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30 20:31
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研究者还发现感染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也涉及到IgE和I型变态反应,因此近年临床上已不将感染性哮喘视为内源性哮喘。过去曾将感染性哮喘列为内源性哮喘的主要种类,甚至将感染性哮喘与内源性哮喘视为同一疾病,现在随着感染性哮喘从内源性哮喘这一范畴的退出,临床上已逐渐放弃了内源性哮喘这一提法。
现已证实,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哮喘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但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来看,呼吸道感染与变应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有着相似之处。近年研究显示,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可能并无重要的作用。哮喘发作期患者的咽部细菌培养结果与非发作期患者无差异,但在哮喘发作期患者的咽拭子上分离出了缓解期不存在的病毒,这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哮喘发病有关。最近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在成人中则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和流感病毒较为常见。
起因诊断
为了确定出让感染性哮喘病易发的候选基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免疫学家RosemarieDeKruyff和他的同事们努力将5q23-35的搜寻范围缩小到更易管理的规模。他们发现了除了与人类的5q23-35相对应的部分不同外,其它遗传特征完全相同的两种小鼠:一种小鼠有易患感染性哮喘的基因变异,而另一种小鼠没有这些变异。然后,为了试验这些变异基因的组合并鉴别出哪一个基因与感染性哮喘最有关系,他们对这些小鼠进行了繁殖培育,让它们的后代吸入乙酰甲基胆碱(methacholine),这种物质可触发感染性哮喘病。
科学家们已将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人类基因组第5号染号体上的名为5q23-35的基因上,他们怀疑那里有一系列的基因与感染性哮喘的存在有关,因为许多感染性哮喘病患者在这一段染色体上都有基因变异。几个候选基因控制着与感染性哮喘相关的免疫反应,但是研究人员还不知道究竟是哪些基因更可能让人们容易患上感染性哮喘病。
经过了许多轮次的繁殖和试验,他们发现两种小鼠不共同拥有的那段染色体比5q23-35短200倍,这段染色体造成感染性哮喘病容易发生。DeKruyff的研究小组确定两个候选基因:Tim-1和Tim-3。因为易患感染性哮喘病小鼠这两种基因都有多倍数的变异,所以研究人员不能确认到底是其中哪种基因、还是这两种基因都可引发感染性哮喘病。小鼠的免疫细胞携带有“易受影响的”Tim-1的变种,对感染性哮喘的研究来说这是一种新基因,它们产生的分子与感染性哮喘病发作时迅速产生的分子相同。现在已明白另一种基因Tim-3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感染性哮喘病的发作没有关系,但是因为许多患病的小鼠在Tim-3上都有变异,所以研究人员们说除非将Tim-3与Tim-1分开试验,否则他们还不能将Tim-3从怀疑对象中划掉。
诱发原因
感染性哮喘在没有发展到具有不可逆性气道狭窄之前,其临床特点比较鲜明(常于幼年和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呈发作性,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毫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等)。感染性哮喘的诱发因素有:
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由副流行性感冒(简称副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副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病毒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潜伏期3~6日。主要表现以下临床类型:①上呼吸道感染。②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③阻塞性(哮吼性)喉炎,有声哑、犬吠样咳嗽、呼气性喘鸣等,严重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表现为三凹征及紫绀。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确诊可用呼吸道分泌物接种组织培养中分离病毒,也可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试验。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确诊可分离病毒及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诊断。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鼻病毒感染
鼻病毒感染,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经鼻、口、眼粘膜进入体内,在鼻咽腔内增殖。潜伏期1~2d,临床症状有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痛和咳嗽等,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该病毒引起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w左右自愈。
流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
冠状病毒感染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本病发作常有季节性,春秋季发病较多。根据反复发作的哮喘史,发作时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服用支气管解痉药可以缓解等,不难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