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2:18
思茅木姜子(学名:Litsea szemaois (H. Liu) J. Li & H. W. Li)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常绿乔木,高6-25米,胸径17-30厘米。小枝褐色,无毛。顶芽裸露,外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偶有倒卵状长圆形,长10-21厘米,宽3-5厘米。伞形花序3-5个生于短枝上呈总状花序,短枝长2-3厘米,有微柔毛。果近圆或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果托杯状,先端平截,质薄;果梗长约1厘米,粗2-3毫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在思茅木姜子分类地位的问题上,许多专家一直以来各持己见。1932年,刘厚将思茅木姜子作为一个变种归入越南木姜子;1938年,Allen将其作为变种归于大萼木姜子;1982年,杨衔晋等学者在《中国植物志》31卷樟科木姜子属的编写过程中,依据思茅木姜子与大萼木姜子的花序、果实和果托存在的明显区别,仍将其归入越南木姜子中。基于近年来对野外和模式标本的观测,2006年,慈秀芹和李捷提出将思茅木姜子作为独立的一个种,命名为思茅木姜子(Litsea szemaois)。
常绿乔木,高6-25米,胸径17-30厘米。小枝褐色,无毛。顶芽裸露,外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偶有倒卵状长圆形,长10-21厘米,宽3-5厘米,两端渐狭,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7-9条,纤细,在叶上面稍明显,下面略突起,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网脉在叶下面稍明显;叶柄长2-3厘米,稍粗壮,无毛。
伞形花序3-5个生于短枝上呈总状花序,短枝长2-3厘米,有微柔毛;伞形花序梗长3-4毫米,被黄褐色丝状柔毛;苞片4,外面具微柔毛;每一伞形花序有花4-5朵;花梗被柔毛;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4毫米,宽1.5-2毫米,外面有短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丝长,外露,有黄褐色短柔毛,腺体圆形,有短柄;退化雌蕊被黄褐色短柔毛;雌花中退化雄蕊有柔毛;子房卵圆形,有黄褐色短柔毛,花柱外露,柱头盾状。果近圆或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果托杯状,深约1.2厘米,直径约2厘米,先端平截,质薄;果梗长约1厘米,粗2-3毫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地处中国北热带季雨林地带。年平均温约20-21℃,最冷月平均温在11-14℃以上,没有冬季,下界的极端最低温约4℃左右,上界可出现0℃以下低温,但为时甚短,全年无霜;年降雨量约1300毫米以上,随着海拔增高可多至16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但旱季雾多,变得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或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思茅木姜子为中、上层乔木成分,能忍受一定的庇荫。在海拔较低的沟谷常与番龙眼、千果榄仁、五桠果叶木姜子、琴叶风吹楠等混生。
果实成熟后脱落,种子主要靠重力传播。在远离母株的林中也发现有其幼苗和果实,食果动物或者水流也对其种子传播有一定作用。
思茅木姜子为中国热带季雨林的稀有树种。木材细致,美观,为良好家具和建筑用材;种子含油,主含月桂酸,可提取芳香油,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8年 ver 2.3——濒危(EN)。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极危。
思茅木姜子是中国西南部热带季雨林的罕见树种,分布区很窄。由于产地的森林遭受不断地破坏,种群的数量更为稀少,且生境恶化,不利于它的天然更新。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满足战略需要,中国国家开始在西双版纳海拔900米以下的林地垦荒,发展橡胶种植业。橡胶种植业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却是以热带雨林的丧失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得思茅木姜子原本的分布区进一步缩小。加上该树种是一种珍稀名贵的木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偷砍滥伐等现象时有发生。在野外考察时,注意到思茅木姜子的自然居群中普遍种植有砂仁。砂仁作为一种有着巨大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1963年从广东引入西双版纳并试种成功后迅速在热带雨林下推广。种植砂仁时需要人为清除或者疏去林下植物,这使得幼树和灌木层植物受到较大的破坏。砂仁的种植致使思茅木姜子的天然更新出现了障碍。考察中,发现林下有大量萌发的思茅木姜子幼苗,还有极少量幼树存在。成年植株仅有100余株,数量很少,但却较幼树更为常见。一系列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物种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
思茅木姜子生长地区多属保护区,应加强爱护,促进天然更新。生于保护区外的林木应严禁乱伐,并引种栽培,扩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