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5 03:55
惶惶,汉语词语,拼音是huáng huáng,意思是恐惧不安貌。出自 《世说新语·言语》。
1.恐惧不安貌。
2.也作“皇皇”。
3.匆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过。”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往睢城岁剥日颓,人情惶惶,靡所恃以自扞。”
清·曾国藩《母弟温甫哀词》:“人心惶惶,讹言一夕数惊。”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一:“我三天不上办公厅,弄得厅里有点人心惶惶起来。”
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万历乙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东省大饥,揭竿破城之变屡闻,睢人惶惶无所持以自卫。”
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孔孟惶惶於一时,而师法於千万世。”
鲁迅《集外集·关于<关于红笑>》:“同一著作有几种译本,又何必如此惶惶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