003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汉唐通儒研究”。该项目正在进行之中。

4. 参加教育部项目“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已结项。

5. 参加江苏省教育厅2002年项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已结项。

6. 200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中国现代社会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7. 200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普查试点项目“语言普查工作的社会语言学论证”,课题组成员。

8. 教育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专项任务项目,课题组成员。

出版图书

讲授课程

中国文学史(本科必修)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本科必修)

先秦诸子研究(本科选修)

楚辞研究(本科选修)

经学研讨(本科选修、研究生选修)

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研究生必修)等

《左传研究》(博士生课程)

学术交流

1. 1999年3月,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2. 1999年10月,赴台湾清华大学参加 “纪念闻一多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3. 2001年5月,参加哈佛儒学研讨会。

4. 2001年6月,访问美国达特慕斯大学东亚系。

5. 2003年12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汉魏六朝宗教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6. 2004年8月,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7. 2006年12月,赴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参加“体知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8. 2008年4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第二届中文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9. 2008年5月,赴台湾淡江大学参加第十二届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0. 2008年10月,赴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参加孔子学院成立仪式暨“镜像中的法国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11. 2008年11月,赴韩国中央大学参加艮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获奖情况

1. 1995年至1999年均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

2. 1995年获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3. 1998年,获南京大学新鸿光教育发展基金社科成果奖。

4. 2001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5. 2007年,获江苏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文专业研究型课程体系建构)。

6. 200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