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花园

更新时间:2024-05-20 09:51

慈宁宫花园(The Garden in the Palace of Benevolent peac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

历史沿革

明嘉靖年间,慈宁宫花园始建。

明万历六年(1578年),慈宁宫花园内临溪馆始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慈宁宫花园内临溪馆、咸若亭改名为临溪亭咸若馆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慈宁宫花园内咸若馆东西配殿改建为楼式建筑,称宝相楼吉云楼,并新增临溪亭东西配殿,青石假山等。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慈宁宫花园进行大规模改建。

民国时期,慈宁宫花园在约翰·洛克菲勒的资助下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

2015年10月10日,慈宁宫花园作为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慈宁宫花园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50米,总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有建筑9座,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叠石垒池。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座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向北,主殿为咸若馆,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成“L”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

建筑特色

慈宁宫花园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略显单调,主要依靠内部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花木来烘托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

主要建筑

学术研究

慈宁宫花园是一座藏传佛教神系研究和图像学研究的宝库,也是较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花园。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大学教授钢和泰男爵到慈宁宫花园考察,并将宝相楼二层的700余尊铜佛逐一拍照,并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这批资料带到美国交给哈佛大学图书馆作研究用。哈佛大学梵文教授克拉克对其进行了整理,并出版了《两种喇嘛教神系》一书。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包含慈宁宫花园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慈宁宫花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内。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5、观光1线、观光2线路公交车,在北海南站或西华门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慈宁宫花园约4.2千米,驾车约12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